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联活动中的发言 篇1
尊敬的各位同学及文联的各位领导:
很荣幸、很高兴、很感激今天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说上几句,尤其是那位不厌其烦地给我用短信通知活动并认真给我回复短信的蔡鑫副会长。
我之所以参加我们学校的文联并打算在今天的活动中发言,是因为我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这绝不是发放豪言的天下大任,而是文学盛衰的匹夫之责,用西方的概念说就是公民精神。作为年轻的共和国的一位普通人,和大家一起交流对文学的理解和衷情,是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只有交流,才能为我们打开思路;只有交流,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辨别自己的对错;只有交流,才能使我们以团体的形式应对社会的复杂多样;交流使社会关系得以维系,交流的属性千千万万,交流的意义是非凡的。
我今天想要交流的关键词有两组,第一组是“真、善、美”,第二组是孙子兵法中所讲的“奇正相生”。
文学是什么,文学应追求什么?每个文学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个人的看法将会影响自己的创作原则。我的看法是,文学是真、善、美的载体,它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类获得幸福。“真、善、美”是人类无法完全定义的终极词汇,他们分别对应哲学、道德、情感,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所引领的这三类学科在不断的变化,引领着文学。因此,文学没有永远统一的、亘古不变的标准,会不断地随着人类的变化而变化。认识过去,人人可以做到;认识现在,困难重重;认识未来,那是天才们的事情。过去的“真、善、美”可以看得清楚,而今天的“真、善、美”很难把握。目前对于“真、善、美”的定义只能让那些学术界和哲学家们所理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则以为着空洞或无意义。对于多数人而言,需要的不是准确的定义,而是判断的标准。而我的标准是:真是不损害他人利益而追求自己,善是追求自己却更要懂得奉献自己于社会和别人,美是懂得去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因此,文学的追随者,不要在追求自我的时候去制造知识垃圾,而形成泛知识污染,献出自己的时间去追随它,不要让心中的牢骚和怨言掩盖了对世界的博爱。但失败的教训个个相似,成功的法则各有各的不同,不管我们如何去理解,“真、善、美”是我们还不能改变的追求,而对于“假、恶、丑”,我们要有良好的斗争心态。我们对文学要有真诚的态度,良好的欣赏角度。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可以选择为其奉献自己,因为这也是你的意志自由。
我所说的第二组关键词是“奇正相生”。
这是兵法,也是文法。任何艺术形式,做事原则,科学研究,在一定高的程度上,都有契合点,这就是艺术为什么会给军事、科学发现带来灵感的原因。文学的形式,或以正生,或以奇胜。对文学的审美,也应求同存异,不能有失偏颇,因为美本身是多元的,单调是不能构成美的。中国画,或泼墨为云,或铁笔勾线,或色彩斑斓,或清逸遁形。而文学的手法,可平淡隽永,可波澜壮阔,可气势如虹,可妙若金蝉脱壳。但是不管如何去变,对文学“真、善、美”的原则暂不能变,即正义不变,良知永在,爱情永恒。文学要纯粹一些而不能成为粉饰虚荣的工具,文学要脱离低级趣味而去宏扬高尚,文学要有益于周围的人们。
今天,我看到年轻而富有朝气、执着而充满向往的面孔,以及想起多年以前我见到的“鲁院”的那些天才般的少年所带给我的那种希望,我看到,我觉得,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我相信,有诸位年轻的同志,如果以因背弃理想而感到惭愧,如果不急功近利地在这一块天地中不断求索的话,如果能至少为此加油、呐喊、助威、去成全文学的话,我想,多年以后,社会主义文学将再度繁荣。那时侯,我们不可能是摘得桂冠的人,那时候我们已经老去,但我们会因为和天才生于一个时代而感到骄傲。一件大事,是由一群人花很长的时间去完成的事情,就叫做大事。我们不是干大事的人,但我们都去做,就会干成一件大事。那时候,我们才回更好地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但愿我今天的发言没有形成太多的知识污染,这还要靠诸位公正的法官去审判。谢谢。
在文联活动中的发言 篇2
同志们: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今天,矿山职工盼望已久的文联隆重成立了。这是矿业公司广大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件大喜事,是矿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在此,我代表 工会、 文联对矿业公司文联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联是群众性的文化组织。企业文联在企业的使命就是繁荣文学艺术,传承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促进职工发展,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当今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企业需要文学艺术,职工更需要文学艺术。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企业文联无疑成为传承企业文化的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企业文联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改革改造中心工作,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服务基层,活跃职工文化生活。这是企业文联的生命力之所在。
多年来,矿业公司各级组织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之与具有光荣传统的矿山人乐观、豁达、诚信、豪放、淳朴性格相结合,催生、构建、营造了独具特色的矿山文化。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作家李云德在矿业弓长岭矿体验生活,于六十年代中期出版了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为矿山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矿山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矿山职工传承企业文化,与矿山共命运、同发展,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精神和矿山特色的文艺作品,矿山文化绚丽多彩,厚德载物,涌现出栗印伟、郭明义、杨福斌、刘晓明、吕建华等一批爱岗敬业、诚信创新、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高品位先进人物,他们以行动传承了矿山文化,铸就了矿山人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品格,使矿山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升华。
今天, 矿业公司文联的成立,为 企业文化建设和文学艺术创作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无疑对矿山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相信,矿业公司文联成立以后,一定会在矿业公司党政领导、上级文联的关心指导和矿业公司工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创性地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开创、繁荣和发展具有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讴歌时代,讴歌职工,为不断提升矿山职工的综合素质,为矿山的改革和发展,为实现 全面腾飞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文联活动中的发言 篇3
同志们,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党的群众工作机制,根据区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建立“大走访”工作制度的相关要求,按照镇党委开展“大走访”工作的具体部署,经研究决定于春节前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包括班子成员、在职党员、中层干部、村民组长和联络员、团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在内的共**名同志。将走进**户结对帮困家庭,送温暖、送服务。通过“大走访”架起 “连心桥”,做百姓的贴心人;通过“大走访”惠民生,为百姓排忧解难;通过“大走访”树形象,打造百姓满意的干部队伍。
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希望通过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畅通上情下达的渠道,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改善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九星村、九星市场的和谐稳定,为九星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希望通过上门走访、开展结对帮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家庭,帮助村民、经营户解决实际困难。最重要的是了解群众需求,疏导群众情绪,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从帮助解决群众最基本的实际困难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使全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百姓、关心党员群众的先进形象进一步提升。
为了确保本次走访活动能够取得实效,在今天的走访前我在这里再提四点要求:
一、要进一步掌握村情民意。要重点走访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问发展良策;走访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走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走访再就业职工和下岗职工,问就业现状和创业意愿。弄清楚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最盼望什么”,广纳民言、集中民智,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走访,要了解村民的居住分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情况,为切实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等掌握最基本和直接的信息。
二、要进一步解决突出问题。要广泛细致地了解群众诉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通过走访收集信息,了解哪里有生病的村民需要帮助,哪里有独居的老人需要照料,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真正通过走访解决问题,积极回应村民百姓对我们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大走访”带来的新温暖,使“大走访”起到增强信心,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
三、要进一步丰富工作载体。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大走访”与察民情、解民忧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相结合;与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等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方式,形式多样地开展大走访工作,使大走访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要进一步探索长效机制。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更要认真总结经验、放眼长远,在如何巩固成果、推进制度建设上多下功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使“大走访”成为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
今天我们主要走访困难家庭,有的是在经济上需要一定的帮助,有的是在心理上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走访活动要做到分片包干、分户到人,做到走访联系本村党员和困难群众全覆盖。
我们要把“大走访”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调结构、保增长、促和谐”的目标,在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的基础上,以村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百姓的利益为第一考虑、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第一标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创新方法、建立机制、强化措施,不辜负党和各级领导的重托,不辜负人们群众的厚望,真正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