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利和不利的演讲稿600字

2024-11-06

上网利和不利的演讲稿600字 篇1

  老师发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啊?它的“皮肤”整体呈橘黄色,里面内容丰富。等我看完这一整本书以后,才明白了这本书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在网上做到自我保护,不受到他人的欺骗,那样才能安全的在网上自由的“嬉戏”、“玩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案例:一件是有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连续三个通宵在网吧里上网没有回家。由于父母生气,所以对其进行了批评与教育。他因不服,竟然一气之下跳了楼,结果摔伤,留下了残疾,使得他一生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件事是美国有一位少年“网虫”上网成癖,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最后,父母实在无奈,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于吃饭时能强行将他从电脑前推开。他的手指总是不停地在动着,仿佛想要移动想象中的鼠标。他只是为了活下去才吃饭、睡觉,除此之外,他从不离开电脑屏幕。经医生确诊,他已得了严重的网络成瘾综合症。

  喜爱电脑可以,不过千万不要太迷恋它。否则你也会像他们那样成为“网虫”的。那样你将和一个废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你的身心,你的学习……我想你一定不想成为一个不健康的人吧!而且,千万不要去了解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站和信息。

  不过,电脑也有它的好处:像查询信息,网上定购,结识朋友……和这个虚拟的世界作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定要学会在网络世界做到自我保护,不轻信他人,那样,你才能安全的在网络上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上网利和不利的演讲稿600字 篇2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起网课,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我个人认为,网课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挺多,坏处也不少。那就先说说好处吧!第一,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吃饭。通常,同学们在家的饭量远大于在学校食量的饭量,并且,在家里想吃什么用一两双手就能搞定,而在食堂却只能吃那食谱上的几道菜,有时还会售空,这使我在一周之内暴瘦5斤。其次,在家里可以更好地休息。在校时,我们总是被强制午休,且只能趴在桌子上;而在家里,中午困的时候可以躺在床上,放松放松身体,多是一件美事!还有,在政治课上,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时政播报的内容,也受到了政治老师的“五星好评”。你别看好处有那么多,坏处也是有的。网课期间,久坐会非常伤身体,网络卡顿等设备问题会造成课堂进度缓慢,最重要的是不能与同学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了,这会导致一些同学很少绽放笑容。总之,我对于网课既感到欢喜,又感到很失落。

  当我采访妈妈时,妈妈补充了一些观点,可只有一个是好处,就是能够使同学们更加安全,阻止一些病毒与细菌的传播。说到坏处,那听得我脑子都转不过来:视力下降,运动量减少,上课效率低,无法正常互动等等,妈妈主要是认为网课的弊大于利。

  无论网课对我们好还是不好,我们都希望这次疫情早些过去,早些与老师,同学们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

上网利和不利的演讲稿600字 篇3

  大家好!

  开学以来,受疫情影响而采用的网络授课方式,对我们老师不仅是对教学能力的考验,更是我们对网络技术驾驭和运用的考验。通过网络直播授课,体会到信息信息技术的便利,同时也存在网络卡顿、沟通不畅的不足。但是总体感觉虽是网络授课,但是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的学习。结合我自身的体会,在批改作业方面感受颇深。

  这是我第三次在线上批改作业,尽管长时间看电脑,眼睛有点酸疼,但是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快乐。

  今天,全班同学全部按时上交作业,从总体来看,这次作业比前两天作业质量有明显提升,书写认真、卷面整洁、字体工整、规范,内容完整,得两颗星(优)的同学越来越多。第一次作业只有五、六个学生得到两颗星,内容较乱,书写不够认真,改作业很费劲,第二次十多个学生得两颗星,批改到了晚上11点多,这次作业有大约30位同学得到两颗星。我为学生的进步感到开心,尤其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课本,自制手写课本,书写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预习时用彩笔圈画词语,让我感到学生们在家里和在学校一样,学习非常刻苦、用功、用心,学生学习的状态越来越好,感谢家长的用心陪伴。

  写作业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面对作业挑战,能不断战胜自己,每天都要交一份满意的作业,做的自己。

  我会更加用心备课,多查阅资料,深入研究教材,把重难点准确讲解清楚。学生不在眼前,不能师生互动,老师也不能看到其听讲状态,这就促使我深入思考怎样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如创设真实情景,提出大任务,给出学法指导及完成学习任务的步骤,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并用小视频等形式提交学习情况,老师再结合学生学习反馈进行强调、讲解、归纳、提升等,真正体现先学后教,从研究教到研究学的思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