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时间:2025-04-05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3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了解我国民族多彩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饰的讲究,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和各民族的传统服装。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颜色搭配。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服饰的讲究。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二、小组汇报成果: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我国的`服装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

  (一)、中国的服装历史组:通过搜集有关中国古今服装演变的文字资料,了解中国的服装历史变化,使同学们认识了中国服装的历史发展变化。

查看全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l、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元角;

  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活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意识;

  4、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学生捐出自己的旧文具、旧玩具l~2个。

  2、学生将捐出的旧文具、旧玩具等标上合适的价格。

  3、学生带5元以内的零钱。

  4、课前要求每个学生利用双休日随家长一道去商场观察售货员和顾客实际售货和购货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在生活中人民币是用来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小小商品交易会”,看一看小朋友会不会熟练地使用人民币来购买商品。

  哎,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发现,马路旁边那家小店每天都有许多人去买东西,有小学生去买各种各样的文具用品:卡纸、橡皮、红领巾、钢笔、墨水、练习本等等;有叔叔阿姨去买调味品:味精、酱油、黄酒等等;还有小朋友去买各种玩具,在天热的时候,更是有好多人去买各种价钱不一样的冷饮,虽然有的商品也标明了价钱,可是小店的老爷爷你问他什么东西卖多少钱,他能不看标价就很快地报出商品的单价,准确地算出商品的总价,并能够熟练地收钱、找钱,他的本领是怎样练出来的呢?

  (背出商品的单价,熟练地计算,还要掌握人民币元、角之间的关系。)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为了开好我们的“小小商品交易会”,今天我们也要来练一练快记商品单价、算帐、收钱和找钱的本领。

  二、练一练

查看全文

202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3篇)

202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认识“0”,变变“0”,说说“0”、演演“0”、使学生从观察中发现“0”,想象“0”,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圆形的事物。

  2.每个学生准备3张大小不同的圆。

  3.录音带。

  4.有关头饰。

  活动过程:

  1.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戴着“0”头饰的3位同学跳着优美的舞姿走上讲台。

  (1)激趣引题——认识“0”

  4位同学一起问:“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1:你们是汉语拼音中的A、O、E的“喔”

  生2:你们是我们数学中的“零“

  生3:你们是英语教师的“欧“

  齐唱英语歌:A、B、C、D、E、……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0”既是汉语拼音中的“喔”,又是数学中的“零”,还是英语教师的“欧”,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名字呢,因为它是奇妙的“0”(板书课题:奇妙的“0”)

  师:现在我们来作一个比赛,瞧瞧,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看谁说得又快又对(优胜者奖一面红旗)

  学生回答:桌子、篮子、足球、乒乓球、太阳、桔子……

  师: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可多啦!

  戴:“0”头饰的一个同学站出来说:“不过,我们光秃秃一个圆,一点也不好看,同学们,你们能把我打扮得漂亮些吗?

  二、主动探索——变变“0”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手中的笔和我们准备好的4个圆开始画画,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些好不好?(动手过程中播放音乐,教师走动观看5分钟后)

查看全文

戏曲大舞台——七年级第四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精选2篇)

戏曲大舞台——七年级第四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篇1

  彭贤辉  

  活动目标: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在活动过程 中听说读写,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活动形式:查找资料  访问  收看电视  听磁带  知识竞赛  讨论  写感想

  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

  ①查找资料或向音乐老师请教,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如中国戏曲的剧种、剧目、渊源、流派、角色、脸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等;推荐书目:《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人生奇观·戏剧〉〉推荐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

  ②访问当地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当地有什么戏曲及其特点。

  ③收看中央电视台“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栏目或找戏曲磁带、影碟、光盘,听一些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唱段或念白。把自己喜欢的段子推荐给大家,把精彩的唱词抄在摘抄本上。

  ④向戏曲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学几招或跟着电视、磁带学唱几句。

  2、制题。准备奖品。

  3、找一盘京剧、一盘黄梅戏磁带,找一些脸谱,收集相关图片。

  4、制订语文活动评价标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独创精神和能力;学生对戏曲了解和研究的程度。

  活动内容

  第一课时

  (播放戏曲,营造气氛。板书:中国    源远流长)

  开场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戏曲的天地之中,去感受中国戏曲的迷人魅力,去体味中国戏曲的悠长韵味。

查看全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初三(精选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初三 篇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小剪刀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让学生的欣赏对称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小剪刀,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小剪刀剪出美丽的图画。出示课题:“小剪刀”。

  二、新授

  1、介绍制作小剪刀的整个步骤

  (1)剪下各部件,如图分成两组。

  (2)将两组各四片依次粘合成两剪刀片。

  (3)将两剪刀片针孔处对齐、叠合、穿线。

  (4)线绳两端打结固定,剪刀便做好了。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小剪刀的步骤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初三 篇2

  一、课程目标

  1、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2、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3、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4、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二、课程原则

  (1)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2)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3)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查看全文

手抄报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用2篇)

手抄报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新颁布的课程纲要和标准特别强调了综合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广大语文老师也开始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广辟渠道,创造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积极引导学生创办手抄报,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它本身是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而且还可以用来展示其他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更有利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

  一、手抄报的形式。

  “手抄报”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亲笔抄写的报刊,它是极具个性化的作品,因此手抄报内容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在办报前向学生展示网上搜集的手抄报,讲授办报方法,明确基本要求:选用八开的铅画纸,围绕主题,搜集、编撰相关材料,再配以图画,使图文并茂。然后要求学生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形式一定要创新。手抄报的编辑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一人独创,可以小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体合作。其中小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办报自主性。我在班内形成了六人编辑小组,每个编辑小组都有名称。组内有主编,有文字编辑,有美术编辑,有采编,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成功感、自豪感。小组之间还展开评比竞争。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不仅提高了学生读写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班内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