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案例

时间:2025-04-05

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早教(精选2篇)

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早教 篇1

  前言:早期教育是家长们都很重视的问题,但是家长们是否注意到了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早教方法呢?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七种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早教吧,可以清楚的让家长们懂得应该向那一方面发展!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

  正常的孩子,不到6周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

  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早教网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查看全文

《早》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出示图片:

  同学们,请看屏幕,知道他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是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

  出示:早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呢?

  同学们,对于读懂这篇文章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早》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第二,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第三,文章为什么要用“早”作为题目?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写的《早》这篇文章。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文中的生字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呢?那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出示:酿  朴  墨  寿  哪  默  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里有两个生字的读音是一样的,请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字形的差异,然后,再拿出钢笔来把这两个字认真地描一描,临一临,细细体会它们写法。

  出示:墨  默

  下面这几个字,字形比较接近,也请你们比较一下它们的差异,然后,给它们组一组词,分辨它们的差异。

  出示:瓣  辩  辨  辫

  出示:匾  砚

  这是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注意读准它们的字音。

查看全文

《早》教案 3份(通用13篇)

《早》教案 3份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

  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导入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

  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2节

  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

  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们观赏了“三味书屋”后,答案自见分晓。

  第3节

  ①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②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

  ③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④自由朗读第3节后半部分,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三部分

  过渡:腊梅是怎样的一种花?让我们走进后园去看看?

  1、读课文,边听边划出描写梅花样子的词语句子。

  (1)指导朗读。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丽之外,梅花还能带给大家什么?齐读第5节的最后两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自读6、7节。

  (1)指名述说“早”的由来。

  (2)分组讨论: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个小小的“早”字对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字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让我们把所有的决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话中吧!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

  自由浏览全文,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关系。

  2、继续练习口述“三味书屋”的陈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层次以及作者得写作顺序。

  2、指名回答。

  二、体会文章写的作用

  1、浏览课文内容,划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

  2、小组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2)小组内说说:文中为什么要写梅花?

  3、班级交流。

  (1)指名读有关梅花的句子。

  (2)梅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早、香、冰清玉洁、暖)?相机指导朗读:个别读,结合图片整体读;

  (3)交流文人墨客写下的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篇(坚强、冰清玉洁、不畏严寒);

  (4)你想对梅花说写什么吗?

  4、自由读所划句子,体会它的作用。

  (1)人们说鲁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谢的梅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用笔写话;

  (2)、学生小组交流

  三、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1、自由读第3节前半部分,找出描写的事物与相应的位置。

  2、指名回答。

  3、根据投影练习介绍。

  现在咱们来到了“三味书屋”,就缺少一名介绍员,谁愿意担当此重任?在介绍之前先练习一下,注意自己的语气。

  4、指名到台前作介绍。

  5、学生评价。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梅花的文章或诗词,摘抄在读写笔记上。

  板书

  13 早

  三味书屋  梅花  鲁迅

查看全文

早教学实录(通用3篇)

早教学实录 篇1

  观“屋”、悟“早”、赏“园”

  教学过程: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早》这篇课文(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谁的“早” ?

  2、师:谁能综合起来说一说?

  (板书:鲁迅 梅花  )

  3、师:看着板书“早”“梅花”“鲁迅”你脑中会闪过什么问题?爱因期坦说 过,在学习上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国古人

  也说过:学贵有疑,看谁能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

  4、师:好,你在读文的时候,特别注意第5小节,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5、师:课文的第7小节或许能解答你所思考的问题。

  6、师:你提出的问题质量高!不过问题的答案老师先不忙告诉你们,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会自己找到问题答案的。我们先来走进三味书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早”的。

  一、观“屋”

  1、让我们随着纯净幽雅的梅香走入三味书屋,请你快速读一读课文第三节,看课文用什么顺序描写的?

  2、师:请你再默读,用“—”画出方位顺序的词,用……画出描写里面陈设的词。交流

  3、师:板书 (方位顺序: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上)       (匾、画、先生座位、学生书桌)

  让我们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4、 师:引读(书屋朝西……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

查看全文

早教学反思(通用2篇)

早教学反思 篇1

  早教学反思

  《早》这课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在《早》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把重点梳理为腊梅花的样子和“早”字的来历上。有的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写腊梅花,与“早”字的来历有什么联系?看来,学生越来越会提问了。

  在教学中,我抓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蜡梅花的句子:“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让学生反复诵读欣赏腊梅花不但外在美、色泽美,更重要的是品格美——冰清玉洁,并恰当运用多媒体展示蜡梅花的图片,学生们由此感受蜡梅的美。

  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开得最早,由这个“早”过渡到鲁迅的“早”的故事,感受到鲁迅只有一次迟到以及其中的原因。即使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做的?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人物从严要求自己,把珍惜时光,把“早”埋在心底这种决心,使梅花的冰清玉洁和鲁迅的高洁品质融为一体。

  在迁移拓展训练中,可以根据图上的“三味书屋”的摆设让学生按方位顺序说说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知识;有关“第一”的雅称;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收集鲁迅的资料,制作名人卡,阅读《朝花夕拾》,也可以积累一些有关珍惜时光的成语、古诗、名人名言等。

查看全文

早·教案(精选7篇)

早·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2、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2、自学生字新词。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指导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2、第一部分 (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2、第二部分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3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 提问:作者是按从哪到哪的顺序写的?“三味书屋”的摆设?思考: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