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案

时间:2025-04-05

学会看病教案(通用15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查看全文

《学会看病》教案(通用15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学会看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这一篇阅读课,在老师的帮助下,最主要的是靠大家自己来学习阅读,有信心学好吗?(有)

  1、词语。真有自信!昨天预习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通课文的?相信你一定能读这些词。

  打蔫儿         拖沓

  ①指名读,正音

  ②这两个词文中是描写谁的?(病中的儿子),人在生病时往往是怎样的?(显得没精神,步子沉重……)

  ③这两个词正是描写出了儿子病时的模样。

  喋喋不休     忐忑不安

  ①谁来读好第二组词语?

  ②联系语境理解“喋喋不休”

查看全文

《20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15篇)

《20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得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得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得句子,体会母亲感情得变化,感受母亲浓浓得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得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得浓浓得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得感受,会背得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得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得爱是无私得,是无微不至得。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得时候,做过多年医生得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得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得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得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得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得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得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得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得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得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查看全文

学会看病优秀教案(精选14篇)

学会看病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生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医院呢?(学生回答)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2、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合作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2、和同桌交流,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出示词语,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小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

查看全文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12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 “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教师】蓝远泉

  【授课对象】南武实验小学五年一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能说说你的经历吗?

  师:现在有一个母亲,在她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及时给儿子治病,反而逼儿子一个人独自去医院看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学会看病》,书写课题。

  (二)整体感知: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通读一遍课文,思考

  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是怎么做的?你同意母亲的做法吗?找出理由。

  预设 生答:母亲没有亲自给我治病,她告诉我看病的具体流程,要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师:母亲究竟是怎么逼着我去看病的呢?来看看我和母亲的对话(屏幕显示),生读 师:从对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预设:残忍、狠心、冷漠、坚决

  师:接下来,我来扮演儿子,谁想来扮演母亲?一起来读读这对话。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体会母亲坚决的态度)

  师:如果你就是儿子,你赞同母亲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查看全文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15篇)

《学会看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爱,感受爱。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去年我们在三楼会议室一起学习的是哪一课?(麻雀)从那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母爱都曾经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现在老师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妈妈的爱》(师配乐朗诵)

  2、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生自己回答)

  3、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步回忆课文。

  1、昨天预习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读通课文的?(生答)还有不一样的吗?(生答)你读得很认真。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后,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会读书。你们都觉得这是一位关爱孩子的母亲。那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爱孩子的母亲呢?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请打开书本105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母亲心理的句子,从中去寻找依据。

  三、交流体会母爱

  1、你划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