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导游词(通用13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青藏铁路穿行而过。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它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和长达32公里的奇异“万丈盐桥”风光,使它的名字响亮了半个多世纪。
尔汗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察尔汗盐湖海拔最低点为2200多米,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但风景奇特。整个湖面好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遗憾的是土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
盐湖导游词(精选13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670米,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大柴旦110多公里。南北宽40多公里,东西长140多公里,总面积为5800多平方公里。它是柴达木四大盐湖中面积最大、储量最丰的一个,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在世界排名第二。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它有着极为丰富的钾镁盐资源,其储量达500亿吨,是我国钾镁盐的主要产地。
察尔汗盐湖,地处戈壁瀚海,气候炎热干燥。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加之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湖内高浓度的卤水逐渐被结晶成盐粒,尤其是盐湖面被结成1-2米、乃至3-4米厚的盐盖,而且异常坚硬。这种盐盖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著名的青藏铁路、敦格公路和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钾肥厂,都是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的。
察尔汗盐湖周围地势平坦广漠,风光特异。整个湖面就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陆地沃野,而上面却没有一株青草。风和日丽时,浩瀚无垠的湖面,热气升腾,波光闪闪,好象是碧波万项的海洋,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人们打从老远可以看到湖面上不断闪现的座座山峰,片片林海,或幢幢高楼。盐湖上有万丈盐桥,盐海玉波等景观。
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四大盐湖中开发较晚的一个,但却是开发规模最大的一个。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在察尔汗盐湖上修筑了我国第一座盐桥公路。五十年代末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干旱广漠的盐湖上安营扎寨,用土法生产出第一批钾肥。以后,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一座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大型钾肥厂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可年产优质钾肥20万吨。与此相适应的其他设施也在湖畔耸立起来。不久的将来,察尔汗盐湖将会变成柴达木的一座化工城。
盐湖导游词(精选19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距西宁750公里。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但风景奇特。整个湖面好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遗憾的是土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风和日丽时,浩瀚的湖面如同一个巨大的宝镜,放射出银色的光芒,热气腾腾,波光闪烁,真似碧波万顷的海洋。您若有幸,还会看到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令人神情恍惚。湖中的盐花,晶莹透明,千姿百态,有的像珊瑚、宝塔、花朵,有的似星座、象牙、宝石,令人爱不释手,赞叹不已,被誉为蓝色的花。置身于花丛中,使人遐想无边,仿佛在仙境中漫游。
湖中还出产被誉为“盐湖之王”的珍珠盐,颗颗纯白如雪,粒粒莹洁如玉。湖上现已建有中国最大的年产100万吨的青海钾肥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盐湖导游词十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明显受香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
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期。
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盐湖的形成是由于灾难或地壳运动,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
盐湖导游词(精选18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670米,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大柴旦110多公里。南北宽40多公里,东西长140多公里,总面积为5800多平方公里。它是柴达木四大盐湖中面积最大、储量最丰的一个,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在世界排名第二。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它有着极为丰富的钾镁盐资源,其储量达500亿吨,是我国钾镁盐的主要产地。
察尔汗盐湖,地处戈壁瀚海,气候炎热干燥。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加之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湖内高浓度的卤水逐渐被结晶成盐粒,尤其是盐湖面被结成1-2米、乃至3-4米厚的盐盖,而且异常坚硬。这种盐盖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著名的青藏铁路、敦格公路和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钾肥厂,都是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的。
察尔汗盐湖周围地势平坦广漠,风光特异。整个湖面就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陆地沃野,而上面却没有一株青草。风和日丽时,浩瀚无垠的湖面,热气升腾,波光闪闪,好象是碧波万项的海洋,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人们打从老远可以看到湖面上不断闪现的座座山峰,片片林海,或幢幢高楼。盐湖上有万丈盐桥,盐海玉波等景观。
察尔汗盐湖是柴达木四大盐湖中开发较晚的一个,但却是开发规模最大的一个。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在察尔汗盐湖上修筑了我国第一座盐桥公路。五十年代末期,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干旱广漠的盐湖上安营扎寨,用土法生产出第一批钾肥。以后,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一座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年产量达100万吨的大型钾肥厂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可年产优质钾肥20万吨。与此相适应的其他设施也在湖畔耸立起来。不久的将来,察尔汗盐湖将会变成柴达木的一座化工城。
盐湖导游词(精选9篇)
盐湖导游词 篇1
简介:
茶卡盐湖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古往今来,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羌人就采盐换物,清代官方还在这里设立了盐局,历史上的“青盐”在西北地区名闻遐迩,主要指的就是这里的盐。而今,这里则以绝妙的风光吸引着各路游人纷至沓来。
一、开发的有利条件
A、独特的自然风光
茶卡盐湖造就了一个奇观:水上漂茶。与其它盐湖不同,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由于茶卡盐湖大量的湖盐类沉积矿物结晶析出并结成数米厚的“盐板”,而其上又铺着一层几毫米厚的水,因此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见。然后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车,缓缓通往湖心,空旷的盐湖,矗立的神奇的盐雕,直直的铁路,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国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盐湖地处柴达木东部边缘的乌兰县茶卡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300公里,离国家级风景区青海湖鸟岛100公里,是种羊场、青海湖三日游的必经之地。盐湖紧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游客到茶卡盐湖可选择自驾、乘坐专线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西可以直达敦煌和拉萨。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国唯一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出西藏的旅游线,大多数外国游客在此观光后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