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班教案

时间:2025-04-05

幼儿学前班美术教学教案(精选8篇)

幼儿学前班美术教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查看全文

幼儿学前班健康教案(精选2篇)

幼儿学前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皮肤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2、学习保护皮肤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放大镜若干,不同肤色人的图片,冰水,热水、绒毛玩具、砂纸、海绵、钢丝球、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皮肤的特点。

  1、幼儿互相观察,看看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皮肤。

  2、幼儿在放大镜下观察皮肤,看看皮肤上有什么(有纹路、毛孔、汗毛等)

  3、幼儿摸摸自己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受。

  4、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结:皮肤像一件合身的衣服,穿在我们的身体的外面,保护着我们的身体。皮肤上有小毛孔、汗毛和细小的纹路,皮肤有弹性。

  二、了解皮肤的作用。

  提供冰水、热水、绒毛玩具、砂纸、绸布、海绵、钢丝等材料,让幼儿逐一触摸或用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材料的冷热、粗糙、光滑、软硬等特性。

  小结:皮肤能感觉到冷、热、疼、痛,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粗糙。有了这些感觉,我们就能保护好身体不受伤害,如很烫的东西我们就不去碰它。皮肤能调节人体温度,天热时,毛孔张开,帮助身体排汗、散热;天冷时,毛孔收缩,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

  三、了解保护皮肤的方法。

  提问:如何保护皮肤的方法?

  小结:经常进行户外锻炼,保持皮肤的清洁;使用合适的护肤品,防止皮肤冻、裂伤及损伤;皮肤受伤或被蚊虫叮咬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四、了解皮肤的种类。

  1、提供不同人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的肤色。

  2、看看自己的皮肤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查看全文

学前班下数学教案(通用6篇)

学前班下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来分类,尝试自己说出分类的标准,在同一分类标准下能将物品分完。

  2、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物体的某种特征,并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明白自己在选择了一项分类特征时,要始终按同一标准进行。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水果图片、扣子、彩色积木、彩笔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十个娃娃来做客,他们各有特色,如何分类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请幼儿操作学具“分类娃娃”,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性别分,按衣服样式分,按动作分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②请幼儿翻开《操作册》,看图提问:图上有几只鸡宝宝?再请幼儿把这些小鸡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类型分,出壳的鸡宝宝有9只,未出壳的鸡宝宝有6只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分“水果”。将图片中的水果按颜色、大小、有叶无叶、单个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类,并动手摆一摆。

查看全文

学前班教案(精选14篇)

学前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儿歌。

  2、充分利用儿歌的节奏约束幼儿乱碰撞的行为,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理解、学习词:好脾气。

  活动准备:

  游戏票每人一张,票上写有1—6数字号码;羊角球6—7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猜谜语: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车?

  什么车子真好玩,你碰我,我碰你。

  软软的车座碰不坏,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车的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为什么碰碰车你碰我,我碰你,不会发生危险?

  2、为什么碰碰车有好脾气?或怎样才算是好脾气?

  3、用儿歌来总结幼儿的回答。

  三、通过简单游戏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老师边与幼儿游戏边示范朗诵儿歌。

  2、请幼儿自觉学习儿歌,让学得好的幼儿,老师要求他一起参加游戏并奖游戏票一张。在自觉的游戏中,幼儿学会朗诵儿歌。

  3、讲明简单的游戏规则,并用儿歌节奏约束幼儿碰撞行为。

  四、运用有趣的直观玩具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充分游戏

  1、出示准备好的羊角球当碰碰车,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并巩固对儿歌内容的掌握。

  2、教师示范羊角球当碰碰车的玩法,要求幼儿尽量用羊角球去碰。

  3、幼儿充分游戏。

  4、小结鼓励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出活动室。

  附:儿歌《碰碰车》

  碰碰车,好脾气,

  你碰我,我碰你,

  "对不起","没关系",

  大家笑嘻嘻。

学前班教案 篇2

查看全文

学前班iu的拼音教案(通用12篇)

学前班iu的拼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复韵母a u iu 及其四声的正确发音。

  2、能够按笔顺正确书写复韵母a u iu 。

  3、正确拼读声母与a u iu组成的音节。

  4、联系生活实际巩固音节。

  【教学重、难点】

  1、复韵母a u iu及其四声的正确发音。

  2、声母与复韵母a u iu的拼读。

  【教学准备】

  1、复韵母a u iu的发音、书写和音节。

  2、画着一条船的小黑板,船上贴着拼音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已学过的`三个复韵母ai ei ui 2、齐背三个复韵母ai ei ui的儿歌。

  二、学习复韵母a

  1、看图:

  ⑴出示奥运五环图,图上画着什么?

  ⑵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将要在中国的北京举行,奥运的“奥”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复韵母朋友的读音,谁想来试试?(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读音:

  ⑴指导发音方法。

  ⑵师范读,观察老师的口形,嘴巴从什么样子变成什么样子?

  ⑶生练习发音。

  3、记形:

  ⑴谁有好办法记住复韵母a ?(同学说顺口溜,齐读。)

  ⑵练习a 的四声。

  ⑶出示a 的笔顺,生书空。

  4、拼读:

  ⑴a也很喜欢和声母交朋友,瞧,它和谁交上了朋友?

  ⑵出示z—a→za 指名拼读

  ⑶出示sa sha谁当小老师教大家?可以加声调组词。

  三、学习复韵母u iu

  1、学习复韵母u:

  ⑴出示莲藕图。指导看图,

  ⑵指导发音。编顺口溜教大家。开火车读。

  ⑶练习u 的四声。

  ⑷出示u的笔顺,生书空。

  ⑸练习拼读l—u→lu zu zhu

  2、学习复韵母iu:

查看全文

学前班班会教案(通用2篇)

学前班班会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小书签色彩鲜艳,形状多样,具有一定的美感,能激发幼儿爱看图书的兴趣!本活动内容较丰富,集中了绘画、裁剪、拼贴、手工制作等美术设计、工艺制作手段,能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对美丽欣赏能力,对美丽创造能力等等。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书签,训练幼儿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2、帮助幼儿认识到:小书签有艺术、有启迪,能催人奋进。

  3、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喜爱之情和爱看图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小小书签的艺术美及制作方法。体会书签的内涵。

  活动准备

  教师:范作若干、绘画用具、(浅)色卡纸等、剪刀、飘带等。

  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收集多种形状、多种形式的书签数个,浅色卡纸、剪刀、飘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正在使用的课本,提问:

  我们昨天学到哪一面了?谁能很快地帮我找出来?

  幼儿动手翻书后,老师一下子就翻到那一面,提问:老师为什么翻得又快又准?

  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教师小结:老师翻得快准是因为书内夹了一张书签,它可以和来提示我们把书读到了哪一页,同时还在激励我们把书接着读下去,让我们爱书、爱知识、与书本交朋友。我们将书签的飘带吊在外面,这样老师只需拿住飘带,就能找到要找的地方了!

  二、出示多种形式的`书签,引导幼儿欣赏。

  你最喜欢哪一张书签?为什么?

  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回答。教师小结:这些书签有多种形状,而且颜色也非常漂亮!你们的眼光真特别,都有一双艺术的眼睛。书签的多姿多彩,已经使它变成了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不少人把收藏书签作为一种高尚的文化生活来充实自己呢!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