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教案

时间:2025-04-05

Unit 1 Friendship 整体设计

unit 1 friendship 整体设计
period 3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整体设计
从容说课
this is the third teaching period of this unit. the teacher should first check the students’ homework and offer chances for the students to review what they learned in the second period.
the emphasis in this period will be put on the important new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se important points thoroughly, the teacher can first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meanings in the context, then give some explanations about them, and later offer some practic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ir usages. at last make the students do more exercises for consolidati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expected to carefully design class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be active in class so as 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rasp and use these language points both orally and in written form. make sure the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in class and get ready to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doing so, the students can learn, grasp and use thes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well.
教学重点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usages of such importan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outdoors, upset, loose, ignore, series, face to face, be concerned about, go through, set down, in order to, and so on.

查看全文

《感受自然——走过四季》教与学整体设计

 

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会个体对物候变化中四季的独特感受。

3、学会观察,能抓住四季的主要特征,在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对写景抒情有所体会。  

活动重点

1、体会个体对物候变化中四季的独特感受。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让学生对写景抒情有所体会。

活动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用不同形式再现四季图。

活动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准备与本组主题相关的内容,要求每人至少记住自己喜欢的有关四季的诗句3—5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莽莽苍穹的万生万物,都是可现的情态,唯有时光那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却无形的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四季轮回,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那些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使我们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都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不知同学们是否仔细体味过这天地人间的动人杰作呢?今天这节活动课就让我们共同用心灵去感受自然,走过四季。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倾听并想象着老师所描绘的美丽的四季。

教师的这段导入  配合着优美的乐曲,目的是为了放松学生的心情,引领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之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感受四季

1、四季感受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同学们,你们已经经历了十几个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对于季节的独特感受也一定给你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说出你对四季的独特感受。

(其它组同学也可以谈谈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按分好的四季小组,学生积极发言,说出对本组所代表的季节的独特感受。

对其它组所代表的季节也可畅所欲言。

独特感受重在谈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四季的独特感受,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联想和想象的思维,也可以防止他们泛泛而谈。

2、比一比四季知多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分钟内说出与本组季节相关的词语和诗句,比一比哪组说得多。(要求一组在说时,下面一组帮他们计时并计数,注意重复不算)

学生不看资料,四小组的所有同学都活动起来,分别在本组被计时的一分钟内,尽量多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与本组季节相关的词语和诗句。

课前让学生去找与本组季节相关的词语和诗句,并要求熟记于心。在课堂上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准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有关四季词语和诗句的积累。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3、描绘四季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经典散文,语言秀雅清新,情景交融,描绘细致生动,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下面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写一段描绘四季的语言,不限季节,看看谁写得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给5分钟写,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选一篇你们认为最好的在班级交流。)

学生写片段,写完后四人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选出其中好的片段在全班交流。

交流之后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价,说说哪一篇写得最好,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并说出理由。

在了解四季,说出四季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感受、体验。以达到读、写、听、说全面地锻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感受到同样的景致可以使我们有不同的心境。比如:心情愉悦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丰收和喜悦;而悲观失望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萧瑟和伤感,景因情而变,情应景而生。每首动听的乐曲,每篇隽永的诗文都表达着作者独特的心情。没有景与情的紧密结合,就没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没有真正被外景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自己写作时也要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这段总结配以多媒体展示优美的四季图片)

学生用心体会老师的小结。

让学生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就生活在这美好的大自然的怀抱,不过,有时我们却像条化石里的鱼,感受不到海水;像化石里的叶片,感受不到清风的吹拂……,单调的生活需要调整,密闭的窗纸需要捅破,——让我们放飞心情,融入自然,抒写自然吧!

请同学们自拟题目,写一篇感受自然的作文,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要求: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

在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写作练习,巩固课堂知识,深化活动目标。

课后反思:

 

鉴于本节课活动课教育的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的文字感悟能力不强,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图像和音乐,尽快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合适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配以教师适当的引导,达到活动目标。

在设计安排本课时,开始我只注重活动课上对学生活动的安排是否热闹、有趣,于是在“听听四季”的环节中安排了听音乐,看画面,猜四季的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但转念一想,这样能达到什么目的呢?除了表面的热闹之外,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呢?因此我认识到活动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也要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能在这堂课上学到知识。于是我把这一环节缩短了,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四季的独特感受,并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学生们对四季的感触加深了,对描绘四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学会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后面的写作练习的反馈,了解到学生基本达到我的教学目标 。现举一个学生写作的片断为例:

“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的中央。它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口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缀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这里描写的秋天赋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读起来清新自然,除了语言生动形象之外,还让人领略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特征,在不经意之间表露着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不过,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发现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有的活动的时间过紧,没能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开来,如学生对片断的互评,因为时间的关系,课上只能让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没能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也不能当堂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这一项活动能充分展开,它既能培养学生鉴赏作文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是好处多多。

总之一句话,之所以这样安排活动课的教学,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走过四季》教学片段

师:选取四首能代表四季的乐曲片断,并配以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景象有初步的感受。

师: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同学们你们已经经历了十几个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对于季节的独特感受也一定给你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下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说出你对四季的独特感受。

生1:我喜欢冬季,因为冬季可以打雪仗。

生2:我也喜欢冬季,因为冬季到了就意味着春节的临近,一到春节,作为我们孩子们既有吃的又玩的,还有压岁钱可以拿。(全班大笑,鼓掌)

师:的确是这样,冬天一到外面的一切都是孩子们的世界,况且还有一个人人都想过的春节。还有喜欢别的季节的吗?

生3:我喜欢夏天,因为我出生在夏季,妈妈说我刚生下来时就生病,是夏天的太阳把我晒好的,所以我的名字叫夏炎,为了感谢夏天的炎炎烈日。

生4: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一个个争相斗妍,整个大地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你说的不错,春天美丽的景色是大家有目共睹,但除了春天本身的优美景色之外,你个人对春天这个季节的独特感受是什么?

生4:我喜欢春天,因为一到春天我就可以脱掉厚重的棉衣,整个人都舒展开来,同时春天还可以放风筝。

生5: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冷饮。(许多同学点头赞同)

生6: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里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

生7: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里有中秋节,可以全家团圆,还可以吃到香甜的大月饼。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都说出了对四季各自不同的感受。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四季知多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分钟内说出与本组代表季节相关的词语和诗句,比一比哪组说的多?(要求一组在说时,下面一组帮他们计时并计数,注意重复不算)

第一组  春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教师提示可以用词语)

  百花齐放、春回大地、春暖花开、蜂飞蝶舞、飞花点翠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组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收时,”

               骄阳似火、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烈日当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同学们大叫这不                 

  是夏季,黄梅时节是春天。)

师:对,这不属于夏季。

第三组  秋天:“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待到秋天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硕果累累、秋风瑟瑟、“天凉好个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四组  冬天  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寒风凛冽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总结一下,春季组12个、夏季组8个、秋季组9个、冬季组7个。

我们的春季组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让我们一起鼓掌,对他们小组表示祝贺。(全班鼓掌)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经典散文,语言秀雅隽永,情景交融,描绘细致生动,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下面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写一段描绘四季的语言,不限季节,看看谁写的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给5分钟写,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选一篇你们大家都认为最好的来展示)

生8:夏似一位生机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了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哪里,哪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

生9: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面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

生10: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整个大地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

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垃圾。雪花们恭顺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的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生11: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的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口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缀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象啊!

师:下面请同学们评评哪一位同学写的最好,最能突出该季节的特征?

生12:我认为冬写的好,它形象的描写出雪花漫天飞舞、笼罩大地的特点。

生13:我认为秋天写的好,它除了语言生动形象之外,还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特征。

生14:我也认为秋天写的好,这一段赋予秋以人的生命力读起来清新自然,让人不经意之间已经领略到了秋天的特征。

生15:我喜欢春天,这个片段描写的景色十分的美。

生16:我喜欢夏天,夏天写的很活泼。(许多同学跃试)

师:有许多的同学可能还有更好的评论,但由于时间关系,下面由我简单的总结一下。这四篇文章写的都很优美,而且也都突出了这个季节的特征。我宣布大家打了一个平手。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感受到同样的景致可以使我们有不同的心境。比如:心情愉快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丰收和喜悦。而悲观失望的人,秋天给他的感受是萧瑟和伤感,景因情而变,情应景而生。每首动听的乐曲,每篇隽永的诗文都表达着作者独特的心情。没有景与情的紧密结合,就没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没有真正被外景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自己写作时也要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v

查看全文

七年级活动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七年级 第三单元 活动二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活动二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活动,本教学活动安排二课时。通过教师的讲述、演示,加上大量图片解析,使学生经过课堂练习之后,对基本字体的分类及特征,创意字体的构思及类型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达到独立绘写的能力,并能掌握版式排版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字体设计的知识,了解黑体、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形特征和写法;了解变体

美术字的创意方法。

2.学习版面设计的基本知识。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

美术变形体设计的创意。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新课

教师总结

学生练习

第一课时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展示从生活中收集的各种美术字。 提问:这些美术字体分别叫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吗   

(2)小结: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字体,具有美观醒目的特点。

常用美术字体主要分为宋体、黑体、变形美术字。它们的字体整齐、 醒目、美观、易认,是开展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横幅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 以及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帧上等都离不开美术字。

2.欣赏评述。

(1)欣赏、了解常见的美术字字体。

查看全文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设计

第一课时 观 察 物 体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 :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玩具
六、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
1、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形,问学生最都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怎么办?
2、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同意谁的结论?
生:他们四人都不对,因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师:对呀!这四个人得到的结论都不是全面的。为什么呀?
生:他们四个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师: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要全面的去观察这个物体,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综合无分析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观察物体
(1)出示闹钟,(放在学生中间)分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
(2)学生活动,观察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物体形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我在闹钟的前面。
生2:因为我在闹钟的后面。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