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案

时间:2025-04-05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2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教材和学生,明确“五点”

  1、背景分析

  纸船和风筝对于孩子说都是要好的朋友,可以说这是他们司空见惯的玩伴。童话故事更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许多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理解本文会有所帮助,小学生乐于结交好朋友更是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所以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所提供的故事情景没有太大的陌生感,这样再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同时故事中的曲折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令这些天真、善良的孩子们感受深刻。

  2、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有益的桥梁和纽带。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文章的生动之处在于,当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出现“裂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为引发学生的朗读和感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会让学生对如何对待和处理朋友之间的友谊有所认识和体悟,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我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查看全文

《纸船和风筝》教案(通用14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文章。

  教学难点:

  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贴图、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听儿歌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读一首儿歌,要认真听,一会回答老师的提问。

  友谊桥

  吵过嘴,快和好,什么桥,童话桥,

  你道歉,我检讨。风吹雨打永不老。

  握握手,笑一笑,什么桥,友谊桥,

  心中搭起一座桥。从小到老永不倒。

  2、提问:儿歌老师读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儿歌告诉我们,如果和朋友吵了架,应当做些什么?(快和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这首儿歌有关的课文。

  板书;纸船和风筝,齐读课题(注意“风筝”是个轻声词。)

  二、复习生词。(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爱动脑,下面老师就要和同学们玩猜字谜的游戏,注意谜底就是这篇课文中的八个生字,好吗?)

  1、复习生字(学生猜对一个就出示一个。)

  (1)我说你猜。

  (2)看动作猜。

  (3)谁记得还剩下的三个生字是:幸福受

  (4)齐读。

  (师:看来,你们个个都能称得上是识字高手啦!)

查看全文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3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有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3重点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查看全文

《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精选17篇)

《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 篇1

  一、导入:

  1、出示纸船: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请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出示风筝:这个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注意了,“风筝”的“筝”读轻声,一会儿课文里这个字也要读轻声,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

  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和”字,再加上题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那就打开课本77页,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吧,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一下课文下面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瞧,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跑到了大屏幕上,快自由读一读吧。

  多种形式读,给生字找朋友。

  2、出示词语:同桌之间读、男女生轮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

  五、同学们,本课的生字词都认识了,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呢?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出自然段。

  2、听完了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生边说师边贴:房子、小熊和松鼠)。

  3、小熊住在山脚,松树住在山顶,它们是怎样成为朋友的?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2—6自然段。

  松鼠先是怎么做的?(贴纸船)

  看第二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板书多音字:漂加上动作读一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啊,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纸船带着松鼠的祝福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4、小熊收到了纸船后心情怎么样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小熊很高兴?(乐坏了)

查看全文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6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 篇1

  一、案例背景信息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课的名称:纸船和风筝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时数:二学时

  二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2、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3、内容分析:《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教学设计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的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4、教学策略设计:

  (1)、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于是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并且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查看全文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6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前半段故事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

  1、小棕熊和红松鼠的手偶(或图片)。

  2、教学挂图:《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

  3、故事磁带、录音机。

  4、幼儿已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2、教师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手偶,讲述《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师:故事里有谁?小棕熊和红松鼠住在哪里?他们会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

  (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教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谁也不让谁。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纸船。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俩和好呢?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让小棕熊和红松鼠和好的办法,尝试仿编故事结尾。

  (三)集体欣赏故事结尾。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说说:小棕熊和红松鼠后来是怎样和好的?

  2、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小结:两个小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那样大家才能快乐。

  (四)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完整地欣赏和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的身体语言参与讲述故事内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