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感言

时间:2025-04-04

学雷锋感言(精选7篇)

学雷锋感言 篇1

  伏山二小是地处商城县偏远的农村中学,现有10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多年来,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立足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树新风,展示了当代师生的崭新精神风貌。立足校内,服务社会,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此,学校历年被评为 “全市文明学校”、“县文明学校”、“乡先进单位”、“乡文明单位”、“高中招生先进单位”、“职教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形成良好的舆论范围

  为抓好学雷锋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德育副校长主抓,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和各年级的班主任为组员。学校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领导的重视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一次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团员和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中去。以后每年三月,学校都要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和讨论学雷锋活动的有关话题。学校还利用校报、橱窗板报、黑板报等媒体及时刊登宣传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现在学校已经形成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二、全员参与,组织严密,精心打造德育品牌

  全校师生参与学雷锋活动,为此,学校确立了党政齐抓共管、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学雷锋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小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意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着手并且关注校内外的大事,打造出我校德育工作的品牌。

查看全文

学雷锋感言(精选7篇)

学雷锋感言 篇1

  春的气息姗姗来迟,虽已阳春三月,寒风依然还挂在树梢。

  三月十三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六,我们二十班的同学们来到重庆路万达广场,兴致勃勃的开展了一次学雷锋——“义务宣传3·15”的活动。

  当一双双冻红的手接过雪白的传单时,心情是激动的。同学们只拒绝过大街上递来的传单,何曾尝试过向别人递传单的感觉呢?

  早九点,街上的人还不多,大都是匆匆而行的情侣夫妇,或是劳动者。本来大家还做了准备,要把丢在地上的捡起来,但人们并没有那样做,只是默默的接过来,有人看了看,也有人直接折了起来。并没有粗鲁的拒绝。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很快,短短20分钟,大家就“两手空空”了!

  这次活动虽短,意义却不小。我们经历了一次“换位思考”,让自己到一个在下的地位,切身体验了人情冷暖,体验了投身于社会的实际感觉,这有利于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接近生活,体验生活。发传单者同样需要你的尊重。

  其实与其每天“宅”在家,倒不如多多参加集体活动,拓宽视野,积淀阅历,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将一一得到报偿,不要放过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学雷锋,就是品质的升华。

学雷锋感言 篇2

  从上个世纪60年代,雷锋就是那个时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与偶像。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的名字及雷锋精神穿越时空,在当代的影响仍然是那么巨大。

  我们已故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曾这样概括:“雷锋精神是伟大的,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查看全文

小学生学雷锋活动感言(精选3篇)

小学生学雷锋活动感言 篇1

  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母亲被逼死,父亲被枪打死,十二岁的哥哥为别人打工活活累死,他从此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后来他当上解放军,一心为人民服务,所以常常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帮助人民。有如此坎坷经历的他,就是与我们相约三月的雷锋。

  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短暂的22个春秋,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在我们心中竖起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他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他却成我们学习的榜样。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一)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才能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更要有探索精神。对于我们人民教师而言更要有不言放弃的“钉子”精神。

  (二)一心为公

  雷锋同志敢于为集体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深感佩服。雷锋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学习他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

  (三)团结一致

  雷锋是一个团结集体,服从集体的人。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更要学习他这一点。敢于为集体出力奉献,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是这句话的履行者,他用年轻短暂的生命诠释这句话的含义。同时这句话,也给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活力。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个真正的党员。哪里需要帮助那里就有他。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更是弘扬这种精神。作为人民教师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

查看全文

学雷锋感言该怎么写(精选4篇)

学雷锋感言该怎么写 篇1

  伏山二小是地处商城县偏远的农村中学,现有10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多年来,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立足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树新风,展示了当代师生的崭新精神风貌。立足校内,服务社会,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学雷锋活动的内容,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此,学校历年被评为 “全市文明学校”、“县文明学校”、“乡先进单位”、“乡文明单位”、“高中招生先进单位”、“职教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认识明确,形成良好的舆论范围

  为抓好学雷锋活动,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德育副校长主抓,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和各年级的班主任为组员。学校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领导的重视为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一次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团员和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中去。以后每年三月,学校都要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和讨论学雷锋活动的有关话题。学校还利用校报、橱窗板报、黑板报等媒体及时刊登宣传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现在学校已经形成浓厚的学雷锋氛围。

  二、全员参与,组织严密,精心打造德育品牌

  全校师生参与学雷锋活动,为此,学校确立了党政齐抓共管、学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学雷锋活动小组和志愿者小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注意引导师生从身边小事着手并且关注校内外的大事,打造出我校德育工作的品牌。

查看全文

小学生学雷锋活动感言(通用3篇)

小学生学雷锋活动感言 篇1

  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母亲被逼死,父亲被枪打死,十二岁的哥哥为别人打工活活累死,他从此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后来他当上解放军,一心为人民服务,所以常常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帮助人民。有如此坎坷经历的他,就是与我们相约三月的雷锋。

  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短暂的22个春秋,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在我们心中竖起一座高高的丰碑。雷锋——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他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他却成我们学习的榜样。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

  (一)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丢弃浮夸和浮躁,才能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更要有探索精神。对于我们人民教师而言更要有不言放弃的“钉子”精神。

  (二)一心为公

  雷锋同志敢于为集体为国家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深感佩服。雷锋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个人的利益上升为国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学习他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

  (三)团结一致

  雷锋是一个团结集体,服从集体的人。我们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工作,更要学习他这一点。敢于为集体出力奉献,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是这句话的履行者,他用年轻短暂的生命诠释这句话的含义。同时这句话,也给雷锋精神注入新的活力。雷锋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个真正的党员。哪里需要帮助那里就有他。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更是弘扬这种精神。作为人民教师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

查看全文

学雷锋受助者感言(精选6篇)

学雷锋受助者感言 篇1

  几年之前,学校建成了学生宿舍楼,有几名远郊区县的考生被我校高中录取。

  也可能是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以及文化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仅从外貌判断,随便一眼就能从上千个学生中把他们认出来。当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两天下来,总务主任老张发现:有一位男同学总不去食堂吃饭,而晚饭坐在食堂也只泡两包方便面。要说学校的饭菜与家里的小炒相比说不上有多好,但还不至于吃不下。虽然早晚饭自己买,中午8元自助质量还是说得过去的。而方便面是1·6元一袋,吃两袋也不过3·2元。看来这男位生不是嫌饭菜不好,而是生活上遇到不小的困难。于是当即上前询问便得知,这个学生姓黄,家中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又因仅靠种地为生,母亲年岁较大还有病;所以,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他到城里读书,每天伙食最少也得十五、六元,这在他家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据他讲,临开学还是村主任给他200元才来报道的。老张当即掏个人腰包给他办了一张200元的饭卡,第二天还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

  经调查,小黄所说情况属实。其他几个农村来的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于是,学校采取项4项措施,第一,协调委托代办食堂,根据不同情况给这几个孩子免掉50%以下不同比例的餐费,只有小黄一人全免。第二,免掉不同比例的住宿费、校服、书费及活动费等。第三,为他们向区教委申请奖学金。第四,由校团委、学生会发起倡议,将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确定为学校“爱心日”,提倡每位师生捐一元钱,建立学校“爱心基金”。将师生们的捐款,用于救助这些同学完成学业。师生们十分关心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每次发放补助都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