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4篇)
中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分类、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3.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十五只老鼠就住在仓库里,仓库里很温暖舒适,每个袋子里都装满了食物。有一天,老鼠们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留了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今天就算我的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明白吗?)
师:谁来过了?老鼠们看到猫要吃了它们,可害怕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老鼠们吗?老鼠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们商量的结果是在猫脖子上挂点东西。
(二)初步感知统计
1.礼物的轻重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脖子上挂什么好呢?有的老鼠说:"挂重的东西,让猫动弹不得。"有的老鼠说:"东西太重的话,我们怎么搬呢?不行,挂重的。不行,挂轻的"就这样,小老鼠们闹腾开了。
教师出示锁和羽毛的图片,你们觉得哪张图片代表轻的'东西,哪张图片代表重的东西。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应该在猫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呢?
幼儿各抒已见。
2.老鼠的决定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我们一起数数,选挂重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选挂轻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哪一队多?
: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老鼠,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逐层深入,再次感知统计
1.提问:
(1)轻的东西选什么挂上呢?(幼儿讨论)
中班数学教案优秀(精选13篇)
中班数学教案优秀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活动准备:
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人手一支笔,每组两只空盆,幼儿记录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花生,观察花生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藏在这个谜语里(出示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大家一起来猜,猜对了,它就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有没有信心猜出来,好,仔细听,认真想,大家一起努力。(师说谜面,幼儿猜)
(2)对,是住着麻屋子的花生妈妈。花生妈妈说小朋友真聪明,她送每个小朋友一盘花生果,(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盘花生果)想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好吗?听好了,先仔细观察你盘中的花生,不许剥开,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看看它的大小、长短有什么不一样?
(3)你能猜对每个花生妈妈肚里有几个花生宝宝吗?
(4)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有几个花生宝宝,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1、怎么多花生妈妈,怎样才能记清每一位花生妈妈有几个花生宝宝呢?第一个、第二个·····,你有什么好办法呀?(幼儿讨论)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还是剥一个记一个呢?
2。幼儿操作,记录花生的颗数。
(1)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个花生仁并记录在幼儿记录卡上。(教师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2)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卡,找找花生妈妈肚里的花生宝宝数量一样的记录有几次。
中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6、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先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筇一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通用17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进行计数。
2、学习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重点: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准备: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图片各一张;红色、蓝色、黄色的花园图片各一张;12张作业纸、图卡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三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多媒体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儿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欢种花,它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花园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欣赏小花园,认识形状、颜色并进行计数:
(1)出示小花园图片,小朋友们看它们的花园漂亮吗?
(2)创设情景,分别出示三个小花园图片:
①情景一:出示小兔子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兔子说:“我的花园最漂亮!来到我的花园,我可要考考你们哦。”
小兔子的问题:我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的花园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说花的形状时,师告诉孩子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说颜色和计数时,找幼儿找出相应的卡片,师贴在对应的表格里。最后,师强调幼儿看着表格,用完整的话描述小兔子的花园。如:小兔子的花园有6朵红色的郁金香。
②情景二:出示小熊的花园
小朋友们,你们听谁在说话呢?(多媒体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听听小熊的问题吧!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4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养成认真、有序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分辨“7”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7”以内数的守恒。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点子卡片、标有点子的汽车模型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同回忆上次活动中寻找的“春天的变化”。
教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
2、利用课件感知“3”以内的数量。
(1)感知3只小“蜜蜂”和3只大“蝴蝶”一一对应的关系。
(2)调整“蜜蜂”的间隔,再次感知他们一一对应的关系“。
(3)小结:虽然蜜蜂排得队伍长一些,蝴蝶排得队伍短一些,但它们都是3只,所以它们一样多。
3、利用课件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大小、颜色不同时,感知数量5的守恒。
(2)排列方式、形状不同时,感知数量6的守恒。
(3)排列方式,形状、颜色不同时,感知数量7的守恒。
4、游戏“春游”。
(1)介绍游戏规则。
(2)幼儿观察自己车票上的数量。
(3)幼儿乘车,分辨“7”以内的数量。
(4)幼儿交换车票,分辨“7”以内的数量。
(5)更换车头上的数量,再次游戏。
5、带幼儿到户外去春游,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在数学角落中,完成幼儿用书上的《比比连连》。
2、在幼儿能熟悉分辨“7”以内的数量后,可启发幼儿用多种排列方式制作7以内的数量卡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巩固椭圆形和圆形、梯形和长方形、三角形,并区分它们的不同。
最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16篇)
最新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性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经历简单的探究过程,用实验验证猜想。
3、乐意动手操作,对实验充满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带一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纸花每人2朵(210*2=420),大水槽(15个),一个大水桶,一个小瓢
教学过程:
1、纸花涂颜色(12分钟)
(1)大家看,这是什么?(纸花)
(2)它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3)是的啊,我们每个人的花都是白色的,老师觉得好单调啊,你们想不想把它们涂成五颜六色的花朵?(想)
(4)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一朵小白花,请你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
要求:
①只涂一面。
②只涂花瓣,
③先把花瓣折出来,沿着折线画一条线,然后开始涂。(师拿出已经涂好的示范)你可以每一花瓣用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像这样,间隔着涂颜色。
④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涂的又快又好!
(5)发纸花,学生涂色,师巡视指导。
(6)待学生全部涂完后,请学生把水彩笔收起来,放在桌子下面抽屉里。
(7)接下来,请小朋友把纸花折成一个花苞,怎样折呢?(师示范)把每一个花瓣都向着花心折,一个接一个折。全部折好之后,用手按一下,一朵花苞就做好了!
[设计思路:从一个白色纸花导入,引出色彩单一,动手涂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体验动手的快乐。]
2、纸花开放(12-14分钟)
(1)现在每位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朵漂亮的纸花苞,纸做的花苞也能像真花一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盛开吗?(学生猜想,如果有孩子说能,问他是怎样做?如果孩子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