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我少了一个雪花片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孩子们的自我中心都比较强,于是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 这天,我刚把桌面玩具发完,ben就很委屈的跑来寻求帮助:“老师,chuck抢我的雪花片了!”于是,我来到chuck面前问道:“chuck,你抢ben的雪花片了吗?”“我又还给他了。”chuck大声的说。“嗯,好孩子,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东西,知道吗?”“知道了。”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不妥,chuck平时虽有点调皮,但还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会抢别人的玩具呢?于是我蹲下身来,搂住chuck的肩膀,问道:“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玩具?你自己不是有吗?”“我少一个雪花片。”chuck不高兴的说。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个小飞碟,只缺一个雪花片就完成了。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样子对他说:“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你照老师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一个雪花片的!”chuck饶有兴致的把耳朵凑过来。听了我的“秘诀”,他就高兴的点点头,来到ben的面前说:“ben,我的小飞碟就差一个雪花片就完成了,你能借一个给我用用吗?我用完了会还给你的!”ben看了看他手中的小飞碟,爽快的答应了。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chuck的有礼貌和ben的乐于助人,并号召全班小朋友向他俩学习。 这件事使我想到,教师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仅仅充当一个公正的老师是不够的,而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中班雪花片游戏教案(通用2篇)
中班雪花片游戏教案 篇1
【中班雪花片游戏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观察感知物体的特征,尝试按自己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2、 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二、 活动准备:
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雪花插片(两种形状、两个大小、两种颜色差异),每人一份
三、 活动过程:
1、 感知雪花片的特征,尝试将雪花片分成两份。
☆教师:看看小朋友的面前有什么?有哪些雪花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鼓励幼儿先和同伴讲讲自己的发现,再请部分幼儿说出雪花片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教师:雪花片要回家了,一样的雪花片要住在一起。想一想,哪些雪花片可以住在一起呢?请你试着分一分。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按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吧雪花片分成两份。
2、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分好的雪花片拿上来给大家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类的?
☆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分来后的两份雪花片,有错误时讨论
并进行调整。
☆鼓励使用不同分类方法的幼儿大胆的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分雪花片的不同方法,感受多角度分类。
3、尝试用各种方法再次将雪花片分成两份。
☆鼓励全体幼儿穷尽所以办法,讲雪花片分成两份。 ☆分好后请同伴之间讲一讲自己按什么标准分类的,每种雪花片各几片
中班雪花片游戏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运用撕撕、拼拼、贴贴、涂涂的方法制作美丽的雪花。
2、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七彩雪花(精选7篇)
七彩雪花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巩固撕纸的能力。
2、 巩固对红色、黄色、绿色的认识,认识新颜色蓝色。
3、 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 各种颜色的彩纸。
2、 课前学会歌曲《小雪花》。
3、 人手一个操作盒。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雪花》
老师: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老师:你见过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对了,冬天还会下雪,那我们前几天唱过的《小雪花》你们还记得吗?
老师:那现在跟着小胡老师来唱一唱,好吗?
老师:某某宝宝,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学一学吗?
老师:某某宝宝,你见过的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也来学一学?
老师:现在我们宝宝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雪花飘,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用撕纸的方法表现雪花
老师:宝宝们,雪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小胡老师却见过七彩的雪花,你们看!
(这时老师洒出七彩雪花,并说下雪了)
老师:这些雪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哦,有很多颜色的,所以是五颜六色的,是七彩的雪花。
老师:宝宝们,你们想不想也来下雪?
老师:那我们要先来做雪花,先看看小胡老师都为你们带来了那些颜色的纸来做雪花?
老师: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颜色的?
(依次出现颜色,重点认识蓝色)
老师:好了,现在先来看小胡老师是怎么来做雪的?
老师:对了,是撕的,看看小胡老师是怎么撕的,从盒子里面拿一张你最喜欢的颜色的纸,然后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一个手用力往下撕,这样一片雪花 就撕好了。
晶莹的雪花(精选2篇)
晶莹的雪花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美丽的雪花及冬天的表现,使学生体验冬季的特点。
2、初步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学生要学习雪孩子勇敢、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沙锤、剪刀、雪花剪纸、布袋。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铃儿响叮当》,自由做动作进教室。
2、随音乐做律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2、老师 出示五幅图,引出有趣的故事《雪孩子》。
3、讲故事《雪孩子》,感知故事中人物的心灵美、语言美、音乐美。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一天,天晴了……
4、启发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向雪孩子学习什么?
5、请同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老师准备好各种头饰。
6、雪孩子为救小白兔,牺牲了自己,同学们想不想让他回到我们身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歌《铃儿响叮当》。
(三)、歌曲教学《铃儿响叮当》
1、听歌曲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印象。
2、分句跟着老师学唱歌词,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3、随着乐曲旋律自由哼唱、拍手
4、鼓励学生用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5、每年圣诞节,圣诞老爷爷都要给我们送来精美的礼物,让我们来一起制作圣诞节的礼物吧。
《雪花》教案(通用12篇)
《雪花》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每次晨间活动玩雪花片,总有几个小朋友会拿着雪花片来问我:“王老师,这两个雪花片看上去不是一样的吗?怎么会插不进去呢?”我总是说:“你再看看哪,它们真的是一样的吗?”在整理玩具时因为放错雪花片而产生的争论也时常出现:“这不是放在这里的。”“这是放在这里的。”……为了使幼儿能准确地辨别它们,我结合主题活动《比一比》,设计了这一综合活动《相似的雪花片》,让幼儿通过看看、摸摸、比比的形式,发现雪花片的不同之处,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它们。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两种雪花片的不同之处,并能快速、准确地区分它们。
2、练习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掌握平衡的动作要领。
3、乐意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每组两种雪花片若干,每个幼儿2个盒子。
2、塑料小筐4个,场地中间画4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小路一端放上雪花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两种雪花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这是什么?(雪花片)雪花片可以做什么呢?幼儿回答。
2、寻找相同点。
(1)师:这两种雪花片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它们的形状一样,都是圆形的,大小也一样,它们都是塑料的。
(3)师:那它们可以插在一起吗?为什么?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动手进行操作。
(4)教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看上去像是一样的,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它们一个厚,一个薄,所以不能插在一起。那它们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关于《雪花》的优秀教案(精选14篇)
关于《雪花》的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带孩子们一起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2、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雪花的特征。
3、通过折、剪,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让幼儿掌握三等分对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幼儿能够按照所画图形剪掉阴影部分。
教学准备:
1、情境准备:选择冬天下雪的天气。
2、材料准备:放大镜黑纸片《雪花》图片白纸若干。
3、经验准备:有在户外玩雪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带孩子到户外玩雪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1、孩子们,现在我们出去玩雪,你们看一看,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一片一片落下来像什么?
2、雪花落到了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丰富幼儿词汇,如:雪花落到了树枝上,树枝上挂满了……,雪花落到了屋顶上、大地上厚厚的像……)
二、观察雪花。
接一片雪花,让幼儿感知雪的特征,观察雪在手心融化的过程。
1、雪花落在你的手上是什么感觉?咦,雪怎么不见了?
2、请用黑纸片接住小雪花,用放大镜看一看,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小雪花有六个花瓣毛绒绒的)
三、学剪小雪花。
1、教师出示《雪花》图片,展示雪花的各种形态。
2、出示白色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注意。
3、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