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过程中,我在言语上鼓励我的队友、在思想上感染大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团队管理,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让队友有团队感和责任感,培养团队成员遇事不推诿的积极心态,培养他们面对问题时灵活处理的能力。在与他人的配合中,我用心学习和体味别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作中,我从林宏主任那里里学到宽容大度的协调能力、从李必正主任那里学到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从同事王俊民那里学到了踏实和责任,从白俊那里学到了平和与谦虚、从魏涛那里学到顽强和拼搏,从董彦那里学到了应变和协调,我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平和、宽容、积极、灵活”。
我的这些思想和管理理念在团队管理中既得到了检验,也让团队成员得到了锻炼,无形中,我在为分公司未来人才的培养做了自己应该的做的事,而我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无形中站到了新的高度。
三、创新和谐
我认为“创新”意识是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应该具备的性格特点。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思想僵化保守,墨守成规”按照经验办事、依教条行动,那么终将因为缺乏创新、缺乏灵活而被淘汰。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参与这次竞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工作精英和企业的骨干,如果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我们这些参与竞聘人的特点,“人尽其力、物尽其财”,对分公司来说是个好事。
38岁的年纪,正好是男人凝聚工作精力和社会经验并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段。
施工部开车部门的特点是会面对多种角色,对内主要是项目团队成员和家里的相关部门以及公司领导;对外主要面对业主、施工分包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等,这个岗位要求管理者“处事要有全局观、管理要有柔软性、遇事要有灵活性、开拓要有创新心”。
过去5年涉足工程建设,我的感受是有一个好品德,一个良好的职业心,一种大局为重的责任心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搞工程和私人搞工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必须按照程序操作、而后者可以不按规矩出牌。如果作为部门或者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我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社会经历能帮助我在按照程序操作的过程中灵活应对困难,而不是束手无策,事实上也颇见成效。
我一直认为团队的执行力有时候并不完全在于制度和权威,在“和谐”的气氛中,团队成员往往会自动自发的为集体着想,为工作努力,每一个成员都会把团队荣誉感放在心中,愿意在管理者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有时候管理者或许并不是专家或者权威,只因为这个管理者能把成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这就是我在项目管理中非常在乎的所谓团队“和谐”气氛和团队“荣誉”精神,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不在于成员个个都是“金牌打手”,一个好的管理者善于激发成员的潜在能力,善于调配工作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让成员都能因为工作而有成就感。我们的epc项目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科室,年龄经验差异较大,用心感受每个人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项目团队的工作中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魅力,而不是相互指责和相互推诿。我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工作中能和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一团和气”不是我所说的和谐,在一个和谐的部门、在一个和谐的项目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自己的责任,更能懂得集体的力量,也乐于融入集体。在这样富于创新和勇于责任的“和谐”团队中,还用担心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知道“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