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春节童谣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春节童谣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谣,找出其中的明显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春节童谣,了解过年有哪些准备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课堂上欣赏的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谣,找出其中的明显信息。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每年的寒假,我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日?对,是春节,
二、介绍童谣。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春节的歌谣。出示课件《春节童谣》。什么是童谣?童谣就是写给儿童的歌谣。
三、导入内容 ,设疑解惑
1、春节童谣里面都讲了什么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春节童谣》。这首童谣好听吧!在这首童谣当中说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2、从二十三到大年初二,人们都会干什么?扫房子;磨豆腐;去买肉;宰公鸡;把面发;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一进入腊月就有了年味。首先是腊八这一天,你们知道腊八人们都会干什么吗?对,喝腊八粥。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被称为小年过去,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会给灶王爷供上糖瓜,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以有了二十三糖瓜粘。
4、糖瓜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糖瓜的样子有圆的,空心的,壁上有小孔的,还有长长的圆棍形的。小小的糖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通用5篇)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狮子、狐狸、大熊猫、天鹅、美丽”等词语。认识“威、武、凶、猛、顽”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
4.认识顿号。了解“有……有……还有……”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看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可以播放录像带)
生(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得很认真,一位小记者也和我们一起去了动物园,他怎样介绍的呢,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
(1)看看图上的动物,读出每个动物的名字。
(2)借助拼音读词语和短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短文。
(2)看图说说短文中讲了哪些动物?
(3)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注意读准翘舌音“狮”,后鼻音“猛”;“狸”单字读‘l0”,在“狐狸”中读轻声。
三、学习短文
1.读第一段,说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质疑解疑。
重点理解“威武”、“凶猛”、“顽皮”(可让学生看图,通过说说狮子、老虎、猴子等这些动物的习性来理解词语。)
3.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怎么用一句话表达的。
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4.认识“、”。
5.读第二段,讨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
四、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的语气读,注意顿号、逗号停顿时间的差别,读出句子的层次。
一年级教案《江南》(通用16篇)
一年级教案《江南》 篇1
一、导入
1、 PPT出示:邀请你走进一个美丽而有趣的江南小镇。那是我的故乡噢。——金曾豪
师:同学们,以第七届读书节为契机,我们一起走进了金曾豪先生的《蓝调江南》。全书共有22篇散文,从目录中,你发现了什么?(PPT出示目录)
指名答(板书:状物类散文集)
二、阅读成果展示
1、最近竟常有同学跑过来找我说:“廖老师,这本书太好看、太有意思啦!”那我们一起来分享你觉得有意思、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吧!
(PPT出示:一起来分享你觉得有意思、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吧!)
指名答针对学生的发言,再次强化、归纳人、事、物
结合发言,板书:人、事、物
2、如果让你来写童年生活,你会写什么?(PPT出示)
指名答追问为什么再次强化人、事、物
3、 总结与过渡
师:大部分同学的童年生活与书中所写不大相同,这也正是作者写作《蓝调江南》的初衷,谁来读一读作者的话?
(PPT出示作者的话)
指名读师评价
师:因此,这不仅是一本状物类散文集,还是一本充满江南小城风情的回忆性散文集。
板书:回忆性散文集(这三个字之前已板书)
三、方法指导
1、师:可是,我们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中的人、事、物,更要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PPT出示)
板书:情
2、师:本学期,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如融情入景、内心独白、巧用修辞等。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阅读回忆性散文的好办法——关注双重视角。
一年级篮球教案(通用2篇)
一年级篮球教案 篇1
课程分析:
本学期孩子们接触了小篮球,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进步非常大,在抛接球、原地拍球球方面能力较强。而运球既需要拍球,更需要控球前进,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和身体移动能力,所以难度更大。运球技能不是一次集中教学活动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平时逐渐积累运动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加以巩固。孩子们在平时训练中已积累了很好的原地拍球技能,很多孩子会在送球回家时不自觉地边走边拍球,因此在原地拍球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开始,利用音乐带孩子做热身运动,将手腕、手臂等活动开,为运球做好准备。在基本部分,先请幼儿探索并示范各种玩篮球的方法,享受玩篮球的乐趣,同时体验与同伴合作玩球。在进行行进间运球时,分成两组,一组尝试,一组观察,让孩子们更好地调整自己地动作。再通过游戏巩固运球,并强调游戏规则,让孩子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课程目标:
1.练习行进间运球的动作,锻炼幼儿的控球能力,享受玩篮球的乐趣。
2.通过绕障碍物运球,锻炼幼儿的全身协调能力,并能与同伴互相合作。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安全意识。
课程准备:
蓝球13个;各个环节的音乐;雪糕桶8个;各种蔬菜和水果的模型。
课程过程:
1.播放入场音乐,小小运动员们入场。
2.热身活动,播放音乐,随音乐做律动。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老师身上穿的衣服吗?这是运动员叔叔们打篮球的时候穿的衣服,那今天我们的这个活动就和篮球有关,首先所有的小运动员们和老师一起听音乐来热热身吧!
一年级数鸭的教案(通用2篇)
一年级数鸭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熟活动,初步学会数出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一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根据使学生场景所提供的信息,说清楚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
教学难点:
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问题或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会数个数是1~10的物体。
教学难点: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
一年级数鸭的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一年级《春晓》教案设计(精选14篇)
一年级《春晓》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眠、啼、觉、少、晓”5个生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生字。
2.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教学过程:
通 用 教 案
个性化教案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孟浩然的《春晓》,你们会背诵吗?现在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找生背诵)
看同学们背诵的多流利,可是你们能把诗里的字都认下来吗?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看谁最先能把生字认下来。
二、读诗识字。
由于学生有基础,所以,认读生字是主要的。
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古 诗 首 晓 眠 觉 啼 少 离 荣 烧 尽
三、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1.诵读,感悟大意。
我们来读读吧!慢慢读,边读边想,看看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读、感悟、交流)
2.看图编故事。
你们一说,又让我想起了这幅图画(出示),再仔细看看这幅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图编个小故事?谁来试试。
3.启发想象。
假如你就是图中那个小熊早晨醒来,推开窗户,住外一看,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些什么?
4.美读。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飘着呢土的清香,眼前一片绿色,心情真的棒极了,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闭上眼,美美地背背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