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冬天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中班冬天教案(精选16篇)

中班冬天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美妙的雪景,领略冬季的自然风光。

  2、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大胆说出自己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动物头饰:猫鼻子、鸭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师:冬天来到了,天空中有时会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围景象有什么变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

  2、欣赏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挂图并提问有关故事内容。

  A重点理解:小动物是怎样扫雪的?

  B初步理解并学说动词“推”、“铲”、“扒”、“扫”。

  4、幼儿听故事自选道具进行表演,教师及时提醒幼儿边做动作边讲故事。

  活动结束:

  总结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中班冬天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唱歌、愿意唱歌,是每一位老师在歌唱活动中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游戏是最受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主要采用游戏教学法渗透到本节歌唱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够基本掌握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

  3.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并愿意大胆的演唱。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查看全文

中班冬天的活动教案(精选2篇)

中班冬天的活动教案 篇1

  中班语言活动:冬天的早上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冬天人们生活工作情况,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3丰富词:寒冷、盖满、银装素裹

  活动重点:能说出常见到的早起的人们的名称

  活动难点:学习用简单的形容描述冬天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结合幼儿的生活讲述

  1冬天的早上你家谁起得早?他起来干什么?

  2爸爸妈妈起得很早,你们觉得他们怎样?他们为什么要早起?

  二,看图片讲述

  1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

  2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冬天的早晨(丰富:寒冷、银装素裹)

  3在这寒冷的早晨,都有谁起的很早?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细节地方,知道人物的工作)

  4讨论:为什么这些人要起得这么早?他们怕冷吗?为什么?

  5小结:邮递员忙着送信不怕冷;警察忙着指挥交通不怕冷;亲洁工阿姨忙着打扫马路不怕冷;公交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忙着接送上下班的人们不怕冷。小学生们忙着去学校上课不怕冷;许多人们也很早上班不怕冷。正是这些人们,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更繁荣。

  6除了这些人外,你还知道那些人也不怕冷?

中班冬天的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出冬天小朋友参加活动时的不同姿态。

  2.继续学会沿边缘剪纸的技能。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画出冬天小朋友参加活动时的不同姿态。

查看全文

中班冬天的教案模板(精选2篇)

中班冬天的教案模板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比较性观察力,了解几种熟悉的植物的.过冬方式。

  2、能关注周围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难点:

  知道植物在冬季发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关于秋天景色与冬天景色的图各一幅;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1幅;幼儿常见的冬天落叶植物图片4幅;松树、小麦图片各1幅;靠种子过冬的植物图片2~3幅;西红柿、黄瓜、西瓜、草莓图片各1幅;蔬菜棚图片1幅。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旅游过吗?旅游时都看到了什么了?今天,老师想给家讲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师讲故事)

  2、基本部分:

  A、边讲故事,边出示秋天与冬天的图片,引导孩子感受季节的变化。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住着蜗牛妈妈和它的孩子小蜗牛,有一天,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去玩吧,地上开满了鲜花,你去采几朵鲜花给我吧。"小蜗牛很愿意妈妈做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它爬呀爬呀,不知过了多少天,终于来到小树林,它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画面)地上根本没有鲜花,而是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于是,小蜗牛只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说:"妈妈,鲜花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蜗牛妈妈听了,说:"哦,已经是秋天了,那你快去采几朵蘑菇回来吧。"小蜗牛再次爬出去,过了好久才来到小树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画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查看全文

中班冬天教案:冰娃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冰块、冰球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2、结冰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 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们看小树苗怎么了?你们见过小树苗结冰吗?(出示图片)
2、是不是冬天到了就会结冰?
3、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温州冬天比较暖和,没有那么冷,所以会不结冰。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看(出示冰球),这里面藏了个东西,谁能想个办法把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①  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  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③  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取出可爱的指偶:冰娃娃。
④  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四、幼儿操作
1、你们想要可爱的冰娃娃吗?那就快点把冰娃娃取出来吧!幼儿自由操作玩冰,直到冰融取出冰娃娃为止。

查看全文

中班:冬天和夏天 (语言)

长沙师范附属幼儿园 陈知雨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1、 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 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 可粘贴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查看全文

中班:冬天是什么(精选6篇)

中班:冬天是什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2、继续了解冬季的各种自然现象,体验冬天的美。 活动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一些冬天的现象,ppt   活动过程

  一、说说冬天:

  1、现在是什么季节来到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是怎么过冬天的?   二、欣赏散文:冬天是什么?

  ·想不想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请你仔细听一听:

  1、欣赏散文第一遍: 提问:(1)小动物过冬的方式一样吗?

  (2)散文里说有哪些小动物过冬?

  (3)它们过冬的方式一样吗?它们是怎么过冬的? 2、再次欣赏散文,了解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提问:(1)哪些小动物要冬眠的?什么叫冬眠?(青蛙、蛇、小熊)

  (2)燕子、杜鹃和大雁是怎么过冬的?

  (3)松鼠、兔子和绵羊是怎么过冬的?

  (4)小蚂蚁在冬天做什么? 3、小朋友在冬天做些什么?   三、了解冬天不怕冷的植物:

  1、冬天到了,小植物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冬天不怕冷的植物?哪些植物不怕冷?(腊梅、水仙花、松树) 四、你们怕冷吗?有什么办法不怕冷?

  (跑跑跳跳、多做运动不怕冷) 五、结束活动。

中班:冬天是什么 篇2

  作者:张慧纬     上海市学前教育

  设计意图:   无声之间又一个冬天来了, 把秋天的最后一丝余温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怀抱。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忽略这些细小的变化,“我说话怎么在冒烟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动不了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对冬天是什麽样的产生了好奇,而关于冬天的话题引来了更多孩子参与其中。于是,我们就本次活动,试图让幼儿在说说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动物、人类不同的过冬方式。对冬天有一个更真切的认识。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