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买菜》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音乐《买菜》优秀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唱《买菜》 ,音乐游戏《买菜》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买菜》,感受并表现劳动时的快乐。
2、音乐欣赏活动中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和基本情绪,能随音乐做然的表情与体态反应,能随音乐律动。
3、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
1、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律动。
2、唱出歌曲愉悦、兴奋的情绪。
教学过程:
(学生在《劳动最光荣》中的音乐走进教室。 )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平时在家会不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会做些什么?真厉害,看来一个个真是出色的小当家。今天,葛老师要你们这些小当家去一个地方,今天我们将要做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呢?
2、播放菜市场 vcr,现在我们来到哪里啦?你们都看到哪些菜?
青菜、土豆
3、老师还可以说得更有趣儿一些,(边拍边说)青菜绿油油呀,你能试一试么?
4、按节奏说一说菜
5、想不想跟着琴声唱一唱这些菜?
6、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买菜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小姑娘跟着奶奶买了哪些菜?(初听)
7、学习后半段重难点部分:
1、学生说菜,让我们来唱唱这些菜吧
8、数板:还有那些菜?在歌曲里面这些菜和刚才我们唱的菜唱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么?再来听一遍,这样很有节奏的说歌词叫做数板,说起来呀要跳跃、清脆,像拍皮球一样。
9、还记的最后一句唱了几遍?知道为什么么?你能记住么?还有哪边有反复记号,这里两段歌词,反复过来唱第二段,
音乐:《买菜》反思
一天上午,我在黑板上画好《买菜》的图谱。后来因为正好和示范课时间冲突,我就请代班的孙老师就着那图谱教小朋友歌曲,我则去隔壁上课。
课后,我回到班级里,孙老师笑着告诉我:她弹琴时,班上的小朋友都调皮地上来看着她。我听了有点生气,于是我就想考考他们今天学的这首歌曲到底掌握了没有。
我弹琴请小朋友一起唱《买菜》,没想到,他们基本都能跟上,唱得还算整齐。我就几个细节问题(如:念唱中的几种蔬菜分清楚,最后的“哎呀呀、哎呀呀,拿也那不了”的语气和神情等)重新说明了一下,就带领他们学唱。大家的兴致还不错,几遍后有点学会了。在学唱中,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力,我采用了师生分句轮流唱和幼儿分组分句唱。这下孩子们的兴致又高涨了许多,特别是分句念唱部分,在我的指挥下,大家抢着说出唱句,气氛热烈。
复习活动结束后,我想:中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即兴记忆,所以,当在适宜的情境下,他们的这种记忆就会被重新调起,经过几番的活动,这种记忆也就相对地得到强化,使它逐步沉淀下来,最终成为更深的记忆。
隔了一天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再次弹琴《买菜》,请幼儿跟着琴声演唱,大家基本都能跟上,不过兴致有点低落。我就临时起了表演的念头。我先来当奶奶,唱第一句,唱到第二句时请一位小朋友跟我一起去“买菜”。唱到“青菜、白菜、豆芽、芹菜”时就分别拉一位小朋友跟在后面。最后,指着下面的小朋友念唱蔬菜。大家都希望能拉自己当蔬菜,纷纷举手。于是我提出一个要求:摆个最好看的姿势,笑眯眯的,我们就选最好看的蔬菜。这下,下面的孩子纷纷做出了自己自认为最神气的造型,并且笑成了朵朵花,气氛轻松又愉快。我就即兴请了几位小朋友当奶奶(或爷爷),拉个孩子去买菜,再拉上几个蔬菜小朋友。游戏玩了好多遍,大家还有点意犹未尽。
《买菜》教案(精选14篇)
《买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扮演角色的游戏过程中,感受身体活动的快乐,乐意参与学习和表演儿歌的活动。
2、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胡子、头巾、鸡、鱼、菜各12个、篮子。
活动过程
1、引题
(出示篮子)这是什么?我们能用它干什么?
2、游戏
陪妈妈去买菜
我来做妈妈,谁愿做我的小乖乖?(请一位幼儿)
教师一手提篮,一手携着幼儿,边走边说:小乖乖,上菜场,陪妈妈,去买菜。
菜场到了,小乖乖买什么菜?
(面向全体)我和小乖乖选了什么菜呀?(鸡呀、鱼呀、大青菜)
这么多菜怎么拿回去呀?我们一起用两只手抬。
3、欣赏和学习儿歌
清诵
买菜的游戏真有趣,我把买菜的事编了一首儿歌,名字叫《买菜》。
听录音,边拍节奏。
跟着录音学念一遍。
分组练习,请幼儿分成两组,先后随妈妈去买菜,同时念儿歌。
4、改变个别名词,练习巩固儿歌
如果妈妈去上班,家里还有哪些人可以去买菜?
请个别幼儿扮演奶奶、爷爷找乖乖去买菜。
请男孩做爸爸,女孩做乖乖一起去买菜。
5、结束部分
买了这么多菜,放到娃娃家给娃娃做好吃的。
《买菜》教案 篇2设计思路: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秋天的水果蔬菜兴趣极高,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画画,讲讲,随着他们的喜好以及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我选择设计了《买菜》这活动,以此来巩固幼儿音乐技能及对蔬菜的认识。
《买菜》(精选13篇)
《买菜》 篇1
买菜(大班音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敲敲、唱唱、跳跳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美妙的歌曲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场景布置“菜场”(鸡蛋、青菜、公鸡、鱼、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豌豆)
2、 小乐器每人一个。
3、 每人一只小篮子。
4、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感受歌曲旋律
1、导入: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要你们去看一看菜场,你们愿意吗?请小朋友闭上自己的小眼睛,老师数到“3”,你们再睁开。
2、蛙!菜场上的菜真丰富啊,(幼儿和老师一起介绍菜名)听说,大班的小朋友来了,菜场上的叔叔阿姨可高兴啦!还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动听的曲子呢!小朋友听---(伴奏乐)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这么好听的音乐把小乐器也吸引来了,下面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演奏家,把它的节奏拍打出来,好吗?轻轻地请出小乐器(幼儿听音乐演奏曲子)
二、 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
1、我会变魔术,把菜场里的菜都请到歌里去了,听,他们还跟我们说起了悄悄话呢!(放歌曲)
2、刚才,你听到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鸡蛋圆溜溜、
青菜绿油油、公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3、他们说了这么多的悄悄话,老师也想说一说。(老师清唱歌曲)
4、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把你们听到的悄悄话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吧!(放歌曲)
三、 学习表演
《买菜》活动教案(精选12篇)
《买菜》活动教案 篇1
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分析歌词,理解歌曲。
2、混龄同伴合作买菜,并进行改编歌曲。
材料准备:
青菜,萝卜,土豆,黄瓜,西红柿,茄子,刀豆,豇豆,虾,螃蟹,辣椒……若干,每个菜上贴有1元,5角,2元,3元的标价。实物展台,图片,磁带,篮子盘子各8个。
活动建议:
△复习感受歌曲。
1说说这首歌曲听上去的感觉是怎样的?(开心,一蹦一跳)
2从什么地方听出来高兴?(天气好等)
△分析理解歌词的内容。
1.他们买了什么菜,是怎么样的?
2.小结歌词将菜的特征编了出来。(颜色,形状)
3、幼儿结伴表演买菜。(手勾手)将第一句话改编掉
△结伴玩买菜的游戏
1.哥哥姐姐带好弟弟妹妹拿篮子一起选菜。
2.认识选择的菜的品种,并指导弟弟妹妹数数。
3、创编歌词:混龄结伴将买到的10种菜编成歌曲。(将篮子换成盘子)
△幼儿合作编歌曲,鼓励幼儿与别人编的不一样。
△延伸:算算花了多少钱。
《买菜》活动教案 篇2目标:
1.唱清歌词,唱准曲调,初步表示歌曲的说唱风格。
2.用看图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
准备:
1.含歌词内容的图片若干。
过程:
1.欣赏歌曲。
(1)边听教师范唱歌曲,边看教师摆放在黑板上的图片。
(2)再次倾听范唱。
2.理解、记忆歌词。
(1)幼儿志愿者逐个分别地将图片有顺序地排列在黑板上。
(2)验证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教师范唱,幼儿对照。
(3)完整地边看图边念歌词。
《买菜》教案范文(通用16篇)
《买菜》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并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歌曲的节奏。
2、认识蔬菜,体验买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菜场”场景,菜(实物)
2、“奶奶”头饰,菜(图片)
3、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烘烘的,“今天呀,“奶奶”要带孩子们去菜场买菜,好不好?”(坐上汽车出发)
二、熟悉歌词内容
1、买菜,边买边讨论
——孩子们,瞧这是什么菜呀?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等(讨论菜的颜色,特征)
2、学习歌曲的歌词
——“哎呀,“奶奶”都提不动了,休息会儿吧,一看咱们买了些什么菜?(出示买好的菜,学念歌词)
3、学习歌曲念白的节奏
——“瞧,还有什么菜呀?”(出示节奏卡),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这段节奏。
三、学唱歌曲
1、听磁带音乐《买菜》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的菜的图片。
3、教师看图片完整唱一遍。
4、幼儿学唱歌曲。
5、幼儿分组比赛唱。
6、跟磁带完整演唱一遍。
教学延伸:
“孩子们,我们休息这么久了,走去付钱回家咯!”(结束)
《买菜》教案范文 篇2设计思路: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在秋天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秋天的水果蔬菜兴趣极高,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画画,讲讲,随着他们的喜好以及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我选择设计了《买菜》这活动,以此来巩固幼儿音乐技能及对蔬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