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什么是正能量?在我看来,能让你积极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
一个阳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一样的心情,正能量其实很简单,无处不在。简而言之,能让你激动并振奋的,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正能量!
这种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今也慢慢的实化起来,科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时候能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物质,正能量能有助于我们的健康。诚然,乐观开朗本来就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而反观现实,冷漠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可以对一个被车碾过的小孩视若不见,也可以对因路滑而滑到在街上的老人熟视无睹,负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隐隐涌动,汇集。如果没有正能量,万物枯萎,动力机都会停下,人类更是无法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正能量并非维持生命,而是给予我们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爱的力量。这种正能量是能传递的。
是的!我们需要正能量,给自己充满正能量,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何找寻正能量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他认出获得,但是整日靠他人“接济”未来的正能量又何能缓解现代都市的'压力,况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不断损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事实上正能量也正是这样藏匿于我们的眼皮底下:也许就溶在一杯咖啡里面,也许就隐于一行优雅的诗句里,也许就呆呆地在每个慵懒闲适的恰到好处的午后等着我们。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能量,正能量并非与什么东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只要我们想就可以创造出无止境的正能量,从别人出汲取,不如自己创造。
可有的人总爱抱怨说,我的上司太苛刻了,我的老师太严厉了,我的父母一点都不关心我的想法,总之我的环境整个儿一个都是负的,我何去寻找正能量?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能感受到他们传递给你的正能量。正能量还包括了爱与奉献,传递爱也是正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把能量继续传递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生活在一个积极快乐的环境里。
如果不能适应它,那就尝试去改变它吧。培根说:“如果你有一份快乐,你将它告诉别人,那么你将拥有双份的快乐。”所以,不要吝啬你的正能量,将他释放出去,你将拥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从今天起,给上司一个微笑,给你的老师一份赞许,赠你父母一个拥抱,慢慢的,也许你就会发现,你和你的周围充满了正能量。如果每个人都如此的去做,正能量就将会像太阳一样散射出去,也许我们再看到路边无助的老人,寒夜里啼哭的幼崽,我们就都会伸出一只手。这样乌托邦式的世界将会是何等的有意义,有快乐?
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世界!
谢谢大家!
小学三年级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鲁滨孙在航海的路上遇了难,同伴们都死了,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幸运地到了一个岛上,一呆就是28年,在这28年里他克服了种种困难。
在28年后的某一天,他看见了一艘英国的船只,回到了英国。读完这个故事,我非常佩服他那乐观积极的态度,在荒岛上鲁滨孙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每天鼓励自己,渐渐地学会了用自己的理智去控制失望,并把自己在岛上的好处一一列了出来做对比,这样可以起到安慰自己的作用。
更让惊讶的是他惊人的本领,在漫长的28年里,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怕有野人靠近,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做栅栏,并且还做了一个木筏,用这个木筏到船上去找吃的,房子什么的都盖好后,他又用枪去捕猎物,他把捕到的羊养起来后,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又把从船上找到的几个麦穗连续种了四年,四年后才吃到自己种的食物。这不但体现了他惊人的本领,还体现了他勤劳能干的品质。
如果在荒岛上的是我,我肯定不会像鲁滨孙那样理智、冷静;不会像他那样有那么多的本领;不会像他那样能干……。我要是在岛上一定会干坐在岛上等死,不主动去寻找食物活下来。我也曾遇到过不顺心的事,例如考试没有考好,就一直消沉着,更不用说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可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要乐观去面对任何挫折,说不定明天就会有美丽的朝霞。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一定会乐观面对的!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多干一些家务活,多学一些生存的本领。
小学三年级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演讲稿 篇3
活到现在,你感觉人生的路走了多久呢?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我不妨换个角度再问一次。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马上准备开工的下午一至两点呢?
我们不妨拿出计算器计算一下。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相当于几点呢?
我告诉你,结论是——早上7点12分。
是的,是早上7点12分。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就相当于早上7点12分。
此时此刻,很多人才刚刚起床,为崭新的一天做准备。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起床。作为大学老师,我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成长,而这一经验帮我认识到7点12分背后所蕴藏的含义要比他们想象中巨大得多。
没错,24岁这一年纪顶多就是早上的7点12分。是正要出门上班的时刻。
度过幼年期和青少年时期,正要踏入社会的24岁,相当于一天中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即将要出门的时刻。
那么,退休后准备安度晚年的60岁相当于几点钟呢?计算一下会得出来,是傍晚6点。这是职场人士们结束一天的辛劳工作下班回家的时刻,也是夜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刻。
这些数字是不是很奇妙呢?跟你想象的有所出入吧?因此,我喜欢将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4小时进行对照。
人生时钟的计算方法十分简单。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20岁是早上6点,29岁是上午8点42分。我所计算的人生时钟前提是将80岁设定为人的平均寿命,而随着未来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人生时钟的跨度都将增长,单位时间也将变得更加宽松。
曾经有一位60岁的元老级毕业生,参加系里组织的校友会活动时说过,他在大学任教多年,认为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围绕着校园度过,可是新上任的某领导突然决定提前部门的退休年龄,他只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退休了。一开始他十分记恨这位领导,但现如今他十分感谢这位领导让自己提前两年退休,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之中还有许多之前未曾开发的幸福领域。我对这位前辈的话着实吃惊了一番。没错,夕阳西下的6点10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再转换方向,有新的作为,世界仍旧有许多未知的全新领域等待你去探索。夕阳无限好啊。
我将人生时钟介绍给其他人时,大多数人都会流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时钟要比想象中的都要早。当我对即将年满50的前辈说出“前辈,您现在才处在下午3点哦”,对方会立即掰着手指掐算开来,并且当我将人生时钟的对应讲述给即将迎来毕业时刻的24岁年轻人时,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我以为自己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人生,可现在才仅仅处在早上7点12分啊!”
没错,你的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点醒来之后,发觉自己已经比别人慢了半拍,不要焦虑和担心,因为这并不意味着会毁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会对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有些人抱着“我已经来不及了”的态度自暴自弃,并非是“事实”问题,而是“自欺欺人”的问题。切忌不能为自己制造放弃或逃避的借口。你现在所处的时间段还很早,现在的你还拥有大把的时间,悬而未决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没有什么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