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演讲稿

2025-01-05

春天的故事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身边的“春天”的故事》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也就是从这个明媚的春天开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80后的我,在成长的每一天,切身感受着变化的这一切……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清楚地记得,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间8平米的小木屋里,一张双台床、一个小火炉、一张小饭桌挤得让人转不过身来。就连双台床也是用砖头高高垫起来的小木屋里,一张双台床、一个小火炉、一张小饭桌挤得让人转不过身来。就连双台床也是用砖头高高垫起来的,只为能往床下能塞进无处放置的锅碗瓢盆、书籍杂物。做饭时,熏人的浓烟和呛鼻的蜂窝煤让人睁不开眼,眼泪簌簌往下掉。晚上写作业,小饭桌只能容下我一人,姐姐只好爬在床上写,床单常常被弄得墨渍斑斑。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家先后搬了三次家,居住面积越搬越大,越搬越宽敞明亮,从小木屋搬到小平房,再到43平米的楼房,如今又搬进100平米的配套房。高大的衣柜代替了小木箱,微波炉、电磁炉代替了煤灶炉,茶几、写字台、餐桌代替了小饭桌,我和姐姐早已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城里在变,乡村也在变。

  姑妈一家住在离城50多公里的大山里。那时,她们家7口人挤在一间泥土房里,吃的是玉米、红薯丝。每次父母带我们去姑妈家走亲戚,总是拎上一包旧衣服,带上一点糖果。刚进门,5个表姐妹一拥而上,这点“希罕物”早已分个精光!

  改革开放的风吹进了大山,这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承包地里果树噌噌往上长,随着田里的烤烟一年比一年喜人,姑妈家不但盖起了三层高的“洋楼”,还贷款150万元在镇上建起600多平米的冷库,居然做起收购当地瓜果蔬菜运销广东沿海的“大买卖”。去年春节我去看姑妈,只见表妹喝着可乐端坐电脑前,在网络上与广州的客商洽谈生意。姑妈还迫不急待地带我去看她养的60头猪。一边走一边喜滋滋地说:“潇潇,你几年没来,我们山里变化可大了,现在是“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村一天一个样。你瞧,哪家不都盖了新房子,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还摆着汽车哩!……不是政策好,这样富裕的日子谁敢想?”

  是啊,一切都在变。30年前,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城只有六七平方公里,城的四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州政府后面这一大片是荒草和污浊的臭水坑;“七层楼”是个旧人引为自豪的标致性建筑。如今,城区面积已扩大到12平方公里,高高耸立的电信大楼取代了“七层楼”。眺望老阴山,那从山顶“飘”到山脚的观景缆车,像一道优美的风景线,给青翠的山增平添了无限趣味;城中的金湖,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环湖的怀源芳圃、湖滨公园、文化广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人们晨练和歌舞的好去处。入夜,彩灯把湖边的高楼映照得五彩缤纷、晶莹剔透。每年举办的皮划艇赛、龙舟赛、跳水比赛、滑翔节等文体活动,让小城凭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这就不奇怪小城个旧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时光流逝,30年沧海桑田。个旧的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20xx年,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6.58亿元,区域经济竞争力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前十强!

  岁月如歌,30年春风荡漾。作为80后的我,我庆幸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我用双手去耕耘。

  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滋润着改革的雨露,我感受着改革的巨变。我知道,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春天的故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身边的“春天”的故事》。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也就是从这个明媚的春天开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80后的我,在成长的每一天,切身感受着变化的这一切……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清楚地记得,我们一家四口住在一间8平米的小木屋里,一张双台床、一个小火炉、一张小饭桌挤得让人转不过身来。就连双台床也是用砖头高高垫起来的,只为能往床下能塞进无处放置的锅碗瓢盆、书籍杂物。做饭时,熏人的浓烟和呛鼻的蜂窝煤让人睁不开眼,眼泪簌簌往下掉。晚上写作业,小饭桌只能容下我一人,姐姐只好爬在床上写,床单常常被弄得墨渍斑斑。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家先后搬了三次家,居住面积越搬越大,越搬越宽敞明亮,从小木屋搬到小平房,再到43平米的楼房,如今又搬进100平米的配套房。高大的衣柜代替了小木箱,微波炉、电磁炉代替了煤灶炉,茶几、写字台、餐桌代替了小饭桌,我和姐姐早已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城里在变,乡村也在变。

  姑妈一家住在离城50多公里的大山里。那时,她们家7口人挤在一间泥土房里,吃的是玉米、红薯丝。每次父母带我们去姑妈家走亲戚,总是拎上一包旧衣服,带上一点糖果。刚进门,5个表姐妹一拥而上,这点“希罕物”早已分个精光!

  改革开放的风吹进了大山,这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承包地里果树噌噌往上长,随着田里的烤烟一年比一年喜人,姑妈家不但盖起了三层高的“洋楼”,还贷款150万元在镇上建起600多平米的冷库,居然做起收购当地瓜果蔬菜运销广东沿海的“大买卖”。去年春节我去看姑妈,只见表妹喝着可乐端坐电脑前,在网络上与广州的客商洽谈生意。姑妈还迫不急待地带我去看她养的60头猪。一边走一边喜滋滋地说:“潇潇,你几年没来,我们山里变化可大了,现在是‘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村一天一个样。你瞧,哪家不都盖了新房子,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还摆着汽车哩!……不是政策好,这样富裕的日子谁敢想?”

  是啊,一切都在变。30年前,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城只有六七平方公里,城的四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州政府后面这一大片是荒草和污浊的臭水坑;“七层楼”是个旧人引为自豪的标致性建筑。如今,城区面积已扩大到12平方公里,高高耸立的电信大楼取代了“七层楼”。眺望老阴山,那从山顶“飘”到山脚的观景缆车,像一道优美的风景线,给青翠的山增平添了无限趣味;城中的金湖,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环湖的怀源芳圃、湖滨公园、文化广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人们晨练和歌舞的好去处。入夜,彩灯把湖边的高楼映照得五彩缤纷、晶莹剔透。每年举办的皮划艇赛、龙舟赛、跳水比赛、滑翔节等文体活动,让小城凭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这就不奇怪小城个旧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时光流逝,30年沧海桑田。个旧的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20xx年,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6.58亿元,区域经济竞争力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前十强!

  岁月如歌,30年春风荡漾。作为80后的我,我庆幸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我用双手去耕耘。

  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我滋润着改革的雨露,我感受着改革的巨变。我知道,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春天的故事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春天的故事。

  曾经有一座山,他是如此伟岸;曾经有一汪水,她是如此清澈;曾经有一颗星,它是如此明亮;曾经有一个人,他是如此伟大……而曾经有一颗小小的心,被他深深震憾……他便是毛泽东——一座永不倒塌的精神丰碑。

  看过《恰同学少年》,这些天我的心里一直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心的丝线,常被牵系到那个春天,一代伟人毛泽东怀着对真理的渴望,带着对正义的追求,与蔡和森、萧子升等热血青年一起走进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学习生活。他立下大志要救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带着这个志向,他一头扎进书海中遨游,不知疲倦。多少个白天,他把自己整个塞进书店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中的养分;多少个夜晚,他伴着摇曳的烛光,在一本本经典名著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与批注……物质上他极度贫困,一双破鞋补了又补,直到穿不上脚了,他还舍不得花一毛钱买双新的。精神上他相当富有,他购书满架,胸怀祖国,心系苍生。为了理想, 为了信念,他浸淫书海,忘情汲取,风雨晨昏,他浑然不知,寒暑易节,他始终如一;冷水沐其身,风雨砺其志,五载时光飞逝,五度春秋轮回,花儿谢了又开,草儿黄了又青,终于一代天骄腾飞的翅膀在此炼就,一代伟人坚实的足迹在此铸成!

  如今,历史翻过了九十五个年轮,时代走过了九十五道高岗,又是阳春三月天,又值水清柳绿时,当我们恋恋不舍的合上《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时,我们的心肯定还会久久停留在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上,当然也有人会感慨:伟人的背影早已远去,伟人的时代已成旧迹。是的,我们现在面对的不再是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代之而起的是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伟人的精神不能丢,热血青年的责任不能忘,理想的翅膀不能断。那么就让我们循着前辈的足迹,用自己智慧的心,勤劳的手,饱蘸青春的热情去演绎春天的童话,去续写春天那万紫千红的美丽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