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1

  课题名称 《郑成功》 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比如:能够在课前通过预习掌握字、词;自然段的理解,句子的表面含义等。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适时点拨学生、激发学生。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 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全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通用9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与中国台湾岛相关的知识。

  谈话:这是什么地方?你了解她吗?中国台湾岛在历史上是谁收复,回归祖国的?

  学生:……

  导入:同学们,通过大家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祖国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可是三百多年前,她一度被荷兰侵略者所强占,1662年2月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中国台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主要就是写这段历史故事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 生成问题,查找资料。

  1、 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2、 过渡: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老师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并做成了专题学习网页。大家可以畅游在此,饱览丰富的历史的、现代的资料。

  3、 简单介绍专题网页的使用方法(屏幕演示)。老师打开学习页面,点击“友情链接”,进入专题学习网页的主页,先阅读其中的一段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可默读也可读出声来。)

  4、 读了这段对郑成功的概括介绍的内容,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有关这位英雄的历史,下面,我们就进入《郑成功》专题学习网站,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情,更进一步地体会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去点击相关的链接进行浏览,大致了解一下本网站的内容。

查看全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林春曹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

  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

  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

  “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

  蔽、隅、艘、蔬、犁、耙、镰、徭

  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

  板书:民族英雄、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三、阅读“收复中国台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中国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中国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中国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中国台湾。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中国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查看全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为此,教学时,首先播放一组学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画像,引导学生感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着就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存疑: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成了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最后,结合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到这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外在的画像的刺激,也有内在的学习任务作为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充分激发出来了。这为下面的探究、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

          下面,我先把自己的教学步骤作一个详细说明。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场面。)教师描述:1662年2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中国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郑成功。

二、质疑问难: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自由网上学习: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真爱动脑筋。下面你就确定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问题上网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你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和别人合作学习。

 大家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感受和体会,可以打开“自由论坛”这一窗口,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查看全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郑成功生平的主要功绩,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收复中国台湾”各小节的大意。

3、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和一些重点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简单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学生在自读1、2两小节的基础上,练习介绍郑成功的籍贯、伟大功业等。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识课文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1、出示郑成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他的基本情况。

2、生读1、9自然段,再介绍。(师板书:伟大功业  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3、默读浏览全文,划分层次。

4、学习“建设中国台湾”:

      郑成功是从哪两方面建设中国台湾的?

5、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

(2)结合指名读课文时,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6、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完整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给2、3、4、5、6各小节概括小标题,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感受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善于带军和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查看全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林春曹
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1、开场白:同学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大家共度40分钟的语文时光。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第26课。
2、齐读题:2 郑成功
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
过渡:听说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地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吗?下面我们看看谁的预习最棒。
1、这是本课的生字词,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街头巷尾、融洽
“残酷奴役”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慷慨激昂”想到了文中的什么人?
蔽、隅、艘、蔬、犁、耙、镰、徭
2、生字词没难倒你们,下面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课文较长,这里我们挑一段最难读的考考你,第5自然段谁能读好?读后简单评议。
3、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哪里人?什么人?什么事?)
板书:民族英雄、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三、阅读“收复中国台湾”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
1、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2、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3、“眺望”画面。
①、看图: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大海)厦门和中国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中国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中国台湾岛,但他的心一直在牵挂着中国台湾。出示句子,指名读。
②、请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自古以来”、“绝不允许”、“一定要”感悟郑成功下定决定收复中国台湾,充满强烈的爱国、爱宝岛的激情。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