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时间:2025-04-05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5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讲述"我心目中的英雄"。

  2.能够主动学习英雄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品质。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幼儿讲一些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事迹。

  2.幼儿所熟悉的英雄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分享。

  1.以故事会---"我知道的英雄的故事"的形式展开,幼儿简要讲述。

  2.活动室布置成"故事会"的形式,创设轻松的气氛。

  3.请幼儿将自己要讲的"英雄"的图片展现在"英雄榜"上。

  4.幼儿轮流讲述英雄故事。

  二、简要梳理经验。

  1.讨论"我心目中的英雄"。

  ----教师:你们觉得英雄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教师:他做过什么样的事情?

  2.自由结伴讨论。

  3.拓展经验。

  结合生活经验,夸一夸"我们身边的英雄真多"。

  延伸活动:

  在阅读区里收集英雄故事的图文资料供幼儿自由阅读和欣赏。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狗的生活习性和特征,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2.尝试合作照顾小狗的体验活动,并能大胆讲述自己体验的过程和心情。

  3.萌发幼儿对小狗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狗11只,体验卡一套。

  2.情景标记5个,美容院、医院、浴室、餐厅、休息室、医院,游戏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抱小狗"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录音:狗1):你们听,这是谁的声音?(小狗)狗狗是我们小朋友十分熟悉的一种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小狗?你们喜欢小狗吗?为什么?(小朋友都十分喜欢小狗,因为他很聪明、也很可爱)

查看全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13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港口的功能。

  2、学习搭建轮船和停车场。

  3、学习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教师事先从杂志上收集轮船停泊时的照片或图片、有关港口的录象、积木、辅助玩具、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问幼儿:人走累了会休息、睡觉,轮船要是停下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请幼儿讨论找出答案,如何以停泊在港口、在轮船休息站休息等。

  2、放有关港口的录象,让幼儿了解港口。

  3、组织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材料搭建港口。

  如:可以用教室中的什么东西来搭建港口(积木、组合玩具、纸盒等)。

  4、幼儿搭建,教师指导。

  找一个教室的角落,作为“轮船社区”,让幼儿利用积木在上面搭建大海,并利用其他辅助玩具做出站点等,让幼儿建造港口、加油站。

  5、展示幼儿作品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材料要随着幼儿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换。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先在幼儿忽略的区域投放一些新材料,告诉他们投放了新玩具但不告诉这些玩具怎么玩,给幼儿一些神秘感,这样就会吸引一部分好奇的幼儿来游戏。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邮票的特征和用途。

  2、通过亲自尝试设计邮票,对邮票产生兴趣。

  3、产生长大后设计更多更好的邮票的愿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请幼儿从家中收集用过的各种邮票。

  2、幼儿日用书人手一册。

查看全文

中班社会活动《清明节》教案(通用15篇)

中班社会活动《清明节》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3、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革命老兵讲故事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视频,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1)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2)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5、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查看全文

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精选13篇)

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能匹配生活中物品的好朋友,体验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能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初步尝试能匹配生活中物品的好朋友

  教学准备:

  勺子,筷子,笔,书,手套,衣服等实物若干

  背景画一幅

  装着脸盆,牙膏,裤子,木梳,桌子的五个房子

  毛巾,牙刷,衣服,镜子,椅子的图片各六张

  磁带两盘

  两张碗的图片

  笔一支

  活动流程:

  图片导入——情感体验——感知理解——游戏巩固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正在哭的小碗的图片

  ① 今天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

  ② 有一天,小碗一个人在教室里玩,可是玩着玩着,怎么了?

  ③ 这个时候,有进来了另外一个小碗,他看到这个小碗哭了,就问:“你为什么哭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哭么?

  (二)情感体验

  1、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原因,让我们来听一听小碗自己是怎么说的,好不好?

  (放磁带):“我没有朋友陪我玩!”

  2、小碗说了什么?

  小碗没有朋友所以很伤心,那你们有朋友么?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做些什么?你们开心么?

  (三)感知理解

  1、出示小碗,勺子,筷子,衣服,书,手套等实物,提出任务

  我们一起帮助小碗找到他的好朋友,好不好?

  2、幼儿分散找朋友

  3、请幼儿讲述找到朋友的原因

  你为小碗找到什么朋友?

  为什么他们是朋友?

  4、出示找到朋友的快乐的小碗的图片

查看全文

中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教案(精选13篇)

中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5、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中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身体以及学习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变化,理解成长的初浅的含义。

  2、能积极的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参与活动。

  3、激发期盼长大愿意学习更多本领的情感。

  活动准备

  ⒈了解自己在身体以及学习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变化,理解成长的初浅的含义。

  ⒉能积极的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参与活动。

查看全文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精选7篇)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 篇1

  设计意图:今年我带小班,孩子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要学习与同伴交往,要跟同伴一起活动,要开始他们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孩子会有些不适应的表现。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的熟悉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对集体产生安全感,进而喜欢上幼儿园呢?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大家来抱抱》是我们自己生成的一节社会活动,幼儿很容易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触事物,进而产生心灵的感受。拥抱是一种身体的接触,更是一种心灵的接触,通过拥抱增进与老师、同伴间的交流,消除陌生感,让幼儿逐渐喜欢上幼儿园。

  目标:

  1、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他人的喜爱。

  2、体会和同伴以及成人拥抱的亲切感。

  3、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大胆表达情感。

  准备:

  长毛绒玩具(人手一个)、碟片(天线宝宝)、音乐准备:找朋友、进场音乐。

  过程:

  1、出现各种小动物,让幼儿与它们抱一抱,体验抱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感觉。

  2、结合生活请幼儿说说被别人抱的经验。(老师去抱小朋友,让幼儿体验被抱的感觉。)

  3、小朋友互相抱一抱,初次体验与同伴抱的感觉。

  4、看动画片,模仿正确的抱同伴的方法,懂得怎样抱才让人觉得舒服。

  5、再次选择喜欢的同伴去抱抱。

  6、讨论还有哪些表达喜欢的方式。我们喜欢一个人,除了可以抱一抱,还可以怎么做,能让他知道你喜欢他呢?

  7、和客人或同伴玩找朋友游戏,在找到朋友后抱一抱。

  评析:

  本节活动能围绕新入园孩子心理适应的需要,生成设计适合其年龄特点活动内容,过程组织紧扣目标,从情感体验入手,丰富幼儿与他人抱一抱的情感体验,有重点的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升华幼儿体验,特别是电教媒体的运用适时恰当,在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的同时,营造了较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与同伴保抱一抱的情绪。建议,关注过程中个别幼儿的体验,对一些环节增加预见性。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