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连山区钢屯小学 贾杰清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教育学生学会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
1、读词语(书后)(指名读、自由读)。
2、读句子,(自由读,想读哪句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是呀,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不没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拴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年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20课《纸船和风筝》。
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指名说
同学们生字朋友已经迫不及待要跟大家见面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出示生字
幸 受 莓 褔 坏 扎
老师今天给这些生字找了朋友,看你们认不认识?
出示词语
坏人 扎紧 草莓 幸福 祝福 难受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为了奖励大家,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又高高的山,清清的小溪,茂密的森林,青青的小草。听说小熊和松鼠把家建在这里了,他们的家在哪呢?我们打开课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看看小熊和松鼠把家建在那里了。
过渡:我们知道了松鼠把家建在高高得山顶,小熊把家建在低低的山脚,距离这么远,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呢?指名分段读2---6段。
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出示第二自然段
小松鼠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说明小松鼠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松鼠?板书聪明
小熊收到小松鼠的礼物时心情怎么样?(乐坏了)
出示第四自然段
观察图片体会心情
小熊的表情,动作,手里的纸船。/
此时小熊多么幸福,多么高兴啊!谁能带着这种幸福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过渡:小熊第一次收到松鼠的礼物很高兴,那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来读一下第四自然段。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祝、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情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祝、福、扎、抓”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语:
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一个童话世界,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的《纸船和风筝》。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学生注意“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师:注意“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组成“风筝”这个词语时读轻声,谁来?(指名读“风筝”2人)、
师:大家连起来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读题后读文思考:
导语: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故事了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读好后请标号自然段。(生答,贴松鼠和小熊图片)
过渡: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谁来说说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生答,贴松鼠和小熊图片)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朋友。哎,一只风筝飞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字宝宝)我们就来认识它们吧!(教师把生字贴好,指名读——齐读)
①“坏“:谁来找找反义词是(好), 那“坏”就是不好的意思。课文中的“乐坏了”是不是就是乐得不好呢?(不是,是乐极了)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吗?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2篇)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扎”、“抓”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能从读中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文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准备松鼠、小熊、纸船、风筝贴图,cai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件小礼物(出示纸船和风筝),这是,这是。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
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
二、识字写字
看,纸船载着词语宝宝慢慢漂来了,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课件出示:我会认
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抓住草莓幸福吵架
(“扎”、“抓”呈红色)
仔细看看穿红衣服的两个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区别字形)怎么才能把他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呢?(随机指导写“抓”和“扎”,再利用展示平台展示书写结果。)
三、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松鼠和小熊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引导观察,说话:仔细看看,远处有,近处有。(随机板画)
过渡:松鼠和小熊的家安在这,请孩子们打开课本92页,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