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教案(通用11篇)
遵守规则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小朋友比赛、游戏中都需要规则,共同制定规则比赛、游戏规则。
2、理解规则是为了我们的集体活动更公平、更有序,有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呼啦圈,笑脸/皱眉标记牌,棋一副,下棋规则标记
2、刘翔图片和比赛录像、幼儿下棋录像、生活中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图片
活动过程:
一、
1、出示刘翔比赛图片。
师:大家看看画面上的这个运动员是谁?(刘翔)
师:大家都认识他,他是刘翔,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冠军。
师:你知道刘翔是参加什么比赛的吗?( 110米 栏的奥运冠军)你想知道刘翔是怎么参加比赛的吗?
2、播放刘翔比赛抢跑的视频。
师:怎么比赛停下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幼儿继续观看视频)
师:原来是有人抢跑,有人抢跑,那比赛就得怎样?(重新开始)为什么呀?(抢跑就违反了比赛同时开始的规则)
师:那在 110米 栏的比赛中还有什么规则呢?让我们一起来一边看,一边来找一找,好吗?
(幼儿观看录像)
师:是谁得到了冠军?(刘翔)你怎么知道是他获得了冠军?(他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就是冠军,这也是比赛的一种规则)
师:你还在这场比赛中找到了什么规则?(要跨过栏架,要在规定的跑道里)
小结:在这场比赛中,运动员们要遵守在起点线同时起跑、要跨过所有的栏架、要在规定的跑道里跑完比赛,并且要冲过终点线的规则,这样才能完成比赛。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就是冠军,所以刘翔非常厉害。在这场比赛中,运动员们都遵守了规则,所以这是一场很公平的比赛,对吗?因此比赛一定要公平、遵守规则。
教育笔记:怎么样让孩子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常规,不论孩子在上教学活动也好,在区域活动及游戏活动也好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并不是说做就能够做到的,都是得靠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在看幼儿教育的书本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题目并吸引了我的眼球,看完后让我觉得对幼儿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又有了新的一个想法。 在平时生活中有时觉得我们大人对遵守某些规则都比较困难更何况是幼儿了,而且孩子现在的记忆力和专注力都尚在发展之中,控制他们的情绪确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在文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措施,一、守规则,要帮助孩子自律。首先我们老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要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并非只要哭闹就可以达成自己的愿望,那么他们以后就会一直以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一个目的。相反如果他们发现只有自己听话守规则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会学会守规则。二、通过建设性的意见比批评更加有效。就像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吗,如果孩子犯错误了,我们往往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怎么可以这么做,不知道如果食物放太多,小鱼就会死吗?往往某些批评的话语对幼儿来讲他们并不能够真正理解,就像是有一次孩子将过多的鱼食放到鱼缸里,我知道孩子的这种做法会使金鱼死亡,而我当时或许因为太紧张对孩子的语气就不是很好,只是一直的在质问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并没有告诉她正确的做法,在事后我才想到,其实如果这样对他说的一个效果会更好。小鱼宝宝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它吃的食物也不一样,每天我们只要给它喂养两三粒鱼食它就能够吃饱了,如果你喂的这么多会把金鱼宝宝的肚子撑坏的,我们一起去给它重新换上清水吧。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够理解真正的做法,也比较乐意这样去做。三、巧妙应对孩子的哭闹对孩子的这种哭闹家长不能心软,严肃平和的心态是对付孩子哭闹的最好方式。四、多关注孩子守规则的行为。孩子的遵守规则和他们每一点的进步都来之不易,所以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及支持,让孩子更有自信,更让孩子明白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他们才能学习更好、更快地成长。 教师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进步的点滴中给予他们鼓励以及支持,通过一位幼儿的这种激励让其他的孩子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他学习及模仿。
怎样让孩子遵守规则
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天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是。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们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无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 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第八课 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
第八课 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 课标要求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培养正义感,做有正义感的人。能力培养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能力,培养维护正义,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知识了解社会需要正义;知道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懂得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教材内容要点 社会需要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教材分析与处理导语导语共三个层次,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说明社会需要正义,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其次,说明正义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当正义与制度、规则和程序融为一体时,公正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最后,要求我们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情景再现本栏目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引言通过一段简短的文字告诉我们:正义和非正义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要善于辨别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由此导入“社会需要正义”这个主题。本栏目第一目“社会需要正义”,第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两个目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目“社会需要正义”是通过社会不仅需要人们有正义的情感和行为,还需要正义的制度的支撑和保证,来说明社会需要正义。第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讲述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一目说明社会需要正义;第二目说明社会正义需要得到维护,必须培养正义感。第一目:“社会需要正义”含二个◎。第一个◎通过分辨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让学生懂得正义和非正义是常通过人们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指点迷津”说明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也是判断两种行为的标准。第二个◎社会需要正义。无论是社会的合作与竞争,还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的实现,都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和保证。首先,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事例来说明有了正义制度,即使是生活最困难的人,也可以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告诉我们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的实现,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和保证。其次,通过为保证竞争与合作公平、有序地进行,我国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告诉我们正常的竞争与合作需要正义制度来保证。第一个“指点迷津”让学生了解现阶段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目的是告诉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第二个“指点迷津”告诉我们正义制度建立的基础及其作用;制度的正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程序的正义。第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含二个◎。第一个◎讲述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其他基本权利。 “指点迷津”进一步帮助理解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第二个◎说明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要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欣赏《正义的力量》一文,我们看到了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这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感悟名言通过阅读四段名言,从不同角度感受对正义的认识。活动体验通过《谁是正义的行为,请你仲裁》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剖析非正义行为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培养正义感。点睛之笔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社会需要正义,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一)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正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正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依据:首先,认识正义是本课课标的主要要求;其次,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仅仅有一些感性认识,或者说对正义的认识是肤浅的;最后,本课的落足点是做有正义感的人,正确认识了正义,是培养学生正义感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正义,首先,应该认识到正义不仅表现为正义的情感和行为,还存在于正义的制度中;此外,要让学生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最后,让学生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二)正确认识正义制度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认识正义制度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的依据是:正义与制度有关,对九年级学生来讲认识的层面要求比较高,学生理解会有困难。突破难点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懂得正义制度是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二是明确我们这里讲的正义制度是指我们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和程序;三是要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社会的合作与竞争,还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的实现,都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和保证;四是让学生了解制度的正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程序的正义。在学习正义制度的内容时,教师必须坚持情景教学法,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并且通过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不断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认识。(三)做有正义感的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大班社会:遵守规则(通用4篇)
大班社会:遵守规则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遵守规则的好处并乐意遵守规则。 2、学会遵守规则,知道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准备:录像片段、ppt图片、场地布置两座小桥。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短片,知道遵守规则的好处。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小朋友生活中的一些录像,请你们看。 1、看录像1:幼儿玩大型滑滑梯。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玩得好不好?为什么会这样?那应该怎么做? (2)观看遵守规则玩大型滑滑梯的录像。 (3)小结。 2、看录像2:幼儿户外活动拿玩具与收玩具。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谁做的更好?为什么? (2)小结。 3、总结:原来遵守这些规则是这么重要啊!遵守游戏规则能使我们有序、安全、开心地玩游戏。 二、通过游戏,商讨游戏规则,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1、介绍游戏方法,幼儿初次游戏。 2、幼儿自由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知道通过遵守规则解决问题。提问:你们刚才走小桥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那应该怎么做? 3、幼儿再次游戏。 4、改变规则,再次游戏。 5、总结:原来体育游戏里也有许多规则要遵守,遵守了规则我们就能有序、安全的玩游戏,游戏也会变得更好玩。原来遵守规则这么重要。 三、通过讨论,知道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 1、分别出示图片,讨论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2、讨论:你还知道哪里需要遵守规则? 3、总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规则啊,在图书馆里、商场、超市、公交车、马路上、下棋时……都有规则,我们都要去遵守,不光小朋友要遵守规则,爸爸妈妈也要遵守规则,上班不迟到早退好好工作,这些都是规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才让我们的生活变色有秩序,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你们都能做遵守规则的小公民吗? 四、共同制定离场规则,有序的离开活动场地。
大班社会遵守规则教案(精选3篇)
大班社会遵守规则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非常活跃与好动,往往不分场合的过度活跃,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十分随意,时常会给他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由于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就表现出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行为霸道,不能克制自己等不良行为,因些,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意识的能力迫在眉睫。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体验规则给活动带来的好处,乐意遵守规则。
3、激发幼儿争做遵守规则的好宝宝的良好情感。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生活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自己建立规则并遵守。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用餐、走楼梯),PPT。
2、3个圈圈,标记图,禁止标记。
活动过程
一、判断他人是否遵守规则
1、播放幼儿用餐过程的一段录像。
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朋友们用餐时候的录像,要请我们豆豆一班的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录像里哪些小朋友做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
小眼睛仔细看哦!
幼儿认真观看,画面定格在6张图片完整版上。
2、讨论
师:这六张照片中的小朋友,你们觉得有几张是遵守规则的?有几张是不遵守规则的?数数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