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案(通用12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6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程序:
一 导入:
1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 师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可能提出:“专列”是什么意思?“燕子专列”又是什么意思?)
二 认读生字
1 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 生看大屏幕。先读字再读词语,指名领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生字学的真好,我们把课文自己大声的读一编,老师要求同学们把字音读正确,做到不丢字,不多字,把课文读流利。(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非常关爱燕子?
生关注第三段。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师指导学生从“立即、冒、顶、四处”这些词语感受到人们行动迅速,不怕严寒到处找燕子的情景。
4 师:你能体会到瑞士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吗?(生自由发言)(师请学生读一读)
5 师:为什么把燕子装上火车运往南方呢?(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6 师:是谁决定用火车把燕子运往南方呢?(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指导学生从政府决定中体会到对燕子的重视和关爱。
7 生分段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组织两组,然后齐读。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3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创设情景学习政府救助燕子
1 听北风吹的声音,体会北风中燕子的心声
2快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政府是怎么做的
3 用广播用新闻每体来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中有个词叫---呼吁。
4 我的小播音呼吁人们奉献爱心
5 ppt 出示引语“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你好,瑞士’时间,现在播放一则紧急通知``````````”谁是播音员
7 师总结:当时,瑞士政府就是像你们那样动情,并且用动之以情,之以理的方法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全国人民奉献爱心,正式因
为瑞士政府这样重视,所以才有了这千古奇观----(师指课题)
燕子专列。
三 看图学习贝蒂怎么帮助燕子
1 在政府的号召下,居民们纷纷出去寻找燕子,你们看这是当时
在救护燕子的现场拍摄到的一幅照片。你们快速的读一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这幅图片的文字照片
2 小贝蒂在乎什么
3 看图体会天气的寒冷
4 看图,看看她的动作,看看她的神情,想想看她仿佛
在说什么
5贝蒂身体里的热气呵出来,好象在为小燕子祈祷,从她的一系列动作当中,让我们感觉到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让我们再读这一段话,谁来
《燕子专列》教案(通用20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生字预习检查,读的既对又快的可以模仿小燕子的动作
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
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
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自读、体会。(第四自然段)
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
(1)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小贝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找我们,要找到我们容易吗?
(2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5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生字预习检查,读的既对又快的可以模仿小燕子的动作
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
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
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自读、体会。(第四自然段)
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
(1)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小贝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找我们,要找到我们容易吗?
(2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
燕子专列教案(通用12篇)
燕子专列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本设计凸现“用教材”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词析句的一个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是教材本身蕴涵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表达的效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收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小燕子吗?能唱一支赞美小燕子的歌或背一首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读了课题,你想了解点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歌曲、诗入手,虽简单、朴实,但这是“真功夫”,是“厚积而薄发”。“发”在哪儿?这就要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巧妙引导,灵活渗透,实现新旧知识的建构。当学生面对《燕子专列》这一富有个性化的课题时,趣——自然浓!情——自然深!问题——自然也不少!可以说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了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