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字教学所得
一年级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
第一,常规性指导。常规性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其中,执笔姿势和汉字结构的指导尤为重要。坐姿,只要强调每个孩子上身直立,眼睛和纸面的距离适当也就行了。而执笔姿势和方法,绝大多数学生是掌握不好的,这对字写得好坏关系极大。因此,教师一开始教写字就要逐一指导,随时矫正,以防学生不规范姿势的形成。指导的第二个重点是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例如:“林”;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上下结构的字布局要匀称,如“背”;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如“树”;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如“蓝”。总之,不管写什么结构的字,都要体现出方块形这一特点。
第二,总体性指导。指导学生写字,大多数以田字格本进行习作。教材中田字格里的例字让学生仿写就显得小一些了,其难度较大。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上了,就是*下了;不是偏左了,就是偏右了。有的忽大忽小,大小不一。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写小,久而 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视线拉得越来越短,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
我们认为,学生不管用什么本子写字,总的原则,一开始就要求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从整体布局上可以纠正学生大多偏右下方的毛病;二是学生小时习惯写大字,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
一年级写字起步教学初探
动作地反复训练,循序渐进,逐步综合,直到合乎要求为止。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要求学生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做好心理准备以后再动笔开始书写。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姿势的要领,可以编一些简短的儿歌,学生易学易懂易记。如“头摆摆正,背挺挺直,脚放放好”等。教师要时时提醒,时时督促,认真落实。
二、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学生练好了基本笔画就容易写出端正的字。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的,有的学生写出来的字软弱无力都是因为没有写好基本笔画。在一年级新生学写汉字之前先练好基本笔画尤其重要。1、认识各种笔画名称。横有长横、短横,竖有垂露竖、悬针竖,撇有斜撇、竖撇、平撇,还有捺、点等都有不同的分类。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笔画有着不同的写法。2、掌握各种笔画的写法要领。指导一年级新生初学笔画,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领悟。如指导写长横,不宜说“起笔稍顿,向右行笔,略向上倾斜,收笔回带,提收”这样学生不太理解的书法术语,而换之以“开始时轻轻地顿一下,然后向右写,稍微向上斜,最后再轻轻地顿一下、回一下”。另外要经常提醒学生一些有规律的写法,如写“折”和“钩”都不能太快,在折处和钩处要用力稍顿,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力度。3、重视书空和描红。在教师范写时要让学生跟着书空,避免注意力的分散。在书空时要注意方法,要求学生“眼到”、“心到”、“手到”。速度上要跟着老师的范写,还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加深印象。如写撇和捺都不能把笔一直写到底不放,最后应有提笔这一动作,学生在书空时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写正确。在书空以后即可进行描红。描红对于学生练字来说可谓一根“拐杖”,只有准确使用好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对于描红要求能“一笔描成”,并且“笔笔到位”。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正确的写字方法来写,该顿的地方就顿,该提笔的地方就提笔,并且看准笔画描,不描到红线以外。学生如能正确描红也说明他们基本掌握了写法要领。4、基本笔画天天练。针对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生的特点,每天花费五分钟用来练习基本笔画,多次反复加以强调,使学生牢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