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5-04-05

学前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学前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中的鲜明风格,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线条及造型美。

  2、能尝试上述表现手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教学难点:绘画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1、国画绘画工具和材料。

  2、幼儿用书《可爱的小狗》。

  教学过程:

  1、通过"福娃"认识画家的姓名。出示"福娃"并提问:

  师:小朋友认识它们吗?

  师:你们知道这些"福娃"是谁设计的吗?

  2、欣赏画家的《可爱的小狗》

  师:你看到这些作品有什么感觉?这些小狗可爱吗?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3、师幼共同讨论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

  师:画家是怎样画狗?用的是什么方法和材料?作品中使用了几种颜色?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样的笔触?你觉得小狗的什么地方被画得仔细逼真且和真实的狗很接近?什么地方被画得简单些且只是用简单的笔触勾画一下?画家为什么要这样作画?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

  画家笔下的狗,是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灵性十足,非常讨人喜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多种手法糅合起来的迹象,线条奔放而流畅,使人们享受到一种永恒的美。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指导幼儿尝试运用画家使用的笔法画一只小动物。

学前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

查看全文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精选2篇)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美丽的花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瓶形状的认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卷、粘的形式设计花瓶。

  2、感受花图案与线条的美,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喜欢擦袄做活动,能主动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

  1、剪好的废旧报纸若干

  2、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3、教师预先做好的一个花瓶、各种花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春天来到了,大地万物复苏,树木、小草都发芽了,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儿都开得漂亮极了,老师实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给我们小朋友当礼物呢?

  2、教师把各种花朵分给幼儿。

  3、那么漂亮的花儿,我们得用一个漂亮的花瓶来陪衬。

  (二)教师示范操作1、我先做好了一个花瓶,教师出示已经做好装饰好的花瓶。

  2、它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解方法:先用废旧报纸以卷的形式卷成一个小棒,用固体胶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报纸卷好的小棒来粘出花瓶的轮廓,最后用水彩笔装饰,画上线条与图案。

  4、花瓶可不止一种形状,还有很多漂亮的形状呢,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花瓶。请幼儿参考。

  5、你想要怎么做?与旁边幼儿讨论。

  (三)幼儿操作1、教师提要求:

  (1)与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后分工合作。

  (2)制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并把你们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适当提醒。

  (四)讲评

  1、你们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错哦,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呢?

查看全文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精选3篇)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绘画形象的基础上大胆想像,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2、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体验交换作画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根据任意图形想像作画和合作绘画的经验。

  2、勾线笔、背景音乐、油画棒、画纸。

  3、坐位安排成环形。

  活动过程:

  一、引导

  1、出示基本图形,启发幼儿说说:“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2、从简单的基本形开始,分步骤示范,让幼儿猜想老师画的是什么。

  3、师生共同想象添画,让幼儿感知其中的创造性和变异性。

  4、讲解“大转盘式作画”的方式和游戏规则。

  二、创作

  1、幼儿按“大转盘式作画”的方式和规则作画。(播放优美的音乐)

  2、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绘画形象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3、教师参与活动,并积极引导。

  三、交流、体验

  1、引导幼儿回忆、寻找自己原先的创作图案,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2、展示幼儿作品,谈谈“大转盘式作画”的感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根据作品创编故事,并相互交流。

学前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瓶子变身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固体胶在瓶子上作画,并用面粉粘贴完成作品。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面粉装在衬衫盒子里每组一份,教师范画作品若干,湿毛巾和餐巾纸若干,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固体胶每人一份。

查看全文

学前班美术活动:会变的颜色

  
活动目标:

1感知颜色混合后的饿变化,对色彩变化感兴趣。

2通过创编儿歌,使幼儿感受到颜色给生活带来的多姿多彩。

3乐于参加“色彩变变变”的活动,体验活动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魔术帽,颜色宝宝和西瓜、葡萄、橘子的图片,水粉颜料,碟子,棉签,毛巾。

活动过程:

一、            (1)谈话导入。以“神奇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利用魔术帽,从里面引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拿出一个白色的碟子,上面有红、蓝两个颜色宝宝。开始变魔术了,

提问:1有什么变化?

      2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

      3谁能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

(3)把变出来的颜色,用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

提问:

1 绿色可以画什么? (西瓜、叶子、小草。。。)

2 紫色可以画什么?(葡萄、茄子。。。)

3 橘色可以画什么? (橘子。。。)

二、(1)教师把变化出来的颜色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颜色变、变、变》

       黄蓝好朋友,手拉手变成绿色画(西瓜、叶子、小草。。。)

红蓝好朋友,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葡萄、茄子。。。)

黄红好朋友,手拉手变成橘色画(橘子。。。)

(2)让幼儿自己大胆的念儿歌。(可以不用按照儿歌顺序念读,可以颠倒顺序)

三、操作活动:

    每个小朋友都会拿到一个碟子,碟子里分别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老师还为每个

查看全文

学前班美术《喷刷画》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喷刷画

活动目标:一、感受喷刷画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大胆创作。

二、学习喷刷的技能,能独立,有序,正确的使用工具。

三、大胆使用颜色,注意色彩的和谐,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活动准备:一、准备各种颜料(每组若干),各种图形的卡片若干,废旧牙刷,小沙网,画纸,围裙人手一个,示范画若干。

二、用幼儿完成的作品布置活动室的墙壁。

三、幼儿观察、欣赏自己及其他小朋友的喷刷作品。

活动过程:一、进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欣赏示范画,说说其中的内容,及制作方法。

二、请幼儿观察和学习喷刷画的制作方法。(展示多张喷刷画及牙刷、小沙网等工具,并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范过程:首先用树枝(花、草、卡片等辅助物)在白纸上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用牙刷蘸上颜料,在小沙网上来回刷,把颜料刷在纸上。把纸晾干后,再取下树枝,画纸上就会留下喷刷画的图案。这样,喷刷画就制作完成了。]

查看全文

幼儿园学前班美术教案(精选2篇)

幼儿园学前班美术教案 篇1

  授课时间:20分钟

  授课地点:新桥幼儿园

  授课班级:大一班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上课传授知识的同时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的精神集中,画出美丽的画,并启发他们要爱护小动物,有颗爱心。

  教学难点:课上用的道具要齐全,准备充足。引起小朋友的高度重视,感兴趣,那么就需要在课上准备做一个游戏。

  教学准备: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教学环节: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