小学国学经典演讲稿

2024-11-18

小学国学经典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在醉人的金秋如约而至、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也迎来另一个特殊的节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9月12日至18日,将是我们一起度过的第13个“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受校团委的安排,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规范语言文字,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20xx年的11月,我参加了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长沙市骨干教师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时候我就已经明显感受到我的普通话跟不上别人,我因此羞于和老师、同学交流。回到长沙后,一件事情深深的震撼了我。长沙市教育局安排我们班与来自昆明市的语文名师交流,我们班的每个组推选一人在雅礼中学上展示课,在我们六人中选一位在主会场上课,其他人只能在教室上,主会场听课的有省市领导,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这是一次很好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准备课的时候,长沙教育学院一位教授对我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如果你的普通话好一点,你应该是最好的人选”。就是因为我的普通话,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

  同学们,普通话是最美的语言,汉字是最优美的文字。但是语言文字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一方面非常重要,离开它就无法生存;同时又太普通了,不太引起大家的关注。只有当语言文字或者当空气和水受到了污染以后,大家才会重视它。同学们还没有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对此理解不会很深。实际上我们马上就会有深切的感受,一手好字将是高考对你最基本的要求;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将是你走入大学的通行证;一手好字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将是你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学校为此要求大家将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让我们彼此相见时,都不忘用普通话互道一声问候,让我们一起将普通话推广到底。学校要求大家每天坚持练字,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把字写规范、写漂亮,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为此做积极的努力,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笔记,练习,让你的字迹像你的容貌和你的微笑一样美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们相信水终能穿石,铁杵终能磨成针,只要大家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比以前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觉得应该还要有更为高远的追求。学校也提出大家要做一个儒雅的人。中华五千年文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更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现在的很多同学总喜欢以90后自居,喜欢把90后的孤僻、自傲带进自己的心灵空间,而不知道绝大数90后身上有着许多的闪光点。同学们喜欢周杰伦,有的同学只看到周董桀骜不逊,奇装异服的一面,却忽视了他《菊花台》《七里香》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百家讲坛说论语的于丹教授就非常推崇他这一点。我们的同学喜欢看韩寒、郭敬明的小说,喜欢开口闭口就说韩寒是个后进生,然而你们却看不到他广泛的阅读和辛勤的写作。你们喜欢快乐男声,喜欢花儿朵朵,你们只看到他们霓虹灯下的风光无限,却没有思考,他们哪个不是具有传统文化的坚韧、上进、拼搏,才最后成为了观众心中最理想的花儿和快男。

  传统文化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一九八八年一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只是我们传统文化冰山一角,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是我们同学们的世界,我衷心地喜欢大家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广泛阅读古今名著,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希望学校各个部门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成长成才,真正做一个儒雅少年!

  谢谢大家!

小学国学经典演讲稿 篇2

  大家好,我叫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

  诗韵上周和我一起准备了一篇稿子,说是学校要举行国学经典的演讲比赛。

小学国学经典演讲稿 篇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每当听见这熟悉的声音,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凝集这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心血的著作——《诗经》。

  《诗经》是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与《礼记》、《尚书》、《周易》、《春秋》齐名为五经。相传,这本书是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而来的。最初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西汉时期才被尊称为儒家经典。《诗经》分为了《风》,《雅》,《颂》三类。《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了《大—雅》和《小雅》;《颂》则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在古人纯真而混乱的年代,《诗经》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安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古人的爱情故事使我难眠,他们发誓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男女,愿意为了这份爱的誓约而等待或守候。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如此有韵味的句子,如此漫长的等待,是什么,使得这个女子能够每天等待着,即使毫无希望?你我心知肚明。岁月无情人有情,花若凋零相依存。古人的思念之情,全都抒发了出来,寄托在诗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一首不长的小诗,我却懂得了许多。这首诗的意思与投桃报李不同:别人回报他的东西要比拿到的东西的价值高得多。这体现了古人的高尚的情感和品质,表现了对于他人给自己的一份情感的珍视。但同时,这也和我们现代人对他人的态度——忽视和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古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而我们有高科技,却不能像古人一样投桃报李呢?难道真的是“技术先进了,人心却冷了”吗?

  古人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品质与情怀,他们大都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在诗里,正因为如此,我才这么喜欢《诗经》,喜欢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喜欢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也许不只有《诗经》里有流露出古人的真情,但我却唯独喜欢《诗经》,它就是我眼中的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