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绘本教案(精选16篇)
中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并对故事内容进行推测。
2、喜欢克里克塔,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
3、大胆地用毛根表现数字和一些简单图形、事物。
活动准备:
PPT、毛根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绘本故事,叫《克里克塔》。克里克塔是什么呢?请你们和我一起
来看故事吧!
二、讲述故事:
法国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波特的太太,一天她收到一个奇怪的包裹。
1、猜包裹:这个包裹为什么很奇怪?你们猜里面会是什么?
2、拆包裹:奶奶会喜欢这个礼物吗?为什么?
奶奶担心小蛇会有毒,去动物园查看后发现它并没有毒,并给小蛇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克里克塔”。原来,克里克塔是一只小蛇的名字。
3、幼儿看图片讲述故事
(1)讲述波特太太照顾克里克塔的故事。
①奶奶给克里克塔喂奶。
②奶奶给小蛇量身高。
③奶奶给克里克塔准备了一张舒服的床。
④奶奶给小蛇打毛衣。
奶奶为什么会为小蛇做这些呢?
小结:这些都说明奶奶很喜欢克里克塔,像好朋友一样爱它,照顾它。那小蛇又会做些什么,将这种朋
友一样的爱传递给别人呢?
(2)讲述小蛇和孩子们的故事。
①克里克塔变滑滑梯,与孩子游戏。
②克里克塔变绳子,与孩子跳跳绳。
③帮助孩子够风筝。
看了这三幅图,你认为克里克塔是只怎样的小蛇呢?
小结:克里克塔是一只很友好,很乐于助人的小蛇,它像波特太太照顾它,爱它一样去关心帮助别人。
中班绘本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中班绘本优秀教案 篇1
一、活动来源:
图画书《点点点》整本书挥洒着魔力,吸引孩子热烈参与,随着一页一页的互动,书的内容也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非常能满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组秉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宗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本好玩的图画书——《点点点》,让孩子一起在体验如魔术般的游戏中学习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变化!并以集体游戏的方式重新演绎绘本故事,在游戏参与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听觉能力,反应力,并享受一起协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2.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动手操作按规律排序涂颜色。
3.在魔术般的互动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难点: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四、活动准备:
绘本PPT、绘本图书一本、红黄蓝三色点点若干、透明魔法袋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点点魔术师
(一)出示透明魔法袋,激发孩子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
这个魔法袋里装的什么呢?(魔法袋里有许多点点,有红色的点点、还有黄色的和蓝色的点点。)
(二)孩子们自选喜欢点点,变身小小魔术师。
中班绘本教案(通用12篇)
中班绘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从细节中进行推测,体验发现的乐趣。
2、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绘本《当我们同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玩也在一起,吃也在一起,无论欢笑与哭泣,都是他陪着你,现在,让我们来找找你们最要好的朋友吧!(好朋友手牵手坐一起)
二、分段讲述,解读绘本
1、图片导入:小姑娘与她的好朋友们。
2、好朋友天天在一起,他们是最幸福的!
(1)画画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2)爬山探险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躲猫猫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4)旅行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5)爬到天空去看月亮和星星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6)累了休息的时候好朋友们在一起。
3、小结:这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绘本,那你们能说说每种动物都充当了什么角色吗?
灰熊:宽阔的胸膛用来画画;鳄鱼:脊背是蜿蜒的山峦;小女孩:帽子是捉迷藏的乐园;小猪:鼓鼓的肚子可以变成气球;长颈鹿:长脖子是通向月亮的天梯;狮子:鬃毛是辽阔的草原。
三、情感延伸
师:小女孩找到了这些动物做朋友,天天幸福地在一起。你现在也跟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觉得幸福吗?当你感觉很幸福地时候,你会怎么做?(听音乐,与好朋友抱抱亲亲)
活动反思:
当拿到这个绘本的时候,我看了一遍,觉得故事好简单呀,这样以语言讲述绘本对于中班第二学期的孩子来说是否简单了。但是当我开始设计教案整理思路的时候,才感觉到绘本故事中所深藏的一些秘密!通过反复观察和细读绘本内容,开始制定了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及活动流程。
中班绘本:逃家小兔教案(精选3篇)
中班绘本:逃家小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图书中的图画,想象故事的情节;
2、朗读和理解绘本中的文字,学习以「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创作对话;
3、讨论图书的内容,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体会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
《逃家小兔》书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描图意,点书题
1、猜谜:小兔,你喜欢小兔吗?
师:小兔生性胆小,可有只兔宝宝,它还很小,可是它却有一个很大胆的念头,它很想要离家出走,做一只逃家小兔。今天我们要来分享它的故事。(板书:逃家小兔)
2、师:就在这个美丽温馨的晚上,小兔把自己想逃家的想法告诉了妈妈,于是她们之间就聊起了关于逃家的事来。如果你是这只小兔打算逃到哪里?(生回答)
3、师:不如这样,给你一法宝,像孙悟空一样会变,你会变成什么?让妈妈找不到你。(交流)
二、小兔的第一次变
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打算逃到哪里,变成了什么?(出示图片)
师:这是一张黑白的画,我要考考你的观察力,这只小兔把自己变成了什么?
2、师:这条小鱼全身都白的,它的背鳍是黑色的,它叫小鳟鱼。
3、指名读小兔的话(语气:淘气,心情:开心、有点不舍得)
4、师:兔妈妈听了这些话之后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兔妈妈,会怎么做呢?(生回答)
5、师:想不想看看书里的妈妈怎么做?出示图片(指名读妈妈的话,男女分角色读小兔和妈妈的话)
6、妈妈的这种方法,和你刚才的方法比怎么样?(师:兔妈妈知道它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了,这样做既可以让小兔心甘情愿地跟兔妈妈回家,又不会伤害到它心爱的孩子,这根红红的胡萝卜中可藏着妈妈浓浓的爱呢!)
中班绘本的教案(精选4篇)
中班绘本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间的对话,能大胆清晰地表达人物的明显特征。
2、在游戏中感知角色和乘车规则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动物图片、数字卡、小红旗、车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我也要搭车》。
----“搭车”是什么意思?
:原来搭车就是坐别人的车,请别人帮忙。
过渡:今天的故事里,谁开车?谁搭车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
二、讲讲玩玩,理解故事
故事讲述。
(一)搭车
----谁要来搭车?来了几种动物朋友?
----谁先谁后?请你来给小动物们排排队。
----怎样才能搭上车呢?
(1)介绍小兔。(用一句话来告诉狮子爷爷:我是小兔。)
(2)介绍小动物。(选一个动物,如果你是它,该怎样向狮子爷爷介绍呢?)
:对动物了解得越多,你的介绍也会越多。
(3)介绍自己。(如果你要搭车,该怎么向狮子爷爷介绍自己特别的地方呢?)
游戏:大家来搭车
玩法:老师做司机,小朋友们来搭车,谁介绍自己最多,就把五角星送给他。
律动:《汽车开来了》
(二)规则
----到底坐车要遵守些什么规则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狮子爷爷制定的是些什么规则呢?大家来看看。
-----这里的每条规则是狮子爷爷给哪个小动物定的呢?
:狮子爷爷对小兔说:“小兔小兔,上车不准跳!”对小刺猬说:“刺猬刺猬,不准刺别人。”对鼬说:“不准乱放屁。”对长颈鹿说:“不准伸出头。”对小狐狸说:“不准打闹玩。”对小松鼠说:“上车要排队。”
中班绘本《晚上》优秀教案(精选12篇)
中班绘本《晚上》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讨论画面,了解天黑时的一些事物和生活情景。
2、欣赏散文诗,初步尝试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来表达画面内容。
3、感受夜晚的美。
活动准备:图画书、背景音乐、小书、晚上的夜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将幼儿带入关了灯的房间谈话引出活动“晚上”。
1、师:“教室怎么黑漆漆的,能看见东西吗?那怎么办?”
2、现在我们要做游戏了,出示一张夜晚繁星的图片。
1)“这是什么时候?”
2)“从哪里看出来的?”
3、发散思维谈话“谁来说说看,晚上,你都会做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大书,有选择的观察部分图画,初步尝试用“晚上是……的时候”的句式来表达画面内容。
1)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画书,书的名字就是《晚上》,书里讲了很多关于晚上的事情,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教师出示大书,介绍封面,指认“晚上”,一起看书。
2)P1:教师“晚上是太阳回家休息的时候”
3)P2:教师:“晚上是星星和月亮出来捉迷藏的时候”
提问:小朋友,谁来说说看,晚上是……、什么样的时候
4)看看晚上还是干什么的时候?这是在干什么?吃的什么饭?(晚饭)都有谁?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心里感觉怎么样?学一学开心的样子?
P3:晚上是爸爸妈妈下班,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
5)P4:教师:“谁来自己讲讲看,晚上是……”
2、幼儿自由翻阅小书,看一看讲一讲书本中晚上还发生了哪些事情。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孩子们有说的好的时候及时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