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法(通用3篇)
有理数的加减法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8页,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计算。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2.计算:
(1)(―12)―(+8)+(―6)―(―5); (2)(+3.7)―(―2.1)―1.8+(―2.6);
(3)(―16)+(+20)―(+10)―(―11); (4) 。
二、讲授新课:
1.概述: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
2.例题:
例1:计算:
①-24+3.2―16―3.5+0.3; ②
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原式=―24―16+3.2+0.3―3.5
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8页,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计算。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2.计算:
(1)(―12)―(+8)+(―6)―(―5); (2)(+3.7)―(―2.1)―1.8+(―2.6);
(3)(―16)+(+20)―(+10)―(―11); (4) 。
二、讲授新课:
1.概述: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
2.例题:
例1:计算:
①-24+3.2―16―3.5+0.3; ②
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原式=―24―16+3.2+0.3―3.5
课 题 :有理数的加减法(3)――减法
课 题 :有理数的加减法(3)――减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理解法则的合理性,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减法的运算。 2过程和方法: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体验减法到加法到的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渗透普遍联系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教学重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减法的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减法的运算。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问题: 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如果某天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该地的日温差是[5-(-3)]℃,其结果是多少呢? 方法1:用温度计观察,其相差8格,则5-(-3)=8 方法2:利用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得:∵8+(-3)=5,∴5-(-3)=8 显然,两种方法都比较繁。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做法呢? 二、自主探索 减号变加号 由上述分析可见,5-(-3)=8 而我们知道:5+3=8。 ∴5-(-3)=5+3
减数变相反数上述过程告诉我们: 有理数减法(subtraction)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例1、填空 (1)(-3)-5=(-3)+____ (2)3-(-5)=3+____ (3) 3-5=3+____ (4)(-3)-(-5)=(-3)+____ 例2、计算: 1、0-(-22) 2、8.5-(-1.5) 3、(+4)-16 4、(- )- 例3、根据天气预报图求图中各城市的日温差: 呼和浩特:-4~4℃, 北京0~8℃, 天津-2~9℃, 扬州1~10℃, 长春-14~-5℃。 例4. |x|=3,|y|=4,求x-y的值三. 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随堂练习a类 1、计算: (1)0-3 (2) -5-8(3)2.5-(-3.5) (4)8-12 (5)-5-9+3 (6)10-17+8 (7)-8+12-16-23 (8)-16-57+48+12-78 (9)8.26+8.74-111-29.3 (10)- +(-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相减,被减数一定比差大 b、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用式子表达为a-b=a+(-b) c、有理数的减法和加法一样,可运用交换律 d、如果a-b的结果为正数,那么a一定是正数。b类 3、使等式|x-7|=|x|+|-7|成立的有理数x是( ) a、任意一个正数 b、任意一个非正数 c、任意一个小于7的有理数 d、任意一个有理数。 4、若|a|=3,|b|=2,且a<b,则a-b=_____ 5、算24点,请将下列各数适当添加运算符号,使之得出24。 (1)-4,3,8,1 (2)-3,-1,1,8 6、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 (1)如果现在北京的时间是7∶00,那么现在纽约的时间是多少?
1.2.1有理数(精选13篇)
1.2.1有理数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从自然数、分数到有理数的扩展过程,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3、 会用正数、负数、零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 理解有理数的分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大量的现实实例,多彩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2、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将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几段含有数据的材料在幻灯片中投影出来:
(说明:学生自己做的作业,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材料中含有哪几类数据?
(1) 本次大赛共有包括港、奥、台在内的近200支代表队,300个节目赛,其中22支代表队,37个节目进入总决赛。我市爱绿艺校代表队的32名小演员是本次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平均年龄仅5岁,但获得的荣誉却是幼儿组最高的金奖。
答:都是自然数。
(2) 据了解,我国公路隧道总数已达1782座,总长度704公里,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4.7倍和 倍,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最长的隧道是铁路线上的秦岭隧道,全长18.46公里。正在施工的双向分离式四车道终南山隧道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公路隧道。
1.2有理数(精选17篇)
1.2有理数 篇1
教学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1.2.1 有理数(精选17篇)
1.2.1 有理数 篇1
教学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