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时间:2025-04-05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通用17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幻灯片、《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

  六、教学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查看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通用1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学习了第二段我们就知道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⑴、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

  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⑵、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

  (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

  ①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②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有……也有……、有……也有……、……

  ③这些景观可以分为几类呢?(现实与幻想、民族与西洋,风格各异)

  (课件展示20处圆明园景观的名称,大家一边想象一边读。圆明园中知名的景观共有145处,著名的有40处。)

  ④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

查看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通用16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学习了第二段我们就知道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⑴、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

  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⑵、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

  (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

  ①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②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有……也有……、有……也有……、……

  ③这些景观可以分为几类呢?(现实与幻想、民族与西洋,风格各异)

  (课件展示20处圆明园景观的名称,大家一边想象一边读。圆明园中知名的景观共有145处,著名的有40处。)

  ④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

查看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2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查看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精选21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悟,加深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

  老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曾经有一个人类奇迹。它的名字叫      。   ---雨果”

  它的名字叫      。(板书:圆明园)说“曾经”是因为      。(板书:毁灭,注意笔顺。)

  为什么大作家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人类奇迹”?圆明园到底又是被谁毁灭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一)“人类奇迹”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对圆明园价值高度概括的三句话,并找出一个过渡句,因为它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作者是从两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

  2、学生汇报

查看全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通用20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悟,加深理解。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

  老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曾经有一个人类奇迹。它的名字叫      。   ---雨果”

  它的名字叫      。(板书:圆明园)说“曾经”是因为      。(板书:毁灭,注意笔顺。)

  为什么大作家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人类奇迹”?圆明园到底又是被谁毁灭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一)“人类奇迹”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对圆明园价值高度概括的三句话,并找出一个过渡句,因为它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作者是从两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

  2、学生汇报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