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时间:2025-04-05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精选1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篇1

  1.诵读法。本文一体两面,既表现了富有爱心和高超教育艺术的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同时也展示了海伦人生起步的足迹和精神追求,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先通读,再有表情地朗读,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行文思路。深入研读文中细节,如与老师见面的独特心理感受,老师教授她认识事物时的喜悦心情,从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抽象事物的思维跨越等,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文中表现的生活世界。

  2.质疑研讨法。本文是一篇略读篇目。要求学生运用积累的阅读方法练习自己读文,力求能读懂、领会。诵读中主动质疑问难,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文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扩大学生视野,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研读探究,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拓展延伸,激励发愤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海伦画像)

  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的了不起人物。她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海伦·凯勒简介.(投影)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人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查看全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精选16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课文P39上的“读一读,写一写”。

  2、认识两个伟大的人物,学习两种伟大的精神,即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认识“再塑生命”的含义,感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女作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19个月就因病致哑,失聪失明。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

  一、自主预习:

  1、学习“课文导读”和“课文注释中词语”,并作好圈点勾画的笔记。

  2、在文中圈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其意思。

  3、预习检测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搓捻、惭愧、截然、感慨、企盼、譬如。

  (2)解释下列词语。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恍然大悟、截然不同、感慨万分、疲惫不堪、依样画葫芦、油然而生、混为一谈。

  二、质疑反馈

  三、交流展示

  1、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读后用1——2句话交流其最大的感受。

  2、把握文章行文脉络:老师为“我”再塑生命都做了些什么事?

  3、文中“我”的感情在老师来之前以及在和老师交往过程中不断变化,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句。

  4、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的过程,赞扬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四、巩固检测:

  三、完成基础训练一

  四、课后练习一、二

查看全文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题的参考答案(精选16篇)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题的参考答案 篇1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语文阅读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

  阅读《再塑生命的人》选段,完成11-15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 [,”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查看全文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精选13篇)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验文章的感情。

  2、理解沙利文老师的。境界,理解作者的真挚情感。

  3、体会文章表情达意的句子的鲜明真挚和热烈。

  教学重点:

  阅读中让学生体会一些句子和词语的意思,体会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理,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那份特殊情感。

  教学方法:

  自学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友丧失了说话能力。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是个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口述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决这个谜。

  三、讲授新课

  1、检查预习,扫除阅读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脉落。

  (1)作者开篇以“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感慨万分”“不同寻常”等字句向读者引出他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2)从三个方面讲述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帮助。

  A、认识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B、认识大自然。

  C、认识“爱”这样的抽象词语。

  (3)率直而真挚的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

  4、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A、为什么称“1887年3月3日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查看全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通用2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篇1

  今天上了《再塑生命的人》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发现课程难以推进下去,细细思来,除了准备不充足之外,更主要的是问题设置太难。

  我最初的设想是这样的:课前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收集问题,上课时直奔主题,聚焦几个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全班研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同伴智慧,共同解决问题。这是我理想中的“我学·我思·我研讨”。接着,将我认为重要的而学生又没有关注到的通过“我关注·你研讨”来解决。再让学生概括学到了什么。然后,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又未尝不是“再塑生命的人”?“职业生病,业务在写作”的史铁生,用顽强意志谱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音乐巨人贝多芬,“孔雀皇后”邰丽华……他们,又何尝不是再塑生命的人?我们在这里认真学习,不也是在再塑生命吗?(如果到了,就下课;如果时间有剩,那就过渡一下:再塑生命,让我们从一笔一画写好中国字,一字一句说好普通话开始吧——读课后字词两遍,作为巩固作业,并布置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昨天,我利用这种教学思路上了《窃读记》,感觉课堂气氛很热烈(问题学生写在黑板上,作为板书),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但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我以为这样的教学流程可以实施。今天上午在19班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一开始就卡住了,所以,我又重新改了导入部分,加入了课堂默读的环节,并精简了几个问题。在还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情况下,我就匆忙上阵。从课堂上的实施看起来,非常不妙。但我不怕,只有敢于死在公开课中,才能活在家常课中。

查看全文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公开课《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全文结构和人物性格。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3、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

  1、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从盲聋哑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活动法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视频、歌曲等。

  2、学生分组查阅资料。

  ⑴收集有关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的资料。

  ⑵搜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⑶搜集有关爱的名言。

  3、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注意用笔勾画疑难点。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