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精选1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 篇1

  设计说明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这首儿童诗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积累动词。

  课前准备

  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游戏是孩子童年生活的主旋律!因为游戏,我们的童年才丰富多彩;因为游戏,我们的生活才快乐多多!你喜欢游戏吗?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游戏的快乐吧!

  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诗歌的小节序号。

  、同桌两人合用一本书读课文,一个读一个盯,发现读错的地方帮助同桌多读几遍。

  、一个读完,交换另一个读,同桌两个人都读完以后标上小节序号立即坐好。

  学习新字新词。

  在课文中用圈出生字宝宝,并用 框出它的词语朋友。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i。

  讲解多音字 "得"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通用13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4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折有横折、竖折的写法。

  2.比较两种折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两种折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

  1.比较两种折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的写法。

  2.学习书写这两种折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横折、竖折的写法

  横折的写法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竖折的写法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二、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

  田、目、山、画、回、出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田:里面是先横后竖,最后封口,注意横折需顿笔。

  目:横短竖长,里面的横靠左边写。

  山:第一笔是竖,稍微长点。

  出:第一笔是竖。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5、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对韵歌》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

  (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

  (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6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鼓励学生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查看全文

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精选2篇)

2023一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 篇1

  一、复习课文:

  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

  (1)“天然水塔”指的是:(泉水来自大自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

  (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经程:石缝 流进 (山腰的水池) 流过 (山间的平地) 流到 (山坡的果园里) 穿过 (山谷)―― 山下

  (3)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 田地里 , 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 。泉水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3、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二、背诵、背写:

  1、背诵课本26页“我知道”:

  (1)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 向雷锋同志学习。”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上下结构相同的字:多、吕、昌、炎、圭

  左右结构相同的字:双、朋、羽、林、从、弱、棘

  品字结构相同的字:品、晶、众、森、磊、鑫、淼

  3、背写37页“读读背背”及拓展的有关助人为乐的谚语: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