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课教案(通用10篇)
幼儿美术课教案 篇1
纽扣变变变
(线描画)
活动目标
1.感受不一样纽扣的外形特点,能在纽扣外形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
2.尝试运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画与组合造型。
3.感受添画、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体验想象与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观察过不一样形状的纽扣;有在物体上添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各种各样的纽扣、示范画纸1张。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故事《纽扣王国奇遇记》(见活动资源),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由表述。
二、探索发现
1.出事各种各样的纽扣,鼓励幼儿说说这些形状不一样的纽扣能够组成什么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利用多个图形进行组合、添画造型。
指导要点:请几名幼儿在示范画纸上尝试用纽扣图形进行组合添画。教师对幼儿绘画的图案进行评价,并引发幼儿思考:还能组合添画出什么物体。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欣赏不一样纽
扣组合的造型,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构思,说说自我想象中纽扣王国是怎样的。
三、创作表现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并尝试用背景来衬托画面。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在团体中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评出“最趣味的纽扣王国”。
2.鼓励幼儿介绍自我的作品,或介绍自我喜欢的作品。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自我的绘画材料,并坚持环境的整洁。
幼儿美术船教案最新(精选2篇)
幼儿美术船教案最新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船的图片,了解各种形状船的名字和外形。
2.能根据船的外形,画出它的基本结构。
3.了解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萌发幼儿对吹塑纸版画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船的图片若干、kt板、筷子、颜料、宣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船的图片,认识各种形状的船。
1.回忆自己看过的船。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船吗?在哪里见过?它们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船有许多种类,有游轮、货船、帆船、游艇、乌篷船等。
2.通过看图片,认识各种形状的船。
教师:这些船你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呢?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游轮的体积很大,甲板上会有客舱,上面有很多窗户。帆船的船体两头尖尖的像月亮,甲板上扬起一个个白色的帆。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特有的船只,因为船体是黑色,所以命名为乌篷船。乌篷船的体积比较小,船体细细长长的,上面有黑色半圆形的篷。
所有的船都是由主船体和上层建筑组成的。
今天我们可以画见过的船,也可以画你自己设计的船,每个人尽量都要画出与众不同的船。
二、在KT板上画船。
教师详细讲述作画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画画的工具有点不一样,今天我们用筷子在KT板上画船,注意要将筷子戳进板里画,但不能太用力。
画完以后我们要涂底色,涂底色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播放课件)
刷颜料时要注意只将颜料刷一遍,刷到底,不能重复在一个地方刷几遍。
幼儿美术欣赏教案(精选15篇)
幼儿美术欣赏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会变的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添画成小鱼,并变现其主要特征。
2、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图形添画活动,发展创造力。
3、愿意参与图形添画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画有不同图形的作业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巩固几何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画面中都有什么?
2、师:嗯,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宝宝可神奇了,他们还会变魔术呢。
二、欣赏范例,了解添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出示范画图形变出来的东西)(变成了小鱼)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些图形添上了什么变成了小鱼?(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知道这些都是添画了一些东西变出来的,老师也想来变魔术,你们一起来帮助我好吗?老师示范。
三:幼儿添画创作。
1、幼儿添画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2、教师出示添画有花纹装饰的鱼,带领幼儿观察。
3、幼儿添画装饰不同形状的鱼。
四、作品评价
1、师:你把什么形状的小鱼用什么花纹装饰的,谁愿意来说一说。
2、表扬添画有创意的幼儿。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想不想让小鱼变得更漂亮呢?那我们一起拿着画回去给小鱼涂上美丽的颜色吧。
幼儿美术意愿画教案(精选3篇)
幼儿美术意愿画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砂纸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打磨工具出现幼儿并不陌生,但在砂纸上作画却是第一次,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教强,喜欢尝试探索,结合这一特点,选择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常识作画,感受砂纸画与纸画画的不同,掌握在砂纸上作画的技能。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用砂纸作画,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作品展示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砂纸画贺卡激发幼儿兴趣。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半成品贺卡)
二、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你喜欢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精选9篇)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太阳。
2.画出幼儿自己想象的太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难点:丰富幼儿对太阳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有关太阳的图片。
2.音乐《种太阳》。
3.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想象。
幼儿随着歌曲舞蹈,教师讲解歌词大意。
二、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
1.在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
3.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4.想象一下与众不同的太阳,和伙伴分享。
三、幼儿进行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很积极的参与,也乐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想象出的太阳。但是也有个别幼儿的思维受传统的控制,很难想象出与众不同的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幼儿美术教案怎么写 篇2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撕纸做米粉,锻炼手部肌肉。
2、初步尝试按照提供的线条或轮廓大胆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双手协调撕的动作,体验撕纸做米粉的乐趣。
幼儿美术大班教案(精选10篇)
幼儿美术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中熊猫活泼可爱、憨厚传神的形态,感受作品中物和景的和谐关系。
2、感受画面的墨色变化,尝试用浓、淡墨表现熊猫。
3、能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观察过熊猫,了解熊猫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课件:吴作人的《熊猫竹石图》,多种动态的熊猫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熊猫图。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图上是什么?它们看上去怎么样?熊猫是什么颜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样的?它的头和身体又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熊猫的头和身体是圆圆的,耳朵、眼睛和四肢是黑的,耳朵是半圆形,眼睛是椭圆形,眼睛排列起来像个八字。
(2)欣赏熊猫吃竹子、向前爬等不同动态图。
教师:这个熊猫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先画熊猫的什么地方?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线条?然后再画什么?
(2)教师小结:可用大白云淡墨画熊猫的头和身体轮廓;用浓墨两笔对按的.方法画出耳朵和眼睛;用浓璺按和拖的方法画出四肢。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不同动态的熊猫。
(2)教师:先想一想,你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
4、集体欣赏、交流,引导幼儿从熊猫外形特征和各种动态来评价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