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中秋节日记200字
下面日记栏目大家整理五年级中秋节日记200字范文,希望你能从中获得想要的信息!
五年级中秋节日记200字【1】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主人的我们,更有义务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分享节日!让他们了解我们!
我的中秋我做主!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一定要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们一起过节。无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还有黑种人,我们都要在一起过这个特殊的节日。不管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一样的,不管我们的习惯是不是一样的,不管我们的语言是否相通,我们都要欢聚一堂,来庆祝这个代表了团圆与吉祥的节日。
既然是中秋,就要有月饼。月饼可是代表了天上的月亮呢!而且,不同种类的月饼,还寄托了不同的愿望。
五年级中秋节日记200字【2】
中秋节这天,我们一家三口骑着电动车去了上清宫森林公园。坡度很大,虽然有些累,感觉树林真的是城市之肺啊。老公费劲地骑着,还开玩笑地说“这电动车可没你的警车舒服啊,不过环保,还自由。”
晚上简单做了四个菜,打开一瓶干红,切开两块月饼,一家三口共同举杯:“祝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说完,我赶紧改口:“是祝晓羽的明天更美好,我们不能太贪心了,祝我们的美好生活平稳继续。”
五年级中秋节日记200字【3】
中秋节就要到了,我想对于中秋节,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是知道它的来历以及历史故事的吧,要不要我再给大家说一下这些历史呢?
中秋节日记200字左右作文
下面跟大家分享中秋节日记200字左右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秋节日记200字左右作文一
今天是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听电视上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今天截然不同,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于是我迫不及待得想看到今晚的月亮。
到晚上时,我看着月亮徐徐上升,不一会就感觉月亮悬挂在树梢上,真像一盏明灯啊!在明灯下的夜晚,真是有趣极了!
有的人在跳绳,有的在聊天,我们小朋友就在你追我赶。我听到有些老人在说月亮上有人在砍树,仔细一看,好像真的有人在砍树一样。月亮又上升了一些,这回我看清楚了,月亮好像一个玉盘,这时我突然想到一句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抬头往上看,根本就睁不开眼睛,再看地下,明亮得都能照出我的影子了。我走到哪儿,月亮跟到哪儿,影子也跟到哪儿。我心里想:这盏灯真好,有自动功能,不用我费力气提着。
睡觉前,我想:今天的月亮真是一盏明灯,我真想把它摘下来,放在心里,让光明永恒。
中秋节日记200字左右作文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按照传统习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过中秋节。这天,姥姥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我们一起吃着团圆饭,一起说着笑着,聊着中秋节的话题。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夜色渐渐升高,人们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月亮渐渐升高,她穿白色的纱衣了,温柔而大方。
姥姥在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们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醉人的圆月,今年的中秋节比往年有趣,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圆。
高中一个人的中秋节作文
所有国家都庆祝中秋节。街道上都是人群,恋人们紧紧地拥在一起。每个人都在过节,而我却孤身一人,没有拥抱,没有亲吻,甚至没有人说话。以下是小编带来高中一个人的中秋节作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一个人的中秋节作文【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水调歌头》在中秋的地位,是许多诗词都无法超越的,尤其是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这首词才能真正地散发出其独有的气质。虽然中秋的那一天,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但是从心里说,和一个人实在没有多大区别。
小的时候我什么也不知道,但从记事而起,中秋的时候我是一次也没有在姥姥家度过。因为我觉得,姥姥那里应该是母亲去才对,而我应该留在家才对。也许是时间改变了我的想法,坐着车往家里放了点儿东西,便随着姐姐去了姥姥家。
坐在车里,我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密密麻麻的行人,内心觉得:中秋真好!于是,一路上只顾着看外面的风景,和车里的几个人没说几句话,而他们也全然不在意我的冷淡。对此习以为常的姐姐和姨夫一大家子聊得正好,突然问了我一句,“你们放几天假啊?”我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好像是四天。”说完又接着看属于我自己的风景。
车速开得的确不慢,但因为堵车而浪费了许多时间。约莫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下车,进门,叫一声姥姥,坐下,拿笔,写作业,吃月饼。在姥姥家,我总是觉得很无聊,没意思。只好拿起笔来消遣点儿寂寞,给自己营造点儿乐趣。就这样,也只好这样,我无聊着,无聊着,一个人无聊着。
中秋节看月亮作文精选
中秋的月亮,是团圆的月亮。“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看月亮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看月亮_范文1】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都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出来。
突然从东边的高原上发出了光亮,一轮圆月升了起来,像一盏灯,高悬在天幕上。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大地。月亮慢慢地变白了,如同一个玉盘,又像一块明亮的镜子。妈妈把月饼拿到了阳台上,我们每人拿起一块月饼开始吃起来,真甜呀!要是爸爸在家就更好了,我真想他!一会儿,我有些口渴了,就从客厅里端杯水来喝,我看见我的水杯里有个月亮。我高兴地喊:“我也有一个月亮了。”弟弟也学我的样子端杯水兴奋地说:“我也有个月亮呢。”
我对月亮越来越好奇了,就拿出我的《宇宙百科全书》翻翻看。我翻到介绍月球的那页,上面说:“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有384400公里,月亮比地球直径小3476公里,地球是月亮重量的18倍。”
我又看了关于月亮的诗句和词语,我还积累了许多呢。我来给您说说吧。诗句有《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日明年何处看。《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还词语有:春花秋月、今日古月、日月重光、霸王风月等。
中秋节的月亮真美,我以后还要多了解一些关于月亮的科学知识和诗句。
【中秋节看月亮_范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们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围坐在窗前赏月。
5篇200字中秋节日记
中秋佳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以下5篇《200字中秋节日记》是由小编为你提供的一份中秋节日记范文,欢迎阅读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日记栏目。
篇一: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参考范文
篇一: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8年起为中秋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的习俗
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二:中秋节赏月
中秋的夜晚,我们全家一起在阳台上赏月。夜幕降临,一轮金月徐徐升起。它大如金盘,黄得好看。在那月光皎洁的夜色中,我仿佛看见了一条月亮河盘在饭桌上,把饭桌映得白白的。那天,那月,那月亮河,那饭桌,都不知不觉地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