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精选15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 篇1

  24 印度洋上生死夜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师引读课题)

  一、复习导入

  1、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2、谁再用小标题的形式简单叙述一下。

  (板书:遇险——选择——报信——脱险)

  二、学习课文

  1、过渡:今天我们将跟随皮埃尔来到那个夜晚,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通过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2、过渡:当皮埃尔和妻子克勒松正在他们租的小艇上享受快乐时,灾难正一步步走进他们。自由读第二、三小节,思考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交流得出:1、妻子受伤2、海啸

  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皮埃尔意识到海底即将发生地震呢?(引导学生读课文)

  3、面对这样的险境,他们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句。(小黑板出示“现在唯一的办法是迅速返回港口。”)

  齐读,后问:这个“惟一”你是怎么理解的?

  4、于是,皮埃尔迅速掉转船头,在海上飞驰,但转而另一个念头冲入他的脑海:(教师引读“不……信息。”一句)

  思考: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念头?

  (你能读好这一句吗?/你能通过朗读把皮埃尔的高贵品质表现出来吗?)

  语气:斩钉截铁、责任心、勇气指导朗读

  5、接着,皮埃尔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上的插图。想想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6、多么勇敢的皮埃尔啊!当他在一心想着那艘轮船的安危时,然而他自己的处境也是糟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黑板出示“抽搐”一句)

查看全文

《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设计 篇1

  佚名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世界地图。

  A、世界上有哪四大洋?

  B、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

  2、板书课题。

  A、看到这个题目,可以知道些什么?

  B、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各自默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讨论下列词语的意思:

  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

  A、猝不及防:猝,忽然。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预防。

  B、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脸面。

  C、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结合生活实际讲解。

  D、耗尽:消耗光了。

  E、须臾:极短的时间。

  (相机指导字型及难写部分。)

  3、齐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5、读后讨论小结:

  时间:1998年6月21日夜里;

  地点:印度洋上马斯科林群岛的海洋中;

  人物:法国船长皮埃尔和他的妻子克勒松;

  事情:船长皮埃尔携妻子克勒松夜游印度洋,克勒松不幸落水,为章鱼缠住,被夺回后仍生命垂危。与此同时,皮埃尔得知附近即将发生海啸,顾不得抢救妻子克勒松,冒着生命危险向客轮报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查看全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作者:杨晓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3、通过教学,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将自己以及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一、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主要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学习生词

  1、这一环节参插在第二流程中进行。

  2、读准“猝、搐”的读音。

  3、掌握生字“臾”的笔顺。

  4、理解“猝不及防、须臾”的意思,尤其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5、描红、临写放在第二流程后进行。

  四、看图说话

  1、找出课文插图与文中那一节相对应。

  2、默读第五节,说说图意,内容包含事情的四要素。

  五、体会中心

  1、灯语的内容是什么?

  2、此时,皮埃尔除了在打灯语,还在干什么?

  3、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怎样?

  4、学到这儿,你想对皮埃尔说什么?

  5、在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思想感情。

  六、感情朗读

  1、选择1至两个令你感动的片段读一读。

  2、指名感情朗读片段。

  七、练笔升华

  1、结合上文,补充省略号中的话。

  “亲爱的,原谅我……”

  2、简要交流。

  八、赠送名言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查看全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溧阳市实验小学 钱友红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

  1、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

  一、检复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印度洋上生死夜》。

  1、快速浏览课文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第一段留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妻子克勒松伤势严重;皮埃尔十分爱自己的妻子克勒松。)

  在这紧要关头,皮埃尔要做的肯定是┅┅(挽救妻子克勒松。)

  可是,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可见,克勒松已经不幸去世了。

  此刻,面对这种情况,你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哪些问题?

  (1、为什么不救自己的妻子?2、还有什么比妻子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吗?3、为什么说“你可以安息了?”)

  2、整合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懂一个问题: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

  二、自主合作学习,精读感悟。

  (一)、布置自学思考题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把自己感触深的语段画下来,多读一读,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查看全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篇1

  24 印度洋上生死夜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上两节课的初步学习,相信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从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表现手法以及主人公皮埃尔给人精神上带来的感染等方面进行细细地揣摩。

  三、展开讨论

  上节课结束前,每一小组都派代表提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教师补充、完善)

  好,接下去各组围绕本组所提的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请大家大胆交流自己的意见,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必要的时候,在书上及时记下自己当时的收获、感想。

  (进行讨论)

  四、各组交流

  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肯定是大有收获,下面,我们就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一人发言,其余可作补充,可以读(读文中的好词佳句,读出感情),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作适当复述,把你们小组讨论的问题研究透彻,好让其他不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同学也能听个明明白白。

  五、总结全文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本文所注重人物的行动描写和心理刻画,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感受到了。大家说得真好,尽管课文中没有直接赞颂皮埃尔的话,你们却能从皮埃尔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中感受到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他的这些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查看全文

读中自悟 探究对话—《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1篇)

读中自悟 探究对话—《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读中自悟 探究对话—《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于小冬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0

  读中自悟 探究对话—《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于小冬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体会皮埃尔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课前交流:观看有关海啸的视频和图片。

  (1)看到这悲惨的一幕,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2)师: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悲伤。我们多么希望这场海啸没有发生过,我们多么希望即使发生了这场海啸,人们也能够幸免遇难……

  2、上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引读课题:印度洋上生死夜)。

  二、交流感悟,体验情感。

  (一)方法引路,走近皮埃尔。

  1、师:当皮埃尔携着妻子在印度洋上遇到死亡威胁的时候,皮埃尔选择了离开还是留下报信?(出示第4自然段有关内容。)

  (1)皮埃尔为什么选择留下报信?(用“因为……所以”回答。)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