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时间:2025-04-05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通用17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这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三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课前准备:

  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在电视上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什么景色?很美对不对,还有人想把它变的更美,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句:

  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我们这里也下雪了,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

  学生齐读第一句。

  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一群”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

  3、过渡到讲解课文第三句:

  不仅仅我们小朋友喜欢下雪,你看,雪地里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也喜欢下雪,它们是谁呀?你会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句式:①雪地里有和。②和来到雪地里。]学生观察插图用给定的句式说话。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教师范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思考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

  学生自由读第三句。

  师提问:“小动物们画了什么呀?”指导朗读这一句。这一句是个排比句,读排比句要读得抑扬顿挫。

查看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16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学会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3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猫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

  通过小动物作画,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动物脚印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入冬的第一场雪后,大家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吗?小动物们也像你们一样,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副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来欣赏一下他们的图画吧!

  1、齐读课题。

  2、释题:画家

  3、你们想知道小画家是谁?小画家画了什么画吗?就让我们快速打开课本123页。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PPT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表中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PPT小组长带领并检查大家借助拼音,反复诵读生字,达到不借助汉语拼音也能准确读准字音的程度。)

  3、再读课文,圈出生字所带的词语

  4、PPT出示本课词语,生领读

  ①(生字加拼音)下雪啦为什么参加梅花不用几步青蛙洞里成睡着

  ②生字去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验

  1、反复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几句话。

查看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17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部首;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她在洞里睡觉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颜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导入本课时,我采用了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好一幅雪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语言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组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圆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内相互识字。

  3、小组内一人读一句,看谁读得正确,读得响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小画家在哪里画画?(提出这个问题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2、指导朗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这是什么句子?(感叹句)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小画家看到下雪时是什么心情?(高兴)

  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齐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查看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12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脚掌的形状特征;

  从认知中理解诗歌内容,并能完整学念;

  萌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大图背景图片及PPT;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及其脚掌分解图;

  儿歌图示支架。

  活动过程

  一、背景导入,经验认知

  1、《雪地里的画》PPT图片,带幼儿进入季节的氛围

  2、提问: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你们猜猜雪地里这幅画是谁画的呢?

  3、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及其脚掌分解图,让幼儿配对、认知

  二、结合图片,分句学念

  1、学念第一、四句

  (1)我们小朋友画画会用到哪些材料呢?

  (2)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能干的小画家(用儿歌中的语句夸,同时出示图示)

  2、学念第二、三句

  (1)依次提问: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掌分别像什么?

  (2)根据回答,出示小动物脚掌的比拟物

  (3)图示引导,学念二、三句

  3、学念第五句

  (1)出示背景:有一只小动物它没有参加,你们看是谁?它为什么不参加呢?

  (2)图示呈现,幼儿与教师互问互答,学念第五句

  三、图示支架,完整朗诵

  1、结合图示支架,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念读

  2、幼儿分组朗诵

  3、依次撤离支架,完整朗诵

  四、联想创编,课后延伸

  课后思考

  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能在雪地里画画?它们能画出怎样的画呢?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查看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22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竹字头)

  2.会认9个生字。

  3.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竹字头。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书写:笔、竹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围绕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最后归纳出2个问题:①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②它们都画了什么?

  板书:

  谁?画了什么?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及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听听小伙伴读音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要求准确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三、认读生字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生字和会认字。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做音节和汉字找朋友游戏。巩固字音。

  四、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1.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2.四个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

  3.小组汇报学习过程

  叶:左右结构,用学过的数字“十”加上一个口字就是叶,竹叶,树叶,黄叶。

  加:左右结构,左边是力字,右边加一个口就是加。或用“十”字,把右边“十”去掉,左边加上“力”字。加法,参加。我喜欢参加学校的舞蹈班。

查看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21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难点

  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

  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以及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述: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给你什么印象呀?现在我们就借助几张图片来感受一下美丽的雪景。(课件展示雪景,出示“冰天雪地”)

  雪地里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啊?(课件展示孩子们在雪地的活动)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下雪啦,下雪啦!”

  (读出开心、快乐)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小画家”

  5、启发学生阅读课题,提出问题。(整理板书:1)有哪些小画家? 2)画的是什么?3)怎么画的?)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要求听准字音。

  2、跟老师一起大声朗读课文。

  3、找出课文有几句话。(提示感叹号、句号、问好自成一句话)

  4、认识11个生字,会读带生字的词语。

  5、教师朗读课文。

  三、认知贯通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几位小画家?有直线画出。

  2、学生交流。

  3、教师相机出示四种小动物的图片。

  4、推荐“三五成群”、“一群小画家”,齐读。

查看全文
目录