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水教案(通用11篇)
幼儿园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乐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提供一些幼儿降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海绵、毛巾等,分别放在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动过程
一、雨从哪里来。
1、集体演唱歌曲“春雨沙沙”。
2、小朋友想想雨是从哪里来的?(雨是从天上下下来的)
3、如果天上很久都没下雨,农民伯伯种的庄稼快要枯死了,怎么办?(告诉幼儿可以实行人工降雨。)
二、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1、今天小朋友来当一回“降雨师”,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1)、可乐瓶降雨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3)、毛巾雨:将毛巾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4)、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手水淋下来是大雨。
2、请幼儿分享自己是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3、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来降雨呢?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1、花草树木渴了,请小朋友为它们下场雨吧。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降雨方式,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关于水稻的教案(通用4篇)
幼儿园关于水稻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稻谷的色泽,并学习区分稻谷的成熟程度。
2、亲自体验,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联系一农户,做好前期工作。
2、找一农民做导游,向幼儿介绍稻谷。
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要求
“农田里的稻谷成熟了,农民伯伯们正在忙着收稻谷,我们一起去看看,并帮着拾稻穗吧。”
二、步行来到农田
三、农民向幼儿介绍稻谷
“稻谷是什么颜色的?成熟的稻谷是什么颜色?嫩嫩的稻谷是什么颜色?”
学习从颜色上辨别稻谷的成熟程度。
四、实践活动:拾稻穗
幼儿在农田里翻找掉落在田里的稻穗,亲自体验秋天的丰收景象。
五、交流小结
“农民在田里收稻谷很辛苦也很累,把稻谷变成米饭要经过好多人的加工,所以大家不能浪费粮食。”
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六、幼儿排队离开农田,回幼儿园
幼儿园关于水稻的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区分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稻子、麦子实物和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秋天有哪些庄稼丰收了?
——稻子、玉米、棉花、各种豆…….
2、FLASH欣赏:丰收的秋天(加入动作)
幼儿园水的教案(精选4篇)
幼儿园水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玻璃杯,塑料瓶,硬币,水,水盆,毛巾,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发主题。
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请猜一猜是什么?
(二)结合课件,引发水的张力实验1。
教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出示水和图片1。水是由很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水分子宝宝组成的,图片2小结:水分子宝宝呀,喜欢手拉手,它们很团结,谁也不想离开谁。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如果你们两人,不拉手站着,老师把其中一人,轻轻一拉就拉走了。但是如果你们两人手拉住手,那老师还能不能轻轻一拉就把他拉走呀?不能!水分子宝宝呢也一样!它们手拉手后,就不容易分开呢!
现在我把这个杯子里倒满水,哇!满满的一杯子水!(图片3)请一个小朋友来看一看有没有装满水!蹲下来看,水面是平平的是不是?这是什么?硬币,我们就来装硬币,硬币放进去后,水会不会马上溢出来呢?
请小朋友待会3人一组。一个小朋友负责放硬币,另外两个小朋友蹲下身子,盯着看杯口水面的细小变化,看看有没有水高出了杯口,却没有流下来?注意放硬币的小朋友要把硬币一个一个轻轻的放下去,手指头要不要碰到水呀?不要。如果水溢出来了,就结束不能再放了!记住你一共放了几个硬币!
幼儿园《水的沉浮》说课稿范文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水的沉浮》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水的沉浮》这个活动选择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物质为实验材料,增强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说活动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自由发现,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运用讨论、交流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应用已有获得的经验,进一步进行探索。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教学难点;进一步对水的沉浮进行探索。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缸、面巾纸、木块、金属、石头、海绵、塑料瓶、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幼儿园水的环保综合活动案例:水是宝
水的环保综合活动案例:水是宝 作者:高春燕 来源: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设计思想]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幼儿从他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活动一 水是宝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地球上可饮用水示意图。
3、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儿歌《水是宝》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欣赏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引出对水的作用的讨论。 二、出示地球上可饮用水的示意图,让幼儿知道地球上的可饮用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当前面临水缺乏的严峻形势。 三、欣赏儿歌《水是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让幼儿想像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水的重要性。 四、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减少漏水量;刷牙时,尽量用漱口杯装水,不要开着水龙头让水哗 哗 地流;洗碗时,先把水放水槽里,再放碗盘清洗;洗澡多用淋浴,且最好采用喷水量小的喷头;一水多用等)。 五、欣赏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并鼓励幼儿在儿歌的伴奏下大胆表演,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活动延伸]
关于幼儿园水果教案(精选15篇)
关于幼儿园水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了解水果的剖面以及水果种子的特点。
2.尝试用恰当的词汇谈论水果的剖面和种子的特点。
重点:
观察并了解水果的剖面以及水果种子的特点。
难点:
尝试用恰当的词汇谈论水果的剖面和种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水果切切切】。
2.挂图:【水果切切切】。
3.1~2种水果,如变西瓜,木瓜或橙子等。
4.小牙签或叉匙、餐巾纸。
5.学习单:【切水果,大发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水果并切开水果,请幼儿说一说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1.你知道西瓜切开后的样子吗?
2.你还想知道那些水果切开后的样子?一起来看看这张图吧。
二、出示挂图,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观察描述水果的剖面的形状、果肉的颜色以及种子的特点。
1.橙子的剖面像什么?(像一片片的花瓣)
2.杨桃的剖面像什么?(五角形的星星)
3.杨桃有几个籽?
4.木瓜里面黑黑的籽是什么?(木瓜的种子)这些籽能吃吗?
5.什么水果的种子是黑色的?什么水果的种子是白色的?
6.桃子、苹果和木瓜的种子长得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种子的不同,并用“大大的”、“小小的”、硬硬的等词汇进行描述)
7.草莓的果肉里面为什么一颗种子也看不见?(请幼儿充分讨论和猜测,教师不要公布答案。)
四、请幼儿自助翻阅幼儿用书,观察并比较水果的外皮和剖面的差异。
1.猕猴桃的外表是什么颜色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2.猕猴桃里面黑黑的小点是什么?(猕猴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