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教案

时间:2025-04-05

《捉迷藏》教案(精选16篇)

《捉迷藏》教案 篇1

  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

  重难点: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准备: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

  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

  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

  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

  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

  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

  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

  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

  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

查看全文

《捉迷藏》教案(精选15篇)

《捉迷藏》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学习蹦跳步,动作较合拍。

  2、能创造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游戏活动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二、活动准备:

  1、兔妈妈及小兔手偶,花园范图,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观察过各种造型的花并尝试模仿。

  三、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开小花》导入。

  (二)出示小兔手偶,讲述故事。

  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很高兴,她决定到花园里去玩一玩。

  1、学习随音乐做有节奏的蹦跳步。

  (1)随A段音乐节奏,小兔手偶示范跳一遍。提问:小兔是怎么跳的?

  (2)在教师带领下,幼儿随A段音乐节奏用手指在腿上练习小兔跳。

  (3)在教师带领下,幼儿随A段音乐在座位上用双脚脚尖轻轻点地练习蹦跳步。

  (4)在教师带领下,幼儿随音乐学习兔跳动作并将手指竖起保持兔耳朵的造型。(练习两遍)

  2、用身体动作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小兔在外面玩的很久了,兔妈妈很生气,就到外面来找她,她怕妈妈找到她,就和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躲到花园里变成了一朵小花。

  (1)幼儿摆花的不同造型。提问:小兔可以变成什么样的花不会被妈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变变看好吗?

  (2)个别幼儿示范动作,全体幼儿模仿。

  (3)随音乐,幼儿自由创编花的不同造型。

  3、游戏《小兔捉迷藏》

  (1)在故事情节:去花园――捉迷藏――回家的引导下,了解动作的顺序:兔跳――做花的造型――兔跳。

  (2)听音乐分角色做游戏,教师(扮演兔妈妈):“妈妈来了!”幼儿(扮演小兔)听B段音乐做花的造型静止不动。

查看全文

《捉迷藏》 教案(精选17篇)

《捉迷藏》 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有趣的图形”主题活动。中班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我们组织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不规则线条画里的几何形状,寻找出不同的小鱼图形,并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添画。

  2.能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板,示范用线条画1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装饰好的不同形状和不同装饰方法的小鱼俘4条。

  2.线条画5张(内含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黑色勾线笔人手1支,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线条画俘,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这是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再仔细看看,线条画里还有和它一样的形状吗线条画里有其他的形状吗

  教学建议:在幼儿发现一种图形后,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相同的图形,进行归类;鼓励幼儿在线条画中寻找和发现不同的几何图形。

  2.游戏导入,示范寻找和添画出鱼的图形。

  (1)师: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许多调皮的小鱼就躲在这些形状里,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你找到它们了吗

  (2)教师示范在其中一张线条画中添画出小鱼外形。

  ①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教师示范找一条长方形的小鱼,添画出小鱼的眼睛、嘴巴、鳍、尾巴)

查看全文

《捉迷藏》教案(精选14篇)

《捉迷藏》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阶段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让幼儿感受不同结构的乐曲,丰富幼儿的体验。《拨弦》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用拨弦的方式演奏的,曲中的乐句基本都是以重音结束,轻重音结合的乐句形成了活泼欢快的特殊旋律,别具特色。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我运用"捉迷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感受乐曲与众不同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及特殊的乐句结构,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2.能按规则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准备:

  《拨弦》音乐VCD一张,小熊、小老鼠手偶各一个。

  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想一想,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播放音乐。)师: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好听吗?你们想到音乐里可能有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师的手偶表演"捉迷藏",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节奏,听辨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1.教师随乐曲操作手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乐曲。

  师:你们都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说他好像听到了有一只笨熊和一只小老鼠在做游戏,这个想法真有趣。

查看全文

捉迷藏教案(精选13篇)

捉迷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句式“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4、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能准确说出句式“躲在XX里”。

  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 4、头饰: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习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习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躲在××里”学习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活动延伸: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躲在××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捉迷藏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版教材第4和第5页“捉迷藏”

  课前思考

  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有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的基础,通过知识的迁移,一般都能探索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捉迷藏”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引导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借助情境图的表述,让学生初步体会理解减法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

查看全文

《捉迷藏》教案(精选16篇)

《捉迷藏》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捉迷藏,一个捉来一个藏”,这是最简单的游戏,也是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小黑捉迷藏》这本绘本,就是结合了孩子们最喜欢游戏的一本书,它是一本让孩子们翻开第一页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页的书。这更是一场惬意的旅行,跟着小黑率性的步伐,孩子们去发现世界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带给小黑和我们无限地想象,如:小黑和小鱼、泡泡、车轮、水果等做游戏的画面,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感受自由和快乐。小黑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结合了小班的幼儿的阅读特点,比如喜欢颜色鲜艳的画面,喜欢特点鲜明的形象,而小班幼儿阅读往往又不注重观察图画细节,所以设计了师生共同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画面,体验阅读、观察、发现的乐趣。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句式完整表达,丰富经验,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好意境。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还寓教于乐,学会大胆表达自己藏在哪里。

  活动设计分为四个课时完成,本次活动为第一课时,活动重点是仔细观察画面,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发现的乐趣,难点是能用“小黑藏在”的句式表达。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运用出示小黑策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出主题;

  第二个环节:运用导读大书重点画面策略,观察、寻找小黑躲藏的地方。

  第二个环节:运用自主阅读小书策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继续熟悉绘本内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