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三项机制心得体会范文

2025-07-24

党员三项机制心得体会范文 篇1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是提振党政干部精气神、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日前,省、市委均出台了激励干事、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为干部甩开膀子干事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连日来,各县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项机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确保省、市委各项要求落地生根。

  激发干事热情实现追赶超越

  7月20日,金台区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三项机制”精神实质。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三项机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当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确立追赶超越的目标,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凝聚团结实干的合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追赶超越,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力建设幸福感城区,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渭滨区正处在重返全省五强区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好省、市委“三项机制”是有力保障。对此,渭滨区认真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让能干事、干成事者受褒奖、获重用;让敢担当、敢创新者没顾虑、有舞台;让不适应、不作为者受惩戒、让位子,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区上将充分调动全区干部的积极性,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打造一流干部队伍,为重返全省五强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陈仓区按照省、市委要求,把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作为今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干部激励机制。特别是结合今年镇换届工作,在镇领导班子届末研判中,提出“现班子成员在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或民主测评不称职得票率超过三分之一,或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得票率未达到三分之二,经组织考察认定为不宜继续提名的,不再提名”的规定,对工作平庸、碌碌无为、混日子的干部进行调整,让不干事者让位。

  给干事者加油为担当者兜底

  7月19日,凤翔县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要求全县上下把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把推进落实“三项机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位一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严肃换届纪律等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做到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为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三个凤翔”、实现经济大县向实力强县跨越而努力。

  省、市委“三项机制”出台后,岐山县立即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传达学习。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贯彻“三项机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常态化从严要求与制度化激励保障相结合,有效解决党员干部不为慢为、慵懒懈怠等问题,限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热情,凝聚追赶超越的精气神,营造争先创优的好氛围,让干部个个重任在肩,为实现岐山县跨越赶超提供强大动力。

  7月19日,扶风县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市委出台的干部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精神。会议要求,要增强干部“职业责任感、工作成就感、政治承认感、社会荣誉感、待遇满足感、履职自豪感”,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考核导向性,形成政绩考核的正向激励。同时,制定出台了《扶风县“为官不为”评价考核问责办法(试行)》,下硬茬对为官不为者进行处理。

  连日来,眉县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习、大讨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出台的干部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精神。据悉,眉县将积极优化政治生态,树立用人导向,塑造制度环境,让工作上干得多、干得好的人得到组织的认可,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不断发扬领导勤政、干部勤奋、群众勤劳的眉县“三勤”精神,激励全县干部创新实干,推动县域发展再上新台阶。

  凝聚发展共识破解发展难题

  近日,凤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了“三项机制”具体贯彻意见(办法),并从激励、考核奖惩、容错纠错等多方面提出了实施办法。意见指出,要鼓励干部勇于担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工作中敢于先行先试,对于敢啃“硬骨头”、敢“地雷阵”的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差错,组织应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鼓励,为激情干事者撑腰打气。要坚持凭实绩用干部、以作为定地位,让一批扛事顶硬、主动作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确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

  7月18日,麟游县召开县级四大班子集体学习会议,围绕落实“三项机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出了详尽的贯彻意见。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扎实落实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愿为”的问题;认真落实容错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敢为”的问题;严格落实能上能下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会为”的问题。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围绕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等方面,结合县域实际健全完善好“三项机制”,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

  省、市委“三项机制”出台后,陇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专题会议迅速传达学习,并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要求,全县干部要自觉践行、勇于担当,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发扬说真话、干实事、求实效的作风,把精力投入到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将“三项机制”精神要求细化到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具体工作中,解决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站稳立场服务中心、发展经济等问题,为实现追赶超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学习贯彻省、市委“三项机制”精神中,千阳县制定了“一个意见两个办法”,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注入动力,给乱干事、不干事的干部增加压力。据悉,千阳县综合运用评优树模、考核奖励、提拔任用、关心关爱等手段,对工作优秀、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进行提拔、重奖。同时,细化明确了9种容错情形,让创新创业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敢闯敢干者打上“强心剂”、吃上“定心丸”。

  省、市委“三项机制”下发后,太白县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学习讨论会、县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三项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据悉,太白县建立了适合县情实际的“三项机制”,从评优树模、选人用人、能力提升、生活关爱、考核奖励和社会舆论激励六个方面制定了激励措施。同时,提出了政治规矩和政治意识淡漠、履职不力、严重影响争先进位等二十三条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需要调整的情形,并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增添了暂缓环节,对一时难以定论的进行暂缓处理。

党员三项机制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在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省委主要领导及时提出干部管理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汉台区深入学习贯彻干部工作“三项机制”,修订完善贯彻落实具体细则,注重激发和保护党员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善创新、敢担当”的工作激情,让平庸者出列,为优秀者进位,为谱写建设陕西强区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为能干事的干部打好“强心针”,让他们甩开膀子有激情

  汉台区深入贯穿落实鼓励激励机制,注重配套完善考核制度、综合评价干部实绩、强化结果运用等手段,让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

  1、优化考核“指挥棒”。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重大工作、重点项目专项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鼓励激励干部的重要依据,着重在领导经济工作、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创新创业、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考核干部的政治素养、担当精神和工作实绩。

  2、建立评价“矢量图”。探索建立干部实绩评价体系和量化评价模型,不断完善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对干部的硬实绩、软实绩实行量化考核,注重在城市拆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处理矛盾纠纷、落实“两个责任”等工作一线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核、考察干部。

  3、强化结果“风向标”。按照“依托考核、突出基层、奖优罚劣、鼓励实干”的原则,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和干部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结果,科学制定评优评先比例和干部奖励分配政策,优先提拔使用在目标责任考核和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工作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让肯干事、会干事、讲奉献、有实绩的党员干部受表彰、得实惠,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受惩戒、受警醒,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二、为想干事的干部吃下“定心丸”,让他们放下包袱有底气

  汉台区深入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将把握原则与科学考量相结合,注重保护但不纵容,注重容错更要纠错,让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卸下思想包袱,敢想、敢做,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1、准确把握原则。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为出发点,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和“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实事求是、鼓励改革创新、注重抓早抓小、支持干事创业”五项原则,正确处理干部在履职担当、改革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勇于干事、积极作为。

  2、科学设定流程。一方面,准确制定把握容错免责的11条具体情形,综合研判问题发生的背景原因、动机目的、政策依据、情节轻重和性质后果等方面因素,把谋私与为公区分开来,真正保护实干者。另一方面,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按照申请、核实、认定、暂缓、反馈、报备六项程序,规范容错免责的具体操作流程,细化步骤环节,给予当事者以公开、公正、的组织认定。

  3、注重纠错改正。对确定容错免责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指出错误和问题所在,帮助分析原因,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督落实。对同一类问题频繁出现或同一行业、领域集中出现的易错情形,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找出易错风险点和问题症结并警示提醒,防止类似错误和问题重复发生。

  4、注重澄清保护。对容错免责主体通过谈心谈话、会议通报等方式澄清事实、消除影响,确保其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评先评优等方面不受到负面牵涉。同时全面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听取被反映单位或个人的解释和说明,坚决查处恶意中伤诬陷他人、干扰改革创新的行为,对容错免责的干部,加强跟踪管理,避免出现借容错来纵容、包庇,成为违纪违规情形的“挡箭牌”。

  三、为会干事的干部“腾位子”,让他们大展拳脚有舞台

  汉台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细化“下”的标准、规范“下”程序,进一步强化问效问责,划出“下”的硬杠杠,同时注重刚性执规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让干部“下”得服、“下”得稳,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导向。

  1、明确“下”的标准。与鼓励激励机制精准对接,充分运用目标责任考核、脱贫攻坚绩效考核、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专项考核等考核结果,科学界定了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WW综治、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力的7大方面及16种具体情形,制定了“下”的具体标准,对考核优秀,优先提拔使用,对落实不力的给予降职、降级、免职等组织调整。

  2、规范“下”的程序。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按照报告、审核、报批、决定、谈话等五项流程,根据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考核意见和责任认定,提出领导干部退出现职的意见,同时,充分听取业务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干部群众的意见,核查退出原因,相互比较印证,确保“下”的意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

  3、强化问效问责。把督查问效作为督促干部担当作为、推进能上能下的重要一环,整合纪检、组织、考核、人社、督查等部门,发挥问效问责职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督查事项,通报督查进展,审定督查意见,构建联动规范、齐抓共管的督查问效问责格局;注重创新问效方式,实行督查清单制,将重大决策落实、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作为问效焦点,建立“白、黄、红”三色问效制度,精确识别“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建立与考核奖惩、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相衔接的联动机制,实现问效与问责无缝对接,用联动问责扎牢工作底线,让干事劲头不足、进取意识不强的干部受惩处、受警戒,督促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4、注重人文关怀。对退出的领导干部,继续坚持谈心谈话制度,鼓励他们卸下思想包袱,勇于担当作为,并发挥自身优势,以积极心态投入新的岗位。针对因能力素质不足而退出的干部,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专题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履职能力。定期掌握干部退出后的工作情况,对新岗位工作成绩突出、符合任职条件的干部,重新按程序调任或提拔担任适宜的领导职务,真正形成优进劣退的良性动态机制。

党员三项机制心得体会范文 篇3

  建立了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理性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极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和操作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更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抓手。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应通过新闻宣传、典型引导等形式,抓好宣传解读,营造浓厚氛围,推动“三项机制”在商洛落地生根,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撑和文化条件。

  一、增强使命意识,做到鼓励激励有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矛盾凸显的“拐点”,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反腐败斗争进入“常态化”。这一系列重大变革,给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传统思维、传统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或多或少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中形成了干得多了容易出问题、干少点求稳点的畸形从政心态,甚至是为了不出事、宁可少干事的懒政心理。

  建立党政干部鼓励激励机制重在解决干部使命意识不强、干事创业内动力不足的问题,坚持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政治激励“三管齐下”,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动起来、干起来,得褒奖、获重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的积极性。对于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来说,就是要着力提升能力素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创造更加宽容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激励宣传战线始终保持一团活水。

  二、增强法纪意识,做到容错纠错有底线。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是历史大势,也是保护干净干事、勇于担当者的基本指向。增强法纪意识,既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保护干事创业者的必然要求。

  容错纠错机制是依法治国在党政干部管理领域的具体化,是用制度规定鼓励探索、宽容失误,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但绝不是乱作为的“避风港”。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而言,就是要坚持容错不容罪、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偏的原则,把先行先试的失误与明知故犯的错误、“非禁即入”的探索创新与有禁不止的顶风作案、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牟取私利的肆意妄为等行为区分开来,在不突破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四条底线”的前提下,对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失误或失败,既从精神层面给予人文关怀,又从制度层面为其撑腰壮胆。

  三、增强人本意识,做到能上能下有规矩。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也提出了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的明确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识人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基层党政干部直接面对群众,既要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又要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形成了矛盾交织、压力山大。

  能上能下机制就是兑现对干部的奖惩,以形成正向传导,解决干部外部压力过大的问题。要把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搭建晋升平台,作为评判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尺,有效防止评价失准、用人失误。既要把有为干部配置在岗位,也要鼓励那些需要“下去”的干部再加历练不气馁,在其他岗位上发光发热、各展其长,让干部流动调整成为常态。但对于在管辖范围内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严重错误导向、造成恶劣影响、受到省市委通报批评的市县区及其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和有关领导干部,严格按办法要求坚决进行调整。同时,要坚决杜绝、严肃惩处那些论资排辈、搞团伙圈子的党政干部,从根子上清理歪风邪气,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干部队伍有热情、有生机、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