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多媒体教案

时间:2025-04-05

清明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2篇)

清明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

  教学准备: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教学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雨从哪里来》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雨从哪里来》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万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态的不断变化。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雨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二、活动准备:

  1、透明杯子1个、玻璃板1个、玻璃纸1张、50—60℃热水(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吸水布、温度计1个、A3纸及展示板1个、油性笔1支、篮子1个、实验方桌1个。

  2、故事《小雨点旅行记》动画片。

  3、雨点、浪花、冰雹、雪花、雾、雷、露珠、太阳和风等图片投影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论:雨中出门的感受。 (5’)

  1、说一说:各自喜欢或不喜欢下雨天的理由。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天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4位幼儿回答)(喜欢:天气变得凉爽、空气清新;不喜欢:出行不方便、空气潮湿阴冷。)

  追问:雨天可以做哪些事情?(1—2位幼儿回答)(室内活动、观赏雨景、阵雨后看彩虹。)

  2、思考:雨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3—4位幼儿回答)

  追问:为什么人们会说春雨贵如油(就是春天下的雨就像油一样宝贵)?(1—2位幼儿回答)(春天种子要发芽需要雨水,小树长大、开花也需要雨水。另外,春雨下得少。)

  小结:雨天虽然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小树在雨水中长大,种子在雨水中发芽,小动物要靠着雨水来解渴;雨水使空气清新,连马路也会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自然界万物都不能缺少了雨水。

  (二)实验:雨从哪里来?(15’)

  1、猜测(2’) (1—2位幼儿回答)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寒假的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寒假的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篇1

  一、班会目的:

  让学生在寒假期间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财物安全: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教师、寝室等公共场所。

  人生安全:不要使用大功率电器、天气渐冷同学们不要合床铺睡觉、使用取暖用品时不要烫伤身体、遇到下雨下雪天走路要主要安全。

  二、班会过程

  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1、行路安全

  首先要认识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走路要走人行横道信,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不要倚坐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图省事翻越或钻越护栏和隔离墩过马路,而应走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在没有人行穿越道的路程,须直行通过,主动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抢行。

  同学们,我们走路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或因想事、聊天而忘记观察路面情况。那样很可能被路面上的.石块、木棍伴倒,摔伤或撞倒树上、电线杆上,甚至可能发生车祸。路边停有车辆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免得汽车突然启动或打开车门碰伤。不能在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跳皮筋、做游戏或追逐打闹,更不要扒车、追车、站在路中间强行拦车或者抛物击车。雾天、雨天走路更要小心。晚上上街,要选择有路灯的地段,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和路面情况,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或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及各种无盖的井里。穿越公路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严格遵守“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交通原则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龙舟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龙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活动一端午节赛龙舟(语言)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个情节生动易于幼儿理解的儿童故事,以端午节的由来为线索,描绘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国尽忠却惨遭陷害而伤心投江,人们借划龙舟、投粽子驱散江中之鱼,保护自己敬爱的英雄。故事形象鲜明,情节耐人寻味。活动中通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萌发幼儿的崇敬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2.能说出人们为什么喜欢屈原,用什么方法保护屈原的身体。

  3.对爱国主义屈原产生崇敬之情,萌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和家长一起搜集赛龙舟资料,了解赛龙舟的传说。

  2.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这是哪个节日的习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2.利用教学课件,采用关键中断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1)故事第 1 段后提问:每年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说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2)讲述故事第 2 段提问:人们为什么喜欢屈原?谗臣为什么要把屈原赶走?他们是怎么做的?楚王又是怎么做的?楚国最后怎么了?引导幼儿理解屈原的伟大成就和精忠报国之心以及楚王听信谗言导致亡国之痛。丰富词汇:谗臣、吞并。

  (3)讲述故事第 3 段提问:屈原为什么伤心?他为什么要投江?引导幼儿理解屈原因报国无门,不愿受丧国之辱而投江。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生活的幸福。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想》(精选1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想》 篇1

  观察背景:

  在科学区经常看到孩子们一起操作探索好玩的小实验。今天,林林选择他很喜欢的电路玩具。在他自己尝试后灯泡没有亮他却依然坚持没有放弃去换玩具。

  观察目标:

  幼儿在科学区游戏中专注情况分析。

  观察过程:

  林林选择了科学区电路玩具,认真操作着,选了一张提示卡,并按照提示卡上电路摆放位置往底座上插着,一次又一次的摆弄、尝试、失败在尝试。科学区里其他小朋友在玩纸杯游戏,热闹环境下他也只是看了看,接着玩他自己的。

  王梓洋走过来看了一会说:“咱们两一起玩多米诺吧?”,林林摇摇头仍没有放下自己的玩具,还是努力按照提示卡在研究着。这时,满意走过来,林林边摆弄玩具边和满意说自己在玩的玩具,但是从他们聊天中没有听到林林说灯泡不亮的原因,两人反复尝试直到最后也没有成功。

  观察分析与反思:

  1、经验预测———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幼儿多次尝试没有成功,可见对操作材料正确使用方法不清晰。

  2、逻辑推测———在游戏中老师发现他不断地摆弄、尝试失败后仍然在坚持,旁边幼儿也没有影响到他,受到同伴邀约时也没有放弃自己游戏,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3、尝试验证———从整个观察来看,幼儿能够坚持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没有提供辅助性材料,(如:不同难易程度提示卡)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体验成功。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通用3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 篇1

  把他们的事情编进成语中?(教育和激励后人向他们一样勤奋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3)我们小朋友就快上小学了,你们准备向古人学什么?

  3、

  幼儿在集体中讲述自己怎样做。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17日

  活动内容 社会活动:向他们学习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胡羽乾

  幼儿行为表现 (1) 胡羽乾平时上课总是动个不停,今天看到屏幕上打出的几个古人的画片,顿时目不转睛了,傻傻地看着,听着。(2)在今天下午的计算活动中,我特地出了一道连加题目,许多孩子都被难住了,胡羽乾坐在位上一动不动,慢慢地算着想着,一直到做出答案才离开位子。我问他:“今天这么难的题目你都做出来了,你真了不起。”他认真地说:“老师讲了古人努力学习的故事,我也要向他们一样。”我高兴地亲了亲他的脸,紧紧地抱了抱他。   

  指导与评价     这个孩子平时发展平平,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能注意观察其行为。充分抓住成语的教育契机,引导他内化并加以表现,促进了该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晨间情趣活动:掩耳盗铃

  目标:

  1、借助动作、道具,体验“掩耳盗铃”蕴涵的意义。

  2、在表演活动中,有喜爱成语的情感。

  准备:故事“掩耳盗铃”,铃、绳子。

  过程:

  1、《大风车》开场:今天小演员栏目要进行一个节目,先听老师讲故事“掩耳盗铃”。

  2、提问:只要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吗?

  3、幼儿表演故事“掩耳盗铃”,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