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相同》教案(通用17篇)
《找相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宝宝注意细节。
2.在成人引导下找出有相同特点的物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境创设:
玩具水果、各色积木、汽车、小球、放玩具的箱子或筐。
活动过程:
让宝宝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准备的玩具水果、各色积木、汽车、小球。然后,爸爸妈妈可引导宝宝自由拿出玩具、摆弄玩具。
在摆弄中,爸爸妈妈可引导宝宝将有相同特点的物品找出来(如:哪些是红色的,哪些是有轮子的等)。活动结束时,爸爸妈妈请宝宝一起收放玩具,将玩具放回到原来的箱子或筐子中。
活动建议:
1.此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宝宝找出特点相同的物品,至于物品的名称,宝宝不必完全了解。
2.可鼓励宝宝找找家中具有相同特点的物品。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找相同》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
3、能将相同的物体归类。
4、练习粘贴,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三种颜色的彩带;
2、 苹果香蕉等实物各两个分别装在用布遮住的篮子;
3、苹果香蕉等实物若干;
4、墙饰上准备好贴了双面胶的大苹果香蕉等底图;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找找相同的幼儿园
目标:
一、认识圆形、三角形,了解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图形和色彩。
准备:
一、《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本第2页“找找相同的幼儿园”
二、黑色水彩笔。
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幼儿园:
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教师让幼儿说说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
二、认识三角形、圆形:
1、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图片,告诉幼儿它的名称和特点。
(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在讲述时,要将三条边、三个角和三角形的名称联系在一起)
2、 请幼儿找找、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幼儿可能提到的物品,将幼儿说到的物品展示出来)
3、 教师出示圆形的图片,告诉幼儿圆形的名称和特点。
小班科学:找相同的积木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
2.仔细观察立体图形的形态,可以提高空间知觉能力和推断能力
3.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一只口袋,内装若干正方形的积木,画有立体图形的图纸每人一分。
2、《幼儿思维画册》
活动过程:
1.找相同的积木
(1)出示画有立体图形的图板,玩“找相同积木”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张用积木拼起来的几个图形,现在要让小朋友找找哪个图形和老师拼的图形是一样的。
教师利用方形积木拼个立体图形,图例出示让幼儿找出相同的变换角度后的图形。
(2)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积木搭的图形,请认真观察左边的积木堆,然后从右边图中找出同样的积木堆,圈起来。
(3)让幼儿独立完成作业,和幼儿一起谈论,用积木验证对错。
让幼儿自己尝试验证
2.找相同的四边形
(1)出示四边形的图例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特别的四边形,它和我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2)把图纸发到幼儿手里
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张画着许多四边形的图形,这张特别的四边形就藏在这里面,它可能摆放的方向有所变化,但其实与图例是相同的,就要请小朋友用你们火眼金金的眼睛把他们找出来。
有两排不同的四边形,请小朋友把左右变换方向后相同的四边行连起来。
(3)和小朋友一起验证。
第一 第二组做找相同立体图形
第三 第四组做找相同四边形
第五 第六组做四边形连连看(做完后再相互交换)
3、分析评价作业,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