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教学案例(精选2篇)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教学案例 篇1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张伟 xx年7月29日 16:45:26
针对《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特点和通用技术的教学实际问题,内容多,课时少,整个课堂教学必然会大容量、高密度、一环紧扣一环地满堂灌,必然会违反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同时利用传统口头讲解板书演示不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会很差,从而带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要要求通用技术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要在短短40分钟内时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刻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科知识点的探究上。最能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强力吸引学生注意力莫过于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合理搭配运用必然会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很多通用技术教师是从信息技术转行而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没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课件包含大量的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扩展内容,学生在整堂课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学习笔记,这也是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所不允许的。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件再设计一份学案,学案中应既包括学科知识及相关扩展内容又包括高质量的用于巩固提高所学内容的练习题,每节课给学生印发下去。根据教师的讲解,课件的展示,学生可以在学案上勾画学科知识点,然后进行课堂练习来巩固提高,如果有可能可在每月最后一节学案上设计一套简单试卷,课堂简单测试课后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以用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当然,这对于通用技术各学科老师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还要深挖教材,联系实际,花力气,费心思来精心设计课件和学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说课稿
说课人:长清第一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张伟
一、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产品的使用说明部分的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2)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
2.活动建议
(1)仔细阅读一份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药品说明书所具备的项目。
(2)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家用电器维护方面的规定,以及厂家和商家所做的工作。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地质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的第五章再创设计新意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包含“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和“技术产品维护常识及设计产品的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参与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站在作为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待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的问题,总结获得的设计和生活的体验。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制定产品说明书和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中作和作中学,在完成技术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和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或用户手册,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涉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作用与一般结构以及如何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教学案例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 张伟 xx年7月29日 16:45:26
针对《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内容特点和通用技术的教学实际问题,内容多,课时少,整个课堂教学必然会大容量、高密度、一环紧扣一环地满堂灌,必然会违反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同时利用传统口头讲解板书演示不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会很差,从而带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后果。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要要求通用技术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要在短短40分钟内时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刻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科知识点的探究上。最能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强力吸引学生注意力莫过于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文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的合理搭配运用必然会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很多通用技术教师是从信息技术转行而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没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课件包含大量的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扩展内容,学生在整堂课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学习笔记,这也是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所不允许的。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件再设计一份学案,学案中应既包括学科知识及相关扩展内容又包括高质量的用于巩固提高所学内容的练习题,每节课给学生印发下去。根据教师的讲解,课件的展示,学生可以在学案上勾画学科知识点,然后进行课堂练习来巩固提高,如果有可能可在每月最后一节学案上设计一套简单试卷,课堂简单测试课后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以用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进度。当然,这对于通用技术各学科老师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还要深挖教材,联系实际,花力气,费心思来精心设计课件和学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如何撰写说课稿
我校集体备课前要求全组每位教师熟知本次集体备课所要涉及到的每一课时内容,备课组长根据本组人员实际情况分配主备内容,主备人必须有主备课时的说课稿。下面是有关说课稿的一些知识,希望老师们依此为依据,并结合学科特点,加上个性化处理,撰写出高质量的说课稿。集体备课时,在说课过程中主备人要及时把其他教师提出的好建议补充到说课稿上,所有说课稿由组长在集体备课后保存一周,作为本组教师备课的参考,一周后上交教导处。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叫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说课稿的基本格式
说课稿标题的确定
一般为:说课稿,里面为学科课题。
标题下面应标明说课人的单位、姓名。
说课稿的内容安排
大致分成以下七个方面: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四)说教学过程;(五)说课堂调控;(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时间安排。
怎样撰写说课稿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反思。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被广泛地视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更是教师成长和教师发展学校的动力。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所谓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 反思 = 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从中可见,教学反思也就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以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总体来说,教学反思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实践性。无论教学效果怎样,都可进行反复实验。且这种实验表现了一定的自觉性。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成长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