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看到大家温馨的面孔,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一家人!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我是郑家长,也是一个教育人,我是做红黄蓝早教的。非常感谢方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代表家长发言。
说实话,自从郑远博进入方老师班以后,他像变了人似的,进步很大,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潜音默话的影响他学习的每一分钟,在这里,我非常感谢遇见的所有老师。
一、我先给在座的孩子们说:
1、好习惯的养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每天早晚自习老师各给你们延长10分钟,这个习惯就很好,一天延长20分钟,一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我们就比其他人多学习很多小时。我主张你们不要太熬夜,有个好作息,有个好身体。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个45分钟。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带着问题听课。
2、学习不怕不会,就怕不认真学。请孩子们记住:不要问自己行不行,只要问自己想不想,如果想,你就要,如果要,你就能,如果能,你就一定赢。永远记得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所恐惧的。相信自己,欣赏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3、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做家长的不免烦躁,发牢骚,请孩子们也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在我们河南大人口的省份,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考上好大学,你们出生的地方不是北上广几个有名大城市,你们就得把握当下的时间考出高分数,才能有个好未来。
二、我要感谢方老师,吴老师,路老师:
为我们班建一个有正能量的班级群,之前的所有群里感动我都不说了,但我很佩服方老师生完二宝,满月就给我们孩子代课,王老师担三个班的课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普普通通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人。谢谢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谢谢!特别就最近我看群信息,看到孩子们在数学课上讲台讲课,给孩子锻炼的好机会。这个做法就很好,现在的孩子上学都上傻了,回老家不会给亲戚邻居主动说话。群里的视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在我最不经意的时候看到最温暖的一幕,让我觉得一瞬间的感动!谢谢老师,谢谢你们,孩子交给你们,我放心。
三、我想给在座的家长说
1、我们要不断学习做合格的父母,多与孩子沟通,要和孩子做朋友,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我们尽量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学会鼓励。
2、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缺乏安全感小朋友也有中学生也有。孩子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是孩子生活的整个天空。
3、挫折教育,这次期中考试,郑远博考的不太理想,但我会给你他说数学再细心一点可以提高几分,英语单词和语法多背多运用可以再提多少分,语文多阅读多做题可以提多少分,副科再多背点可以提高点分数。委婉一点说,不要太多唠叨。
4、自己孩子的教育,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家长,而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所以,请善待每一位老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你孩子严厉的老师。
我们红黄蓝早教课上讲的,孩子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我们家庭中找到答案。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所以,我也反思一下自己。
四、我也想表达一下感慨
1、曾经以为培养孩子就是付出,现在发现培养孩子也是一种收获。
2、曾经以为我们扶养孩子长大,现在明白孩子让我们再次成长
3、曾经以为教育就是能量的输出,现在领悟到教育其实是能量的交换。
我希望我们家长都能做一个开明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是我们甜蜜的负担!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师们工作顺利,永远年轻。在照顾好我大家庭的同时也照顾好你们的小家!祝愿孩子们有个好身体,好成绩好未来!
六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 篇2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晚上好!
又是学期中家长会,感谢老师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与我们家长沟通,也感谢各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校互动。
关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我的心得很少,还是老土的一句: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小爱书,自觉学习。
关于学习,除了平常我们要抽出时间来检查孩子功课(已经是6年级的孩子,不能光是依赖家长或者是老师来纠正作业的错误,而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认真检查,我们只是起了监督的'作用——签名),还要多点沟通。其实,很多时候,只要大家留意下,从孩子完成作业的状况,从孩子的平常在家表现,我们也可猜测到孩子在校大概的表现。当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时,要积极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通过家校互动,更进一步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为6年级的孩子,他们到了朦胧的发育阶段,这一点,不可忽视。同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孩子的依赖性变小,他们想挣开你们的关爱(束缚)。我们要懂得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长大,适应社会。这只是适当的放手,不是完全放手,我们要把握好尺寸。适当放手——让孩子感觉我们已经放手,其实我们只是用心去关注。毕竟,只有11、12岁的孩子,他们并不懂得世事有多复杂,他们还需要我们的指引。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孩子慢慢成长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感恩。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包括我也是如此。但是关爱孩子不等于溺爱孩子。把孩子视为掌中宝,不让孩子接触家务事,甚至用金钱或者物质去“鼓励“孩子做些家务事。个人认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但可以让孩子成长,也可以让他们明白好多事理,更可以让他们懂得感恩。而不是和父母谈条件、物质交换等,既而成为金钱与物质的“奴隶”。
孩子总是在慢慢成长,我们作为家长,定要给予相当力度的关注,不管是言行还是举止,都是我们关注的目标。在失败时,给予分析与鼓励;在胜利时,除了祝贺还有就是提醒: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六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家长发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学生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开学半个月来,我们看到了学校环境的逐步改善,老师们辛苦的努力,为了孩子们更快更好地融于新环境,以及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方面,老师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
家长们也都欣喜地看到自己孩子的知识在一天天增长,学习的习惯也在一天天地进步和提高。在此,我代表所有学生家长向各位老师所做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孩子刚踏进校园,需要时间慢慢从心理上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己角色的变化。而作为一名六年级新生的家长,也是需要时间去适应这所有变化。在这之中,肩负起的责任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因而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作为一名家长的体会。
第一,要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习惯是决定孩子将来成败的关键,而绝不是靠着一时的考试成绩的好坏。所以对父母来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和独立精神,实在是重中之重。在生活中,要有意加强孩子能把自己生活打理好的意识,如到点起床、上床睡觉,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起床、睡觉,不仅能让他们有一个充足的睡眠,精力充沛的去学习,而且还能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使得生活有条有理,井然有序。还有像不挑食,少吃零食,饮食搭配营养均衡,保证孩子的身体有足够的能量供给。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吸收新知识。
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起床后,要求孩子大声朗读半小时左右的文字。温故已学过知识,有助于记忆力的锻炼。放学回家,首先完成作业,再自己检查一遍,作业完成后才可以去玩,或看会动画片,晚上洗完澡以后,有时预习新课,有时看课外书。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开拓思维和开阔眼界。家里买了很多的他感兴趣的书籍,像图画书、漫画书、幼儿画刊、科普读物之类。开始我们会陪他一起看,讲解给他听,逐渐孩子认识了较多字,能独自翻阅,理解能力也逐渐提高,讲道理,是非观念也逐步加强。目前,他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著名的青少年心理专家孙云晓先生主编的《成长的期待》,是一本关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的书。家长们可以买来给孩子们看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家长要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蜕变。看着孩子化茧成蝶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份享受的过程。
第二,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环境是培养孩子性格品质的`重要后天因素。据报导,有一定成就的大部分的优秀人才通常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的家庭是和谐的、宽松的、平等民主的、充满着爱的家庭。父母亲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要一致,行径要统一。在孩子面前不要争执、不要打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敏感的、易受伤害的。父母的不和会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在成长的道路上将饱受挫折。他们容易有不安全感,对他人不信任,容易有暴力倾向,从而导致不受他人的欢迎,被人孤立。
另外,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父母亲生活上、工作上的事也可透露给他们,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你的辛苦、你的快乐和烦恼,这样孩子会理解你,有时他甚至可能会去安慰你,亲子交流在感情上会产生共鸣,这种幸福感是难以形容的。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时,要注意方式,尽量放低姿态,注意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适当地找准时机,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且能让孩子容易接受。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不轻易去指责他。告诉他只要努力了、尽心了,哪怕结果不好,也没关系。如果你总是批评,不鼓励,孩子会失去信心,封锁内心;想再与其交流,将会很难。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呵护好孩子稚嫩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灵无阴影、无伤害,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健康自信的成长。
第三,学生家长要加强自己对爱的能力的学习。
爱要学习吗?是的,爱是需要学习的。爱人或被人爱都是需要能力的。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满心满肺的,这需要质疑吗?是的,我们有着对孩子无穷无尽的爱,但是,我们没有学会怎样把爱正确地施与孩子,这就需要爱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理论书籍的学习;来源于家长对孩子行为方式的思索;来源于家长对自己教育孩子方式的反思;以及来源于家长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家长们需要通过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赶上孩子不断成长的脚步!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以上是我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浅见思考,与各位家长、老师共勉。我们相信,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在家长和老师的爱护中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