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员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发言稿 篇1
高线是“灯塔”,具有引领和定力的作用;底线是“堤坝”,具有规制和防线的作用。
对党员来说,纪律和规矩就是行为的底线,它是一个硬约束。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大类纪律。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言中,都庄严承诺过遵守党的纪律,谁破了这个底线,谁就要受到纪律的追究与处罚。
坚守底线,要持之以恒,时时事事不可松懈。社会的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一些领导干部常常处在被“围猎”之中,如果平时没有警惕性,一旦遇事,稍不注意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壁20xx年,修炼9年零364天是好的,最后一天出事了,整个修为也毁了。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必须引以为戒。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牢牢坚守四条底线。
牢守政治底线。政治底线不是虚的,而是很具体的,就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在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比如对党忠诚,不能光看表态,而要看实际表现。搞“四风”、搞“面子工程”、隐瞒个人有关事项,绝对不是对党忠诚。
牢守用权底线。古人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古往今来,如何用权是每个官员必须面对的课题。用权的核心就是正确对待“公私”二字,要做到公权不能私用、私事不能用公款、严格遵守职务待遇规定。
牢守职责底线。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的身份第一是党员,第二是党员干部,第三是你的职位。党组织书记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牢记心头、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当太平官、为官不为、当和尚不撞钟。对那些耍滑头,遇到问题和矛盾绕道走,不敢担当、庸政懒政的干部,就要像对待不合格的企业产品一样,予以“召回”。
牢守生活作风底线。剖析被查处的贪腐分子,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经济上的贪腐大多与生活上的腐化连在一起。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防微杜渐。
守住底线的根基在于坚持高线,共产党人的高线是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它与底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无高线即无底线,破底线首先是丧失了高线。高线是“灯塔”,具有引领和定力的作用;底线是“堤坝”,具有规制和防线的作用。底线是基础,但不能满足于底线,我们要在坚持理想信念上有更高的追求,而追求理想的前提是把底线守住。
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带头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们要敬畏纪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好预防,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江西有213万党员,要把党员的纪律和规矩意识都树立起来,不踩底线,就能对违法问题起到“釜底抽薪”功效。
社区党员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发言稿 篇2
“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与交流,我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一致认为必须自觉做到在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底线,不断增强道德素养。
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准则。人人心中都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近日,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务必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
坚守纪律底线,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保护好自己政治生命的客观需要。纪律关乎作风,规矩影响形象。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守纪律、讲规矩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住纪律底线,首要的就是守住政治纪律底线。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经得起考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自觉践行廉洁自律规范,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中华民族崇德尚道。孔子说:“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由数千年中华文明积淀而成的一般性社会公德,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人生必修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恪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线,认真对照党章,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努力成为普通大众的道德标杆。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道德”和“纪律”两大主题,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锤炼党性,培养情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更好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推动三明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社区党员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发言稿 篇3
曾形象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为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每一位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对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为实现“四个必须”,全体党员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即“四个坚持”。
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内“关键少数”,由于其特殊身份和岗位特征,围绕“廉洁”这个主题,分别从“从政”、“用权”、“修身”、“齐家”四个方面,做到“四个自觉”。即,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准则》中“四个必须”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指向,是我们党“两个先锋队”本色、党性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高度概括,是管总的。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的“四个坚持”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四个自觉”,构成“八条规范”,它们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四个必须和八条规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呼应,有如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洁、易记、好懂,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看得见、够得着的自我衡量标准,理想信念宗旨“高线”。
坚持问题导向,把以来管党治党的经验转化为党规党纪,凸显“全面”和“从严”。从严规范各类违纪行为,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对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以及违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对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等作出违纪处理。对权权交易,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失管,搞权色交易和钱色交易等作出违纪处理。对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对党组织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泄露、扩散或者窃取涉密资料等作出违纪条款。对生活奢靡行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行为等违纪进行处理。
《准则》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准则》,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坚持底线思维,敬畏纪律,守住“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