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正能量演讲稿

2024-11-26

经典正能量演讲稿 篇1

  一束阳关照进教室,老师指着那束阳光问我们:“阳光中有什么?”

  阳光是透明的,阳光中会有什么呢?我们说:“什么也没有。”“真的什么也没有吗?你们再仔细看看。”

  于是我们班全体同学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那束阳光,我们终于发现,阳光中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

  “有尘埃!”我们齐声回答。

  “这些尘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污染空气。”

  “你们只说对了其一。”老师说,“其实,这些尘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阳光变得更柔和,使天空变得更蔚蓝。”

  空中的尘埃怎么会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呢?老师见我们一个个疑惑不解,便说:“这些小小的尘埃,有折射和反射阳光的作用,在折射和反射的过程中,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同时,这些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光中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了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更加蔚蓝。”

  老师突然把话题一转:“如果把我们的心灵比作天空,那么那些飞舞的尘埃不正如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吗?但有了缺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博大的心胸去容纳它,用阳光般透明的心灵去照射它,我们精神的天空会变得更加纯净和蔚蓝。”

  “天空因尘埃而蔚蓝”,透过形形色色的尘埃,我看到了世界的美丽。

经典正能量演讲稿 篇2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一直以来以悠久历史、灿烂的文明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是,当历史步入近代,中国却走向没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对晚晴政府口中的“天朝上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迫使晚晴封建统治者一次次妥协就范,“东亚病夫”的帽子就此戴在了中国人民头上。圆明园被抢掠烧毁,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被迫签署,就是在那时,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就成为无数华夏仁人志士追逐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他们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抗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缘于民族情,是民族振兴的梦,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哪个不盼望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自立、扬眉吐气。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只有人民幸福,中国梦才叫真正实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鲜明时代精神。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给了我们当代青年人正能量,赋予我们时代精神,让我们的爱国、爱民族之心更加的坚定,也让我们相信,实现中国梦也会有我们青年人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说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我们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功,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梦想要在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中实现。中国梦带给我们正能量,加快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步伐,我们奋斗的正能量,也会为实现大中国梦增添力量。

  中国梦,是人民梦想的汇聚,是百姓愿望的集合,是一个坚定的方向,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一种中国精神,它传递着青春正能量,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在各自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勇于面对、坚持不懈的追逐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发展的“能量”源泉,时代青年前赴后继,传递着青春正能量,共筑青年中国梦。

经典正能量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所有成功的人总是以最积极的思维和乐观的支配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的失败完全在于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关于人生态度,梁漱溟先生曾经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求索求索,厌弃离别,庄严肃穆。逐求是对物质的追求,比如饮食、宴席、名誉、声、色、货、利等。一边被利益诱惑,一边被问题刺激,在苦乐中颠倒迷离,与其他生物无异;这种态度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态度。

  第二种人生态度是厌世的人生态度。人虽然有动物的天性,但毕竟高于普通动物,所以往往会自我反省。回顾过去,他们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痛苦。人一方面饱受诸多欲望的折磨,另一方面又发现了世界的丑陋、残酷、无情,所以才会有厌世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物质满足虽然没有那么持久,但毕竟是真实的感官刺激,比物质更虚假的是别人的。事实上,名声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没那么重要。你可以选择为别人而活,永远在乎别人的,也可以选择为自己而活。没必要完全用别人的标准束缚自己,自己的言论对生活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质满足感和别人的很重要,但不是最可靠的。

  物质获取有限是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别人的是无限的,因为我们控制不了别人。物质和名誉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控制。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态度,选择自己的道路,评估自己的得失,体验自己的快乐。经常听到抱怨做人难,因为人总要和人相处,人总要做事。坏人骂你做好事,好人骂你做坏事,人也会骂你不做事。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做自己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经常怀念我的童年。对很多人来说,童年是快乐的。那时候对材料的需求不多,吃米饭玩泥巴都是幸福;那时候我不在乎别人的,天真老实,孩子的话肆无忌惮;那时候没有学习困扰,没有工作困扰,没有家庭负担,没有社会压力。这就是梁先生所说的那种庄严的人生态度,自然是庄严的。我能做的,也希望做的,是害羞,但充满活力;外面穷,里面满;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生活很简单,但却无比幸福。

  我的演讲结束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