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接力教案

时间:2025-04-05

《迎面接力》说课稿范文(精选2篇)

《迎面接力》说课稿范文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为活动主形式,迎面接力为副教材。快乐跳绳,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二、教学理念

  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 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 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四、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和学法是:

  教 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

  学 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查看全文

反思:1、迎面接力 2、小篮球练习:原地运动

    在迎面接力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是一项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田径赛跑运动项目,它除了体现个人的运动竞技外,还充分体现个人与团队运动技巧紧密配合的水平,同时集注意力、反应力、运动力、耐力以及交接棒的技术技巧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确一都不可。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体验整个运动过程的各关节与整个环节的紧凑性、灵活性、快捷性,使之真正掌握该运动项目的技术技巧,为发展更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爱好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蓝球原地运动练习,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会用手指拨球,使球能绕单、球绕身体及多种球性的练习,逐步掌握原地低姿运球、体侧运球和变速运球的高难度运动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今后篮球运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查看全文

迎面接力教学的几点反思

迎面接力是比较典型的奔跑游戏,在教学中经常被运用,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经常运用到的有迎面奔跑接力游戏,迎面运球接力游戏,迎面奔跑传递实物接力等等
  我在多次运用该游戏和观察别人运用此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该游戏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现列举如下:
迎面奔跑接力游戏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较强,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较高,跑速较快,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拍手时,极易发生碰撞。 或因跑速过快,拍手时一时收不住脚,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事故。另外,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和自觉性不高,在未拍手前就站在起跑线前,从而缩短了跑距,投机取巧,违反规则。 
  迎面运球接力和迎面奔跑传递实物接力游戏的弊端是传球或抛递实物时力量不容易控制,从而使接球或实物的学生,接不住球(实物),而且比较容易砸伤对方。另外学生在接球前就喜欢站在起跑线前,也违反了规则。
  针对上面的弊端,我经过多次上课的实践和观察,仔细揣摩,对游戏的做法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现阐述如下:在做迎面接力游戏时,将迎面拍手或迎面传球等,变为跑至队尾,再绕过队尾跑到排头,与排头拍手或将球等实物传递给排头。
  经过这样简单的改进,就有效地克服了上述迎面接力的弊端,这种改进具备以下优点: 
1、不容易发生碰撞,减少了教学事故的发生。 
2、克服了学生在未拍手或未接球前就超过了起跑线,防止了违反规则行为的发生。

查看全文

小学生迎面接力的弊端与改进

迎面接力是比较典型的奔跑游戏,在教学中经常被运用,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经常运用到的有迎面奔跑接力游戏,迎面运球接力游戏,迎面奔跑传递实物接力等等。
  我在多次运用该游戏和观察别人运用此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该游戏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现列举如下:
  迎面奔跑接力游戏的竞争性和对抗性较强,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较高,跑速较快,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拍手时,极易发生碰撞。 或因跑速过快,拍手时一时收不住脚,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事故。另外,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和自觉性不高,在未拍手前就站在起跑线前,从而缩短了跑距,投机取巧,违反规则。
迎面运球接力和迎面奔跑传递实物接力游戏的弊端是传球或抛递实物时力量不容易控制,从而使接球或实物的学生,接不住球(实物),而且比较容易砸伤对方。另外学生在接球前就喜欢站在起跑线前,也违反了规则。
  针对上面的弊端,我经过多次上课的实践和观察,仔细揣摩,对游戏的做法进行了改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现阐述如下:在做迎面接力游戏时,将迎面拍手或迎面传球等,变为跑至队尾,再绕过队尾跑到排头,与排头拍手或将球等实物传递给排头。
  经过这样简单的改进,就有效地克服了上述迎面接力的弊端,这种改进具备以下优点:
1、不容易发生碰撞,减少了教学事故的发生。
2、克服了学生在未拍手或未接球前就超过了起跑线,防止了违反规则行为的发生。
3、在做迎面运球或迎面传递实物接力时,避免了球和实物砸伤对方。

查看全文

一年级迎面接力跑教案(精选2篇)

一年级迎面接力跑教案 篇1

  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

  二、基本部分:(28)

  1.向后转(齐步)

  (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一年级迎面接力跑教案 篇2

  教学任务: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传接棒的方法与时机。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整齐报数,检查学生出缺勤情况。

查看全文

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 能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二、基本部分:(28')1.向后转(齐步)(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2)教师讲解示范。(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2.迎面接力跑(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3)要求:1.传递 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三、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3.宣布下次课内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