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守纪三问发言稿

2023-04-18

党员守纪三问发言稿 篇1

  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这条规定对党员守纪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党的一些明文规定之外,那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一种政治规矩,更需要广大干部自觉遵守。

  如果说党员的义务是对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的底线,一些干部的腐化和堕落就是从突破这条底线,从不遵守纪律、不讲规矩开始的。电影《忠诚与背叛》中的党员范阿根背叛了党。范阿根曾经是一名好党员,参加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他的背叛起因于他把组织的工作经费拿去赌博,这是在工作中严重不讲规矩和不守纪律的表现,最后因为赌博出卖了同志,其人叛党就是从不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始的。而在社会生活中,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同样贻害无穷。1937年10月在延安,一位名叫黄克功的红军高级将领,因恋爱问题枪杀了抗日军政大学的一名女学员。黄克功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但杀人偿命,黄克功被判处死刑。他不满对自己的判决,陈书毛泽东。毛泽东致信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普通的人”。一个共产党员,在社会生活中如此不守规矩,党性何在?这两个人的堕落的起因是党性意识的完全丧失,而党性意识的丧失,首先是从不守纪律和不讲规矩开始的。

  共产党员必须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是党性的一种体现。经常听到有人说,共产党员也是人,人性是有弱点的。隐含之意就是偶然的违凡纪律和规矩也是难免的,这种把人性与党性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伪命题,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诗叫《手莫伸》。他诗中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他承认自己是凡人,凡人有的种种弱点他都有,诗中写道:“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他不否认权力、地位、赞颂都有诱惑力,但他的结论也绝不含糊,那就是“若无人民岂能活,来自人民莫做恶”。话好说的非常好,非常实在。是的,人性是有弱点,金钱、权力、地位都有诱惑力,但是我们作为党员除了有人性外,还有党性,基于党性,党员就决不能作危害人民的事情。黄克功这些人的行为,即使从一个常人的角度来看,也是极不道德的,在社会生活中是不符合任何规矩的,就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是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没有了人的立场,何谈人性?况且你不是

  常人,你是站在党旗下宣了誓的党员,从党员的角度来看,这种时候你的纪律意识到哪里了?如果有点规矩意识、想到党的纪律,也不会做出如此害人害己的卑劣行为。当然党性更讲人性,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这也是党的终极目标。党的强调“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这是最符合人性的时代要求。《党章》第二条规定,“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

  权”。我们承认党员个人正当利益,但不能谋取法律和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私利和特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纪律和规矩来保证。

  党员必须要有党性意识,牢固树立党性意识首先要有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如何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就首先得遵守单位的纪律,工作方面的纪律,比如说单位的作息纪律、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遵守党的纪律必须遵守上级党组织的纪律,比如支部、总支的一些要求、市委制定的纪律、廉洁方面的纪律。至于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乃至党纪国法,更要遵守。当然既然是纪律,自然有他的强制性,违反了就一定要受到惩罚。作为党员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这一点很重要,否则连遵守纪律都不积极,就谈不上先锋模范作用。党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在这里强调了一个自觉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党员的思想觉悟的问题,也是一个党员党性强不强的表象。时刻保持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党性就有了保证。反过来,时刻保持党性意识,守纪律、讲规矩并不难做到。

党员守纪三问发言稿 篇2

  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绍,选择神农架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省委省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综合比选、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资源禀赋良好。神农架林区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6%,既是全球性生物多样性王国,又是世界级地史变迁博物馆,还是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在20xx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推荐中,神农架名列前茅。

  第二,生态保护考量。神农架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在神农架开展试点,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具体体现,更是省委省政府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和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神农架3253平方公里国土上,拥有4个“国字号”单位,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客观存在。通过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有利于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第三,林区自身努力。多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勇于承担绿色使命,积极践行绿色责任,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立法,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法治基础良好,实践经验丰富,为成功跻身全国首批9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园如何建神农架林区区长李发平表示,试点工作将分“三步走”:一年打牢基础,两年完成试点,远期全域推进。今年目标是按照有关要求,整合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范围内的原有保护管理机构、职责和人员,推动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新;未来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全域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下一步将按照试点方案要求,整合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并通过试点探索日常管理机制、社会发展机制、特许经营机制、社会捐赠机制四种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部经验。

  李发平表示,科学化管理是神农架国家公园运转的核心,主要采取两种模式:

  一是分区管理模式。将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原有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重新划分为四个主体功能区,即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

  二是精细化管理模式。参照神农架的资源分布、山水格局、行政边界等多种因素,将试点区划分为大九湖管理区、神农顶管理区、木鱼管理区、老君山管理区,设立对应的分区管理机构,推行网格化管理,并将上述4个管理区细分为17个网格,进行精细化管理。

党员守纪三问发言稿 篇3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位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明确党的宗旨的科学内涵,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始终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始终坚持和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的宗旨的科学内涵

  宗旨,即行事的目的和意图,党的宗旨就是党成立的目的与行动意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总纲中载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一、党的宗旨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这一宗旨的由来是这样的: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正式纲领《共产党宣言》中,在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及其以后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确定自己的宗旨,提供了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2、毛泽东同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是他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

  4、毛泽东同志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唯一的宗旨。”

  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章

  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中。党的七大之后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庄严地载入党章。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它的科学内涵是:

  (1)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2)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候都必须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这个宗旨所涵盖的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它指出党服务的范围是“人民”,强调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这是党的宗旨内涵中“量”的界限,更是“质”的规定,它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理念。

  第二,它指出党服务人民的基本要求。党服务人民要做到“完全”、“彻底”、“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这就保持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心连心,真正体现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色。

  第三,它指出党服务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一切言行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处处为人民谋利益。一个“谋”字充分表明:服务主体在精神状态上是主动地自觉地服务,而不是消极应付;思路上是创造性地服务,而不是墨守成规;行动上是脚踏实地地服务,而不是坐而论道、患得患失;标准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的检验标准,而不是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第四,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路线。

  上述四个方面是党的宗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从党的根本性质、从党的历史使命来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要求。从《共产党宣言》一直到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最高标准和行为准则。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自身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保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一旦淡化或背弃了这一宗旨,就意味着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共产党也就不成为共产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