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活:米和面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米和面,了解简单的米制品和面制品。
2.懂得米和面都是粮食,我们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各种米和米制品若干,面粉和面制品若干,视频(水稻和小麦加工过程),操作包
活动过程
1.快乐品尝会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好兄弟”品尝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好兄弟参加了呢?
(1)幼儿品尝
(2)品尝后交流
a.你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
b.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2.区分米制品和面制品
(1)你知道米和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米和面不同的特征)
(2)你知道米和面是怎么来的吗?
欣赏视频:水稻和小麦变成米和面的过程。
(3)游戏:“米和面”
幼儿人手一张图片,“看看你拿的东西是米做的就站水稻这边,是面做的站小麦这边”。
中班生活教案:我们的小书店
[活动目标]
1、通过共享图书资源,体验读书的乐趣。
2、通过幼儿与同伴的相互借阅,了解和遵守图书借阅的规则。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方法进行阅读,增强幼儿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发放调查表,调查幼儿家庭中图书的数量、种类及幼儿和家长看书的时间、习惯。
2、请幼儿讲解自己图书的主要内容。
3、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图。与幼儿共同整理书。
4、收集图书。教师和幼儿进行编号,做好登记。
5、制作图书借阅卡和图书区安静的标志。
6、让幼儿观察了解图书借阅时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实况]
有些孩子不断的带书到幼儿园来和小伙伴换着看。我心里一动:何不让孩子们把书都带来,办一个书城,让大家资源共享呢?我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孩子们纷纷响应,家长也大力支持。
很快,孩子们就大包小包的带来了许多书。孩子们还根据自己对图书的理解,自己设计了风格各样的借阅卡。接着,我们又请两位“爸爸老师”分别讲述了自己小时侯怎样渴望读书、爱书和自己是怎样成才的故事。他们的讲述,使孩子们产生了共鸣。他们不断的向“爸爸老师”发问:“你们小时侯也有《十万个为什么》吗?”“你小时侯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你小时侯也让妈妈给你讲故事吗?”……“爸爸老师”也频频发问:“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书呢?”“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朋友书宝宝呢?”……“爸爸老师”的讲述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孩子们听得认真极了。
中班生活常规教案(精选2篇)
中班生活常规教案 篇1
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我们对幼儿常规培养非常重视。我们把常规的培养列入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部分,做到持之以恒。为使我们班的常规工作做得更好,特制定以下常规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中班幼儿虽然摆脱了小班时期的幼稚和依赖性,却又不具备大班时期的成熟和独立性,而又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特殊性。因此,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是保障每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工作目标 :
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及 穿脱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继续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继续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一日生活常规要求:
(一)、生活常规
1.进餐常规:
(1)餐前洗手,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正确使用勺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
(5)用小毛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6)吃水果前后洗手,不把水果放在桌上,果皮核收拾干净扔到指定地方。
(7)喝豆浆、牛奶坐着喝,豆浆、牛奶放在桌上,喝完后用杯子漱口,然后把杯子放到指定地方,用餐巾擦嘴。
2.喝水常规:
(1)拿住杯子把柄,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
中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通用15篇)
中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 篇1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种垃圾分类的标识,能根据垃圾的不同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体验对环境保护的热爱。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污染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不少城市出台了有关生活垃圾的管理条例,对垃圾的投放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让幼儿能做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同时也让幼儿有更好爱护环境的意识,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也让幼儿在此次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种垃圾分类的标识。
2.能根据垃圾的不同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
3.体验对环境保护的热爱。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的方法。
2.活动难点: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垃圾桶: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
(2)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分类的短片、两张图片(一张有垃圾桶的小区图片,一张没有垃圾桶的小区图片)。
(3)垃圾:纸箱、塑料瓶、毛绒玩具、充电电池、过期药品、水银血压计、苹果核、蛋壳、剩菜剩饭、用过的纸巾、橡皮泥、笔。
2.经验准备: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展示一张有垃圾桶的小区图片,一张没有小区垃圾桶的图片。
1.观看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2.是什么原因让两张照片这样呢?
中班生活活动:时装模特(学穿上衣)
一、活动目的:
1、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尝试自己穿上衣(开襟衫),能较耐心地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3、知道穿上衣(开襟衫)的正确的步骤。
二、活动准备:
1、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上衣(开襟衫)若干。
2、上衣用衣架撑好,悬挂在教室四周。
3、劲舞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欣赏时装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毕业典礼的时候大二班小朋友表演了服装表演,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个小模特,你们看他们来了。
2、学习穿上衣(开襟衫)的正确的步骤。
(1)介绍悬挂在教室四周的服装,幼儿自由选择试穿。
师:今天请你们也来做小模特,老师在教室里帮你们准备了很多的衣服,有……,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穿上吧。
中班生活活动:蒜泥黄瓜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习俗,知道黄瓜、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2、尝试制作蒜泥黄瓜,体验当小厨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桌面材料:毛巾、黄瓜(水果型)、托盘、有锯齿的塑料刀具、小碗每人一份。
2、木碗捣棒每桌一份、剥好的蒜瓣若干、调料(糖、醋、鲜酱油等)
3、ppt课件(有关端午习俗:吃五黄)、蒜泥黄瓜制作步骤图一份、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教师:过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你知道一些过端午的习俗吗?
2、幼儿:划龙舟、喝酒、吃粽子,吃五黄、
端午节好玩的东西、好吃的东西。
二、初步了解端午习俗,知道黄瓜、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1、教师:过端午节时,除了划龙舟、吃粽,在江南的习俗中还要吃“五黄”,是哪五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ppt图片展示:幼儿认一认,说一说。
(黄瓜、黄鳝、咸蛋黄、黄鱼、雄黄酒)
3、教师小结:原来“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鳝、咸蛋黄、黄鱼、雄黄酒”因为它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黄”字。
4、我们都吃过用黄瓜做的哪些菜呢?
幼儿:做汤、炒黄瓜、凉拌黄瓜、生吃、沙拉……
5教师:黄瓜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今天老师做的这道菜是“蒜泥黄瓜”
6、教师:听了菜名,你知道这道菜里面有什么?蒜泥是什么意思?
7、请幼儿看看、闻闻“蒜泥黄瓜”
8、教师:这是一道“蒜泥黄瓜”,这道菜很出名,大家都很喜欢吃。你知道为什么吗?
9、教师小结:黄瓜吃起来脆脆的,蒜泥辣辣的有杀菌的作用,对身体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