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教案

时间:2025-04-05

《怎么办》教案(精选14篇)

《怎么办》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一) 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幼儿结伴讨论,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二)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

  1.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

  2.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

  3.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

  三、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一)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二) 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高,师幼配合较好,大多数幼儿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课堂气氛热烈。但在第三环节中,个别幼儿对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会说,实际生活中却不会操作,如果这一环节在设计时还加进情景练习,效果会更好!

查看全文

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呢?(通用2篇)

孩子不爱动脑筋怎么办呢? 篇1

  现在的小宝宝被公认的都比较的聪明,但他们也是比较懒惰的,平时遇到问题或难题很不爱动脑筋,这样的习惯可不好,那么做为家长应该如何改掉孩子的这一坏毛病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调查来解析下吧!

  儿子6岁了,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平时也很听话,但就是不爱动脑筋。有时,看电视或是玩游戏的时候,遇到问题总是不爱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只是来找大人帮忙。

  现在的孩子聪明,这是人们的共识,可是“孩子聪明而不爱动脑筋”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很多孩子的聪明只是表面现象,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表达能力等不如过去,遇到事情也不爱动脑筋解决。孩子的“病症”类似却“病因”各异,所以,作为家长,应该走进孩子的童心,客观地了解孩子,剖析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

  孩子不爱动脑筋的原因

  现代生活让孩子变得懒惰

  根据随机调查表明:95%的孩子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其中动画片是他们的最爱。这些孩子中有时间读课外书的不到20%,另外,只有不到10%的孩子经常有户外活动,大多数孩子的主要游戏项目是电脑游戏。

  在家庭生活中,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孩子有50%以上,90%以上的孩子都会使用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等等设备,所以,孩子们觉得做家务很简单,不用动脑筋。而孩子自己的生活中也早已实现了自动化,就连削铅笔也是。亲子游戏

  的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实在是不多。 

查看全文

写不好作文怎么办?中考作文训练两大要素(精选2篇)

写不好作文怎么办?中考作文训练两大要素 篇1

  新闻晨报 

  要素一积累常听一些学生及家长不无焦虑地诉说:写不好作文怎么办?写作文究竟有没有诀窍。心情不难理解,但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一靠生活的积累,二靠语言的积累。

  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天地,只要我们放飞心灵,就能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当然,由于中学生视野的局限,学业繁重,少有时间直接接触社会 

  ,也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间接了解社会。除了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方面,可以多看一些名篇名著,此外,也应多读一些同龄人的作文,从同龄人的作文中得到灵感。

  注重生活、语言的积累,对于写作不无裨益。如有位学生写《我住进了新楼房》一文,他从生活中感受到,居住环境虽然大为改善,但邻里间的真挚情谊却被一道道装璜考究的防盗门所隔断,因此,在文中抛开了住进新楼房“快乐无比”、“激动万分”的内容,着力写人际关系的淡漠,主题在于呼唤温暖友爱的睦邻关系,这样,文章就不落俗套,给人更胜一筹的感觉。

  要素二应变综观近年来全国的中考作文题,有一个基本命题原则,即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此外,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大同小异,如2003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试题《我想唱首歌》,根据题意,考生应写“我”对某人某事的颂扬、赞美,为之尽情“歌唱”,而2003年北京中考作文题,先提供一段文字,在阅读完文字后,按要求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比较一下,两市的作文题异曲同工,一为“唱首歌”,一为“喝彩”,都是赞颂人和事、景与物。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妨做点“变题”训练。如《榜样》一题,在审题时,可“变”为“忘不了他”、“一个

查看全文

《发生火烛怎么办》班会教案内容(精选2篇)

《发生火烛怎么办》班会教案内容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

  2、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识别消防安全的是标示。

  活动过程:

  导入课题

  传说古代的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类黑暗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温暖,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人们的生活确实是离不开火的。可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开一个防火安全主题班会,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预防火灾,学会自救,班会主题就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一、观图片,谈感受

  1、播放上海火灾图片,请同学们观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播放20xx年至20xx年火灾统计。

  20xx年到20xx年短短的五年间,全国共发生火灾1170920起,死亡12788人,伤17655人,直接财产损失773275万元,平均每天发生火灾800余起,伤亡20余人,损失500多万元。

  同学们,读着这些庞大是数据,你们感受到火灾给人们造成了哪些灾难?

  3、是呀,水火无情,火灾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带给了人们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

  二、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

  1、据调查,上海火灾是因为一工人焊接时喷射的火花引起的。小小的火花引起了比天灾更为残酷的火灾。火灾时时处处潜伏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注意防火,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太平。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会引起火灾呢?

查看全文

热了怎么办中班教案(精选2篇)

热了怎么办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夏天热了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自己凉快一点以适应夏天的生活,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多思考的习惯。

  2,使幼儿理解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夏天仍辛勤劳动,为大家服务,培养幼儿尊敬和关心他们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内容为幼儿防降温的一些方法的挂图。内容为幼儿关心父母的`挂图。

  活动流程:出示挂图----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夏天天气热如何使自己凉快。

  “现在天气热,大家感觉怎样?”我们想办法使自己凉快一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使每个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想了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

  出示挂图

  (1)多喝开水身体好。夏天热了,多喝开水,喝水后身体就冒汗,热量就从汗里带走了,人就凉快。

  (2)吃冷饮。夏天吃冷饮也能使人凉快,但多吃冷饮不好,会影响消化。

  (3)自己抹汗。这个小朋友自己在抹汗,你们也会自己抹汗吗?

  (4)洗澡。洗澡可以使自己凉快。

  (5)玩水。小朋友喜欢玩水吗?玩水会很凉快。

  (6)安静地看书作画。

  师生共同小结各种使自己凉快的方法。(如游泳,乘凉,洗澡,吹电风扇等方法,都能凉快)

  组织幼儿讨论夏天很热,但叔叔阿姨都在劳动,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幼儿自由发言。

  出示挂图。

  (1)爸爸妈妈吃点冷饮吧。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朋友要给爸爸妈妈吃冷饮?

  (2)爸爸妈妈擦擦汗吧。这幅画上画了什么?你们在家会帮爸爸妈妈擦汗吗?

查看全文

大班教案:《怎么办》(精选4篇)

大班教案:《怎么办》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体验,关注别人的感受,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尝试通过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照相机,不同幼儿体验后表达感受的照片。

  2、经验准备:幼儿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活动经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尝试按不同方法排队,感受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心情。

  (1)将全体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幼儿分别按不同指令进行排队,使幼儿体验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多余的人。

  (2)教师宣布排队结果,并把每次排队多出来的小朋友的表情抓拍下来。

  2、集体分享"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感受。

  请幼儿观察现场照片,并引发以下讨论。

  (1)提问: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

  (2)现场采访被抓拍到的幼儿,提问:当宣布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成为多的那个人了,如果让你停止游戏去休息,你心里会怎么想?

  (3)提问:"如果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时,小朋友心里都很难过、很伤心,害怕不能参加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3、结伴讨论"现在该怎么办?"

  小结:刚才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让多出来的那个小朋友去当裁判,那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游戏,请"多出来的那个人"去当裁判,试试当裁判的感受,你是否愿意当裁判?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