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教案

时间:2025-04-05

植物细胞教案(通用5篇)

植物细胞教案 篇1

  一、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3专题2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理解)。

  (2)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知道)。

  2.能力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录像、软件等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整合、运用科学信息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重点。

  2.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具准备:实物材料、录像、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专题1中我们已经详细学习了有关基因工程的知识,掌握了它的操作对象、操作水平、操作过程和目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有关细胞工程的知识。那么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相同点是什么,主要区别又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同学们也就掌握了细胞工程的内容。

  (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本课内容:

  1、细胞的全能性:

  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并用多媒体投影显示质疑问题:

  (1)必修课中关于细胞全能性有哪些方面的阐述?

  (2)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3)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了什么?

查看全文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乃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这为本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如何在实现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二者之间达成统一,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勇于质疑和尝试改革的精神;

3.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查看全文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疏导引导
1.微型繁殖与无性繁殖
微型繁殖就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它实际是一种无性繁殖。繁殖过程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亲、子代细胞内dna.不变,所以能够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这种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2.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
微型繁殖的条件是培养基中加入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水、矿质养料和小分子有机物,还有植物激素,更重要的是所有加入物质必须是无菌的,操作过程必须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这样繁殖的幼苗才是无毒的。
作物脱毒就是把已被病毒感染的植株进行脱毒,采用的技术还是微型繁殖技术,但是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
3.单倍体育种与微型繁殖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无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即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一年就可获得纯种。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的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是微型繁殖技术,获得单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子。
4.人工种子的优势
(1)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昂贵的植物得以繁殖。
(2)固定杂种优势。天然种子由于在遗传上具有因减数分裂引起的重组现象,因而会造成某些遗传性状的改变,而人工种子则可以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3)快捷高效的繁殖方式。天然种子在生产上受季节的限制,一般每年只能繁殖1~2次,有些甚至十几年才繁殖一次,而人工种子在生产上不受季节限制,而且快捷高效。研究表明,用一个体积为12 l的发酵罐在二十几天内生产的胡萝卜体细胞胚可制造1 000万粒人工种子,可供种植几百平方米,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留种地。

查看全文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学案分析(精选3篇)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学案分析 篇1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记住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查看全文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教学过程:一、            进入实验室先填好记录本,回实验实验过程。(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二、            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三、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四、            看书本p42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
查看全文

七年级生物《观察植物细胞》学案分析

对于观察植物细胞,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4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记住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这时要满足他们观察微小细胞的愿望,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同时由于学生没有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制作较好的临时装片。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复习上节课内容,创设情境导入。
(2)、讲授新课:如何制作临时装片。
(3)、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4)、练习。
(5)、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复习、展示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与情境导入:
1、显微镜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2、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个步骤?
(二)、制作临时装片。
1、教师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准备:
擦:必须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杂质出现于视野中。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