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为话题的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听众:
一本好书犹如一盏醇香的浓茶,饮时浓烈,心中如百折千绕,饮后却幽淡,唇齿仿佛弥漫着余香。这香一直在我身边飘荡,我愿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幻想的童年
犹记童稚时,我便爱上了这书香。最初陪伴我的是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幼小的我识字不多,便缠着哥哥一页页地读给我听,“大闹天宫”,“三大白骨精”等故事竟如画面般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孙悟空的勇敢和神通广大也是我最仰慕的地方,那时我便下定决心,我要变得像他那般强大,来保护那些我爱的人。
热血的小学
后来步入学堂,我成了一位小小的“读书人”,这时的我已有能力独自看完一本书了,受同学的影响,我开始去品《三国演义》。那烽火狼烟的战乱三国;那天下争霸的雄伟三国;那涌现无数英才良将的巅峰三国都无不让我震撼。在这本书里,我闻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哲理,尝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我也看到了百姓流离失所,天下一片狼藉的惨淡场景,我更明白了和平的重要和生命的珍贵。
诗意的中学
到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十二三岁的中学生了,我也不再满足于只有那千篇万章的小说了,我会尝试着去品味那优美的《诗经》,也会细细琢磨那短小精悍的《飞鸟集》。无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都无不让我着迷。我愿浸在这书海中,感受字里行间那透人心脾的美。
如今,这优雅的书香已伴我近十三个年头了,但我永不会知足,我还是会在一个有限的下午,捧杯香茶,伴着书香,任思绪在书海里遨游,让书香伴随我继续成长。
以书香为话题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你们可曾记得,1931年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策划着炸毁了柳营铁路,然后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中国版图的蚕食,对当时的东亚病夫实行了骨肉的摧残……
81年后的今天,日本公然宣布“钓国有化”,激起了我国民众的愤怒,激发空前的爱国热情。
我在这里所作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当自强!”
纵观中国历史,盛极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弱极的晚明后清,所有这一切证明了一个真理“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另一方面,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只有强大自身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别人欺负。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受尽的序幕。早在那个时代梁启超先生曾写下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少年强则国强,要想打败列强自先要强大中国,要想强大中国首先强大我们自己!
请同学们想一想,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会给我们带来国防的强大,思想的先进会给我们空前团结的力量。这一切都靠你我的积累与进步,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积极向上,那三十年后,我们又会变成东亚病夫,列强可能又会来蚕食我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华夏大地的曙光,让我们自己强大起来做祖国的脊梁,挺直我们曾弯下的腰!同学们,让我们都努力起来不怕路途坎坷不平,不怕惊滔骇浪,不怕暴风骤雨,去奋斗,去拼搏,去证明:我们是强大的中国!!!
谢谢大家!!
以书香为话题的演讲稿 篇3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抬头,望着,那苍穹中的姣姣明月依旧明朗,仍是湛然,阴晴圆缺的往复,悲欢离合的情丝,安宁的俯视着世间万物。或喜,或悲,或善,或恶。心里又不由得想起那一晚,一个枯瘦蜡黄的女人的面庞,那双充满着善意的眼睛。
那天,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开往福州的列车,去姑妈家玩。我拎着大包小袋的行李在人群中艰难地挤着。嘈杂的喧闹声与乘务人员的提示声混杂在一起。我心里默默抱怨着车厢礼的人素质低下。手里的物件被我紧紧地攒着,以防被不法分子偷走。我熬过了两个小时,松了口气,于是准备下车。在脚接触地面的一瞬间,猛然想起,唉,我的钱包呢?心里猛地一沉,对全身开始了地毯式地搜索。口袋、包中、盒里,以至于我连帽子也没放过。我不得不强行使自己面对现实钱包丢了。我独自一人站在车站候车厅中,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心里泛着凉凉的悲伤。打电话向着母亲哭诉,母亲安慰我,只是几百元罢了,别破坏自己的好心情。无奈、不满、愤恨…这些阴暗的情绪开始在我心中蔓延。“定是某些人偷走了我的钱包!就说嘛,世上哪有那么多好心人!”我愤愤不平地想着。到达姑妈家,我仍是心绪不宁。
第二天,我接到了母亲的来电,她说我的钱包已经找到了,是一个大婶捡到的,她听说有一个小女孩丢了钱包,就托站台服务人员打电话询问,可惜我没有接到电话,于是就打给了母亲的电话。她亲自告诉母亲,她会在候车厅等我。我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过神来。来到候车厅,发现有那位大婶早早地在那儿等着。那是一张枯瘦蜡黄的中年妇女的面庞,有着农民朴实的气息,她笑着告诉我,她不放心那些服务人员,说他们的办事效率太低了,不会对乘客的钱包太过于重视,所以觉得亲自送比较好。我的心里一阵暖流。不知怎的,我无法将感谢的话说出来。“谢谢您。”我在内心默默地说着。
我们开始攀谈。她告诉我,她退休前是一个售票员。在车站工作的二十多年来,早已不知有多少人丢失了自己贵重物品,她秉着职业操守,她能做的,只有等。不贪,不走,待失主归来。我的心被揪地提起,泪水在心头打着滚儿,不仅仅是她归还了我的钱包,而是她守望了二十几年的善良。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一样,最美的不是那段爱情,而是沉船前老弱先走的举动,沉船时提琴声。
试问路人,知否,知否,可知守望善良之重?只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